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海洋科学进展》和《海洋学报》的高被引论文,为《海洋科学进展》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海洋科学进展》和《海洋学报》的高被引论文,从被引频次、下载次数、论文类型、学科分布及第一作者等信息分析了两刊优势学科、高被引论文类型,并对两刊被引频次及下载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对两刊近10年被引频次排名前20论文的下载次数和被引频次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5;对两刊在网络盛行前后各5年被引频次排名前50论文的被引频次及下载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网络发展使得其相关性均有下降趋势。【结论】 网络发展加剧了期刊间的竞争,期刊的数字化建设不容忽视。在日趋平等、便利的网络平台上,准确的期刊定位和具有原创性观点的高质量论文仍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别统计了地震行业两种多次出版专辑的科技期刊《国际地震动态》和《地震地质》从2004到2012年期间各期内容在中国知网上的平均篇均被引频次和平均篇均下载量;给出了这两个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从曲线中分析了出版专辑的利与弊。认为出版专辑有时正面影响很大,但多数时候影响不明显。其中时效性、首发性和专辑质量是影响这两个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作者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不断推陈出新,但尚缺乏在论文被引离散度层面对作者影响力的评价,本文提出一种综合论文被引频次平均性和均衡性的作者影响力评价指标--Gm指数。【方法/过程】以2009年-2018年图书情报领域发文量最高的20名学者文献数据为样本,采用熵权法确定作者论文被引频次平均性和均衡性的客观权重,计算作者的Gm指数,与h指数、g指数、篇均被引频次进行对比,并从稳定性、区分性和相关性角度讨论Gm指数的评价效果。【结果/结论】结果表明:Gm指数与h指数、g指数、篇均被引频次呈显著相关,与h指数、g指数相比,Gm指数的数据稳定性良好、对作者区分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挖掘高被引论文有利于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有关研究显示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并不令人乐观,主要表现为: 期刊数量相对较多而影响力相对较低;发表论文数量较多而被引次数相对偏低;期刊进入国际重要检索系统的数量不尽人意;开放存取出版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期刊的发行量有限.针对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现状,本文分析了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构成要素;探讨了高被引论文与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之间的内在关系: 质量决定了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深度,数量决定了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范围;提出了挖掘高被引论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应用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中的中国引文数据库采用历时法对《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2012年的高被引论文进行统计整理,从高被引论文第一作者的职称与学历、专业、主题、学术关注度4个方面进行分析,明确编辑应加强品牌意识突出期刊特色,增强选题意识引导学科发展,关注作者成长促进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引文分析的方法,通过从《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远程)》中采集2006年~2013年8年中20种报纸在各学科分类中的被引频次为评价指标进行数据统计,通过对19种报纸被引频次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各种报纸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定量而客观地评价了《中国测绘报》在国内报纸媒体群中的影响力度。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和《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以水利工程类科技期刊为研究对象,对其2006~2010年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及2009~2010年Web即年下载率和总下载量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只有快速增强其期刊的科技实力,向专业性方向发展,提高期刊显示度,实现期刊出版的网络化,才能提高水利工程类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国肾脏病学研究领域高影响力论文的刊用期刊、作者及其机构、基金支持情况的分析,研究筛选出了刊登肾脏病学科领域论文的主要期刊、多产作者、多产科研机构,并揭示了高影响力论文与基金论文的关系,为策划高质量期刊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2—2015年受“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第一期项目资助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被引情况,探讨稿源国际化对论文被引的贡献。【方法】 从期刊引证报告(JCR)和Web of Science获取相关期刊和论文的信息,利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中国论文、非中国论文、合作研究论文的被引情况及高被引论文的情况,通过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对不同论文被引进行比较。【结果】 各年度内,非中国论文的高被引(被引频次不少于10次)比例略高于中国论文。不论是中国还是非中国论文,高被引的比例都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发现中国和非中国论文的高被引论文比例并没有显著差异。2012—2014年发表的合作研究论文最多的是中国和美国作者共同完成的论文,出现在共51种期刊上,且合作研究论文的被引频次比所有论文的平均水平更高。【结论】 办刊者要辩证看待国际稿源的重要性,既要争取国外的优质稿件,更要把国内学者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争取到我们自己的期刊上发表,同时,应该重视争取中国和其他国家合作研究的稿件,扩大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利用CNKI数据库2007—2016年的数据资源,对《科技管理研究》高被引论文进行筛选,并对论文的被引频次、作者、机构、地区分布、主题、基金资助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揭示该刊高被引论文特征及学术影响力现状,以期为期刊的选题、组稿、审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中国知网的《中国引文数据库》检索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在2002~2011年10年间论文的被引用情况,选取历年被引频次前5%的论文作为高被引论文.