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关乎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教师评价理念的转变和教育法令等相应背景下,美国中小学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关注日趋重视,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内容和程序做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值得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从上世纪末开始在教师在职教育领域内,掀起了开展教师校本培训实践和研究的热潮。与传统的在职培训方式相比,校本培训更加关注教师教学实践所在的学校及课堂,更加关注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由于校本培训既注重了教师个体差异,又能使工作与学习、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在反思与探索中为教师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活力,具有在本地培训消耗低,培训注重教师发展与学  相似文献   

3.
教学行为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实施的一系列教育实践行动。新课程实施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行为的建构,首先应了解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形成符合小学语文课程特点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4.
教学行为是一种文化行为,是基于特定教学情境的实践行为,必然受特定地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通过对固原地区和银川地区20所中小学456名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地域文化对中小学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教学组织行为、教学管理行为、教学呈示行为、教学指导行为和教学反思行为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教学准备行为和教学评价行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教师能否及时更新自身的素质,对教育改革和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必备素质之一,教学设计对教学效果的优化、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关注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对基础教育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一、教学设计能力的涵义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活动或过程,也是一门学科/科学。1教学设计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充当着桥梁,连接着理论和实践,是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理解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过程,降低教师行为改进的风险,赋能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文章以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这一具体的教学行为改进为切入点,对六位不同属性的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并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分析,构建了基于教师视角的教学行为改进理论模型。研究发现了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因果故事线和两种行为转化的实践样态,继而通过理论对话又对实质理论进行发展与完善,得到了以教学反思作为驱动的突破口、以教师信念作为枢纽的教学行为改进理论模型,丰富了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课程即教师,课程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化者"。教师教学行为作为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方式,其教学行为的高效性是影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2010年4月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第六条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把教学改革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使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为此,加强对中小学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对提高基础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8.
根据学生差异进行教学,是目前倍受教育界关注的问题.关于差异教学的定义,不同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差异教学的思想一直可以上溯到我国春秋时期的孔子和西方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随后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随着因材施教、最近发展区和多元智能等理论的提出,差异教学的理论基础越来越坚实.美国在差异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对我国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评价体系产生一定借鉴意义与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教学决策行为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深层因素,对整个教学活动流程具有导向性作用。文章借鉴"专家—新手"比较范式,采用滞后序列分析法,以90名教师为研究样本,重点比较了骨干教师与新手教师在教学决策行为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在静态决策行为方面,骨干教师更关注认知类决策,而新手教师更关注程序性决策;在动态决策行为方面,骨干教师的决策策略比新手教师更均衡多样、目标更聚焦。此外,文章还综合两类教师的动静决策行为特点,给出了相应的启示和建议,以期为新手教师成长为优秀骨干教师提供实践指导,并为发展新手教师的教学决策能力提供外在的"结果态"参照。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新课程改革是当前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及其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实践背景。因此,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新课程改革实践角度来解读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中小学教学衔接研讨活动,已经受到关注。一直以来,小学生毕业进入中学后,由于教学管理、教学方式等的差异,他们在学习习惯、方法等方面往往不能很快认同和适应。而我们通过对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之对比研究,就能够深化对彼此的教育情境和学生认知特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的41所中小学校的教师有效教学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当前中小学教师由于受到性别、任教阶段、教龄、学历和区位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有效教学行为在教学准备、系统呈现教材、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和班级管理等五个维度表现出不同的差异和特点。基于此,改进中小学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应确立学习者中心的教学价值信念,塑造学习共同体中心的教师文化,建构基于学习过程的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马小薇 《文教资料》2012,(26):189-190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等待是值得教师关注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从理论和实践上,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学以及课堂上师生交流与沟通都需要教学等待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教学伦理是教育“善”在教学行为中的具体体现,涉及平等、关爱、耐心、尊重等有关教学实践的品质。教学伦理之于大学教师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但当前在我国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尚处于边缘化状态:关于大学教师教学伦理的理性认识模糊,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实践活动缺乏对教学伦理的关注,大学教师教学伦理研究几近空白。根源在于大学教师教育从业者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大学教师教学发展观尚处于技术理性主导期、大学教师教学评价导向异化。未来亟待加强理论研究以凝聚各方共识,制定大学教师教学伦理规范以明确教学行为标准,开发专门的研习平台和资源以提供组织支持,加强教师个体的教学伦理反思以提升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15.
从被动到主动:教师专业化依赖于教师的反思性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福云 《教育探索》2004,(11):109-110
要进一步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由教师被动地接受专业化转向教师个体主动地进行其教学行为内涵上的“专业化”,就必须关注教师的成长,着眼于在学校教育教学情景中教师的反思性教学实践。这也应该成为对教师实施职后继续教育和培训的基本立足点。  相似文献   

16.
微型教学,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在1963年推出的一种新型的师资训练方法。它旨在训练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和提高在职教师的基本教学技巧。它是一个可控制的实践系统,利用这个系统可使师范生和新任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是建筑在教育理论、视听理论和相关技术的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目前,这种教学方法被迅速推广到世界各地,已为世界各地教育界所接受。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微型教学这一新型的教学技能训练形式被引进、吸收并实际应用到我国师范教育及在职教师…  相似文献   

17.
以科瑟根洋葱模型为理论框架自编问卷,对64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教学敏感整体而言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认同水平上得分最高,在环境水平上得分最低;在校址方面,乡镇、县城和城区教师的教学敏感明显高于农村的教师,乡镇教师的教学敏感最高,且乡镇和城区教师间的差异不明显;在学段上,小学、初中教师的教学敏感显著高于高中教师,且小学与初中教师的教学敏感差异不大。除能力水平外,小学教师的得分均高于初中教师;在学历上,教师的教学敏感在整体上没有差别,但在认同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学历愈高者,其认同水平愈低。研究建议,提升高学历教师在认同水平的敏感;增强高中教师在信念水平的敏感;重视农村教师在行为水平的敏感;注重农村及高中教师在环境水平的敏感。  相似文献   

18.
教学行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方式的综合体,是受一定教育思想、文化观念所影响的、基于特定教学情境的文化行为。研究表明:宁夏固原地区和银川地区中小学教师各维度教学行为得分均值存在差异性,二者在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组织行为、教学管理行为、教学呈示行为、教学指导行为和教学反思行为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教学准备行为和教学评价行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教学行为不仅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还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出现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分析中小学课堂上教师信息化教学行为,找出存在的问题,才能有针对地解决问题提,争取教学效果最优化.  相似文献   

20.
如何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广大教师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使教师有新的成长与发展,是新课程实施中的关键所在。教师要调整自身的知识能力结构,让新课程理念转化成自己的教学行为;要在大胆实践、不断反思中提高教学行为;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改变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行为。新课程理念只有转化成教师的教学行为才能体现出它在课改教学实践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