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华诗坛的一种独特风姿──江天诗歌创作论岳玉杰在马华文学本土化的进程中,江天的诗歌创作现出一种独特的风姿。80年代末期以来,他出版了三本诗集,一本是在中国出版的《土地的呐喊》(1989),另两种出版于马来西亚:《鲁迅赞》(1991)和《神州如此多娇─...  相似文献   

2.
王海艳 《现代语文》2006,(3):120-120
《一个观念》见于闻一多的诗集《死水》,它最初发表于1927年6月23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一直以来这首诗都被看作是闻一多爱国诗篇的代表作,这样解释未尝不可。但我个人认为这首诗写的是诗人闻一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讴歌及立志于坚守、拥抱这种东方文化的决心,并且从中折射出了诗人的性格哲学。闻一多曾在《〈女神〉之地方色彩》一文中将自己的爱国之情与郭沫若的相比较,他说道:“《女神》之作者爱中国,只因他是他的祖国,”而“我爱中国固因他是我的祖国,而尤因他是有他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这种“可敬爱的文化”在《一个观念》这…  相似文献   

3.
<正> 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的晚年,绝大部份时间是在“三南”(赣南、岭南、海南)度过的。最近,笔者有机会接触反映他在这一时期的思想、生活及创作的若干资料,尤其是反复研读他的晚年诗作之后,对诗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对我们的祖国九百多年前即诞生了如此伟大的诗人更增添了自豪之感。  相似文献   

4.
王昌龄是盛唐著名诗人,他不仅创作了大量雄浑豪迈的边塞诗和委婉含蓄的宫怨诗,而且还创作了大量内容丰富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诗人一生坎坷,忧伤感是其送别诗的基本格调.王昌龄的送别诗多方面地展示了诗人的生活和心灵,表现了他的忧伤之情、真挚友情、高洁情操、归隐之情和诗人奋发向上的壮志.王昌龄的送别诗以他独特的风格,丰富了唐诗的表现力,从而成为唐诗百花园中的一株奇葩.  相似文献   

5.
在《恶之花》中的《酒魂》,诗人表达了他对酒的喜爱之情和对现实黑暗的鄙弃,然而我认为这首诗的深层意蕴是诗人以酒代诗表达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  相似文献   

6.
官怨诗(含词和赋)大抵系中国历代诗人或诗中人物由于在官场上受谗、遭贬、流放或失意等,抒发怨恨或愤慨之情所作.这类诗在我国古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是诗苑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7.
“砂(月劳)越是个美丽的盾/斜斜挂在赤道上/年青的诗人,请问/你要在盾上写下什么诗篇。”这是马来西亚诗人吴岸第一本诗集《盾上的诗篇》中的诗句,写这些美丽的诗句时,吴岸还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但他却以天生的诗人气质,以清新的诗句和精彩的比喻,为马来西亚的抒情诗开拓了一片清新的领域;而他也因此被  相似文献   

8.
第一节诗的阅读鉴赏实践1.表达了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洛阳亲友真挚的深情。2.本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浑然天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1.(1)行程顺畅、快捷、平稳,不必担忧(由“流水通波”分析);(2)诗人与柴侍御相距不远,共一道青山(第三句);(…  相似文献   

9.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诗人臧克家当年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的《有的人》一诗中的名句,如今诗人已经仙逝,我们就把这句诗作为悼念诗人的挽歌,并在此选读两首小诗,以示对诗人的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的分析,认为这首诗豪迈奔放,色彩瑰丽,感情充沛,笔墨酣畅,富于变化;反映了朋友间惜别的真挚情感,特别是诗人以淋漓尽致的笔墨歌颂了祖国的壮丽河山,因而是一首令人精神振奋,心旷趣浓,热爱祖国之情顿然强化,使祖国河山增色的诗篇。  相似文献   

11.
初次见到郑良树这个名字,是在八十年代初期。中华书局出版了他的《竹简帛书论文集》.自序称作于马来西亚大学中文系,我猜想作者也许是马来西亚华人。那时,中国改革开放不久,大陆地区出版外籍学者著作尚属罕见。我便怀着好奇之心向历史研究所李学勤教授打听,李先生告诉我作者是马来西亚大学教师。后来,陆续读到郑先生其它一些著作,更增钦佩,但未结面缘。1991年6月,在新加坡国际汉学会上,终于有幸相识,得知他已到香港中文大学执教。1993年11月,我们再次在马来西亚大学国际汉学会上重逢,有了更多的接触。1997年5月我应邀访问香港…  相似文献   