通过对这些高被引论文的学科分布、基金资助、作者学历和职称等指标分析,发现农业资源与环境、生物学学科论文是本刊的高被引论文源,其次是园艺学和畜牧学;94%的高被引论文都有基金资助;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主要是博士生和硕士生,其次是副教授和教授(博士生导师),其中博士生和硕士生论文占高被引论文总数的51.6%;编委论文为期刊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贡献突出.最后,通过对本刊近10年高被引论文的特征分析,从期刊栏目设置、作者群体定位、编委作用的发挥以及期刊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可为同类综合性农业大学学报进一步明确办刊思路和组约优质稿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专题/专刊出版成为期刊主要策略的背景下,专题/专刊对期刊影响力的提升效果。【方法】以《热带地理》为例,采用中国知网的统计数据,对比专题/专刊文章与自由来稿的被引频次和下载量,分析2014—2019年专题/专刊的实际效果。【结果】(1)专题/专刊出版能有效提升期刊的外部声誉和影响力,有助于期刊获得国内评价体系的认可和国外数据库的收录。(2)总体而言,专题/专刊文章的被引频次略高于自由来稿,但两者差异并不明显。(3)专题/专刊文章下载量占期刊文章总下载量的63.6%,远高于自由来稿,可见专题/专刊能够引起广大作者、读者的关注,可显著地扩大学术传播范围。(4)专题/专刊的时效性、发表相似主题内容的间隔时间、命名的特色化、作者群体的覆盖面、文章数量、文章第一作者的职称和学历、宣传力度等是专题/专刊出版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策划出版专题/专刊能有效提升期刊的外部声誉和影响力,但并非所有专题/专刊都能取得显著效果。除了做好内容之外,期刊应高度重视专题/专刊的宣传推广和知识服务。同时,必须强化期刊品牌建设,为期刊赢得优质人才,从而助力专题/专刊策划。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发表时滞与论文影响力的关系,寻找使论文影响力最大化的理想时滞区间,构建了发表时滞与论文影响力关系数学模型。【方法】采集2013年图书情报学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的发表时滞和被引频次数据,利用双参数威布尔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分别对采集到的3785篇论文的发表时滞的概率分布、发表时滞与论文影响力的关系曲线进行拟合。【结果】2013年能使论文影响力最大化的理想发表时滞区间为31至210天,当年论文发表时滞的实际分布区间与理想状态尚存差距。【结论】进一步分析认为论文的影响力与其发表时滞的长短存在相关关系,存在能使论文影响力最大化的理想时滞区间,但发表时滞并非越短越好,预测国内期刊论文发表时滞有进一步缩短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万方全文数据库的"引文查询"功能,对《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8~2009年的全部论文进行了被引统计。结果显示:该刊共发表论文3637篇,被引率为62.4%;20.4%的论文产生了71.8%的被引频次;前40篇高被引论文选题主要集中在期刊评价和期刊管理研究方面,其中发表3篇以上的高被引作者有任胜利、金碧辉和刘振兴等;引证文献除自身外,相关度较高的是《编辑学报》和《现代情报》;前40篇高被引论文几乎每年都在被引用,平均被引高峰期出现在论文发表后的2~5年间,其主题主要集中在"科技期刊"的"期刊评价"和"期刊发展"方面。  相似文献   

15.
16.
PLoS ONE发表的中国论文学术影响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PLo S ONE近年来在我国炙手可热,为了解该刊发表论文特别是中国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选取该刊发文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国家或地区分布、被引频次、高被引、零被引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全面分析该刊发表的中国论文在全球所处地位。结果表明,PLo S ONE自2010年成为SCI源期刊后,发表中国论文数量迅速增加,且多是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国家级基金资助的研究论文,但其学术影响力整体表现为篇均被引低、高被引论文少、零被引率高。大量新发表的论文受时间因素影响受关注程度较低,以及论文本身学术水平可能是影响我国论文整体学术影响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2001年《科学文摘(SA)》光盘数据库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分析科技期刊学术质量与来源文献量的关系,详细阐述了来源文献量对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影响和来源文献量与其他计量指标的关系,指出了来源文献量对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影响方式和特征。  相似文献   

18.
基于CJCR和CAJCCR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指标对浙江省高校学报及其在全国学报中的学术影响力进行比较研究,提出若干提升浙江省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力,考察Altmetrics热点论文相关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方法】通过Altmetric.com网站或Figshare平台获取2015年的Top 100论文的Altmetrics指标,利用MS Excel对论文的期刊分布、学科分布、作者群分布及网络传播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显示度不高,在Top 100中仅1种期刊(仅占3.33%)来自于中国;我国期刊网站目前不支持主流社交媒体的全面接入。【结论】高水平期刊论文的高Altmetrics表现,与其高品质的期刊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致的,但是Altmetrics表征的是社会影响力及社会关注度,评价期刊影响力,应将Altmetrics与传统的学术影响力评价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比研究,对期刊《地学前缘》2007年影响因子特别高的原因给出了分析,认为高影响因子与实际被引文章的平均被引次数增大及未被引文章数的相对减少直接相关,即相当于在影响因子计算公式中增大了分子并减小了分母,从而使影响因子变大。其深层原因主要是:①《地学前缘》2005~2006年发表的油气类、矿物岩石类和环境污染及治理类文章在2007年被异常多引;②2005~2006年发表的文章在2007年受关注程度较高,89.8%的文章被引用,大大高于影响因子居次高位的2009年的75.2%,同时,引用文章的期刊数比2009年多出23种。分析结果还表明,国家重大项目研究成果的集中发表会对主题性期刊的统计指标有重要影响,它们能产生集团效应,大大提高主题性期刊的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