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必须掌握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教师教学基本功也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而不断变化。从通用和专业、"教书匠"和"组织者"、"课程标准"和"课本"、"教"和"学"、教学工具的变化等方面对其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
正国际理解的核心词有很多,"和平"分量最重。"和"在汉语语汇里的本义是"音乐和谐",引申为和睦、谐调、温和、和气、和平。"平"在汉语语汇里的本义是"平坦",引申为削平、铲平、平息、平定、安定、太平、公平、平均、缔结和约。"和平"在希伯莱文中包含了"平安"、"健康"、"幸福"、"和谐"、"安  相似文献   

3.
"童心说"是丰子恺文艺观、审美观的核心,也是其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的目的。"童心"的世界是他在对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生意义执著追问和探寻后找到的理想人生境界的象征。"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童心"审美观最本质的内涵,也是传统与现实相结合的极大展现。这三个层面体现在具体的人生和艺术上就是"自由"、"真诚"、"器识"、"同情"、"自然"、"趣味"与"和谐"。  相似文献   

4.
雷州话属于闽方言的一支,在雷州话中有一些特殊的亲属称谓,分别是普通话中的"妈妈"、"爸爸"、"孩子"、"女儿"、"叔叔"、"儿媳妇"、"妯娌"、"大娘"和"舅舅"等,每一种称谓又分为面称和叙称。其中有些称谓在雷州话中有不止一种表达,有些称谓年轻人的表达和老一辈人的表达也不一样。这些特殊的亲属称谓来源于闽方言、粤方言和普通话,有的来源还有待考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雷州话词汇来源的复杂性以及各种方言之间的借用、融合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经典著作的解读,采用典型例证勾勒了西方文学中"火"的多维意象。其中,典型的意象包括"圣灵"、"毁灭"、"救赎"、"复仇"、"激情"和"人性"。此外,还从"宇宙观"、"希腊神话"和"圣经故事"等方面进一步剖析了西方文学中"火"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6.
吴海燕  李俏 《现代语文》2015,(4):135-139
本文分析了"and、with"与"和、跟、同、与"分别作为连词、介词时的英汉对译情况及留学生学习偏误。只有在"and"表并列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与"和、跟、同、与"进行一一对译,"with"表示协同关系时常与介词"跟"对译。从内部对比分析了"和、跟、同、与"4个词分别在口语和书面语中使用习惯上的异同,旨在为外国留学生学习"和、跟、同、与"以及汉语教材中英语翻译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所在。MOOC是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突出代表。自2011年以来,MOOC在国际、国内取得了重大突破。MOOC给高等教育带来深刻的"教"与"学"的双重革命。MOOC在我国未来发展中需要处理好"请进来"和"走出去"、"向外看"和"向内看"、"线上"和"线下"、"当下"和"未来"四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学校师生共同前进的动力。我校以"和育"文化引领发展,将"以和致育,奠基人生"作为学校不懈奋斗的目标。"和育"就是以"和"致"育",五"和"而"育",即以和谐、和美、和实、和悦为特征,追求身心、教学、课程、师生、家校的和谐统一,创造执中守正、和谐有序、相容共生的"和育"文化,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为学生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校的部分青年教师科研基础弱、底子薄,比较挣扎,亟待突破。其挣扎原因可分为:浮光掠影重复型、半真半假惜力型、事物繁忙分裂型、学习吸收"跑片"型、低速等待自安型和急功近利讨巧型。要想摆脱挣扎和实现突破,需要通过研究"学"研究、老老实实"做"研究、凝神聚力"专"探求、专心致志"积"学养、勤慎小心"酿"成果、求真务实"铸"精神和千锤百炼"提"水平。  相似文献   