12.
正一、忧患意识在杜甫诗歌中的体现(一)杜甫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杜甫关心国事,时时不忘国家的兴亡,担忧祖国的前途命运,他的诗歌渗透着爱国热忱。他无比热爱祖国,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后,诗人的喜怒哀乐完全是和祖国的盛衰起伏相呼应的,从中突出了他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命运的忧虑之情。安史之乱中长安城沦陷,虽山河依旧,但是人事已非,诗人面对国家的破败不堪,对着三春的花鸟心痛得流泪,通过这常见的动作表达出忧  相似文献   

13.
闻一多(1899——1946),原名家骅,又名亦多。湖北浠水人。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他于一九二二年赴美留学,他怀着对祖国的无限思念和挚热的爱国之情于一九二五年又回到祖国的怀抱。但他归国后看到的却是封建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和民不聊生的景象,现实恰像他在《死水》一诗中所描绘的“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的“一沟绝望的死水”。于是,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爱之深、求之切转化为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和批判,转化为痛苦、失望和焦急的情绪。爱国爱民与忧国忧民犹如诗人一颗心的两半。内涵,是一首内容美与形式美完美结合的精美诗篇。一、完美的内…  相似文献   

14.
台湾诗人郑愁予,本名郑文韬.这位被诗人杨牧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1933年出生于中国的北方.他自幼喜诗,1949年随父亲到台湾后,出版三本诗集,特别是在1954年,他曾以“美丽的错误”(即《错误》一诗)名扬台岛.1968年赴美入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研究,获艺术硕士学位.1973年转赴耶鲁大学东亚系任教,在美其间又在台湾出版了三部诗集.但他并不因此而随波逐流,1977年他坦然拒绝参加有巨大市场价值的台湾版《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使人刮目相看.而在五年以后,《阳光诗集》杂志秋季号以读者投票形式重新评出台湾十大诗人,结果十人中有八人与《选集》  相似文献   

15.
孟郊诗简论     
唐代诗人孟郊(公元七五一——八一四年)生前就颇有诗名,其名篇名句,至今犹传诵人口。但历来评论的人,常受苏轼说的“郊寒岛瘦”的影响,认为孟郊的诗“憔悴枯槁”“局促不伸”而加以否定。近来读孟郊诗集,觉得其中有不少同情人民、反映社会生活的好诗,特别突出的是,集中刻画了封建社会里穷愁潦倒的知识分子的悲惨生活,抒发了愤世疾俗之情,呼喊出正义之声。确有其独特的艺术造诣,不愧为韩孟诗派的杰出代表。金人元好问是鄙薄孟诗最激烈的一个,他说:“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如果从正面来理解,这两句诗倒也概括了孟郊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突出了孟诗的特点。在广阔的祖国大地  相似文献   

16.
王翰的诗与元明之际的社会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翰是活动于元末明初的一位少数民族诗人,他的诗描写了他在元明易代时的失落、痛苦以及不与新王朝合作的隐逸之情和心理感受,他的诗,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少数民族诗人在社会变革时期的心灵路程。  相似文献   

17.
石伟 《华章》2011,(27)
陆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常常为分裂的祖国而忧郁,为受煎熬的人民而悲愤.朱自清先生在《爱国诗》中认为陆游“为了民族,为了社稷,他永怀着恢复中原的壮志.”他还认为:“过去的诗文中,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是一位创作特别丰富的诗人.”  相似文献   

18.
本单元四篇课文六首诗的主题是“土地情思”,其内涵是爱国思乡。内容提示1.《诗两首》:《我爱这土地》表达了诗人艾青对祖国深沉的爱,抒发了在艰苦的年代里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乡愁》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思想中最执著的主导情感——中国意识,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的恋歌。2.《我用残损的手掌》:是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这首诗便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  相似文献   

19.
《望庐山瀑布》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七册第2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诗。作者李白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自然,韵律和谐,富于变化。他的许多诗描绘了祖国壮丽的景色,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望庐山瀑布》就是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首,它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  相似文献   

20.
公刘,作为"归来"的诗人,以其独特的个性唱出了掷地有声的呼喊。诗人将自己跌宕的人生经历与独特的情感体验倾注到诗歌意象中,以中国文人的良知,吟唱着对祖国与人民的挚爱之情。他认为做诗要诚实,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同时做人也要真诚,甘于奉献与牺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