10.
说“给力”     
流行语"给力"在网络、杂志和报刊中有很高的使用频率。"给力"有动词和形容词两种词性,其意义是"有帮助"、"有作用"、"酷"、"够劲"、"大力支持"等,特定人群的语言使用心理、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及媒介的推动促使它广泛流传。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哲学尚未获得完备的理论形态,"人本论"、"生存论"、"认识论"、"政治论"、"智慧论"和"资本论"等对立统一的理论的出现,预示和表征了高等教育哲学的"内在紧张"。本文从比较的视角展示了中外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概况和核心关注。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在《家庭、国家和私有制的起源》中特别注明未来社会,即社会主义"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这为我们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内涵提供了重要的示证和启迪。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批判了作为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自由、平等、博爱"的虚伪性、唯心性和欺骗性,赋予了科学社会主义"更高级形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实质性的内涵和意义,并指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复活""更高级形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实践理路。  相似文献   

13.
激荡中的沉淀:沉思教育学的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浮躁的美国教育环境,沉思教育学基于佛道之"正念"和"冥想"的哲学理念,强调将"有意识性"、"此时此刻性"、"非判断性"和"聚焦性"目标应用于教育实践,进而在教学中实现"深度学习"、关照"整个人"和媾连"生活"。沉思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对于当代中国教育也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校大学生求学满意度测评体系和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研究通过对北京、上海、武汉、广州、西安5个城市的12所大学的抽样调查,应用因子分析法和排序法,建立了一个可量化测评的中国高等院校学生满意度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研究发现,"学校环境、风气"、"学生管理机制"、"教学基础设施"、"后勤服务"、"课外活动"、"教师职业素质"、"教学课程管理"、"职工服务意识"和"个人发展"是影响大学生满意度的重要指标。其中"学校环境、风气"和"教师职业素质"的权重最大,应成为学校提高学生满意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管子传承史伯的"和实生物"说,认为人之生、人心之和谐、人之长寿,以及天地之美等皆由和而生。"和生"具有普适性。在"天时""地利""人和"中凸显"人和"。管子通过上下不和、大臣不和、万民不和的危害性,明确提出"不和不生"的观点;又明确提出"和则能久"的"久生"的观点;强调"察和之道"之不易,都是对史伯"和生学"的发展。管子"和生"思想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实现教育理论的"本土化"是建构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途径之一。尽管教育理论的"本土化"是教育科学各门具体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职责和任务,但比较教育学凭借其"借鉴"、"比较"、"跨文化性"、"跨国性"、"异域性"和"多元性"等学科性质和特点,在教育理论"本土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尤为重要和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邢泽  尚志芳 《考试周刊》2014,(54):18-18
日本自古以"和"字为国名、以"和"为贵。本文就"和"基调文化在日本对于"和"的认识和求"和"方式、日本社会和日本人之间的人际关系的要点、日本特有的"暧昧"文化等相关层面上的体现进行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8.
农村义务教育基本价值追求的政策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质量和效率是新时期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基本价值追求。从学术层面上看,公平、质量和效率的内涵得到了比较一致的学术表达,但从政策层面看,公平、质量和效率内涵的政策表达还很不充分。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的价值追求应体现"有质量的公平"、"有效能的质量"和"有人性的效率"三重观照。"有质量的公平"要完成三大政策任务:资源配置对象的"广覆盖"、资源配置制度的"一体化"和资源配置结果的"均等化"。"有效能的质量"应实现学校输入要素的"充分有效"、学校转化过程的"联动实效"和学校输出结果的"全面增效"三大政策目标。"有人性的效率"应研究学校布局的适度规模、教育质量的综合治理和教师工资的结构改革。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是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之一。全面实施"双师型"教师的系统化、全方位、多层次培养,必须厘清"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脉络,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模型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政、校、行、企、师"五位一体化"培养体系,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一体化培养提供实践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吴文化诞生于"水乡泽国"的渔猎经济时期,近现代又有新的充实和嬗变。经万年演进,她的"融合"、"创新"、"务实"和"崇文"的文化特质愈加鲜明。苏州是吴文化孕育和哺育的城市生命,具有"崇文"、"融合"、"创新"、"致远"的城市精神,是吴文化资源的高度凝炼和自然结晶,也是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