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通过案例实证的研究方式,选择一个地区网络教研社群"小学语文"30位学科教师的网志,从一般网志功能应用行为、学科教学日志内容写作行为、学科教师之间交流行为三个方面,分析学科教师网志行为发生的实际数据,来获得对网志技术应用现状水平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为学科教师、学科教研活动组织如何更有效利用和发挥网志各种功能与价值提供参考和建议。同时也从研究方法与思路上,为教育网志的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1将网志建成网校,拓展教师培训渠道1)丰富培训资源。校园网志开辟校本培训栏目,尽可能为教师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的资源。与此同时,结合教育教学发展趋势以及学校教师实际发展状况,定期设立学习培训专题,供教师学习交流,不断提高。2)提出培训要求。在教师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校  相似文献   

3.
个人类朱永新教育随笔韦枉的个人Blog黎加厚教授东行记云游大侠庄秀丽博士金陵叙事吾日三思卢克资源榆叶情唐晓勇教育网志惟存教育网志求师得教育网志齐伟教育网,志焦晓骏的教育世界莱园主人天严网透明思考.,体类海盐教师博客先锋博客群落苏州教育博客报慈小学博客区广州天河部落万红小学博客回归教育实验室张桥路小学博客群南山教育集团群体网志张家港教师博客赛伯教育网志海江小学博客群吴中教育网志淄博地区博客社群西湖教育网,志国内部分较有影响力的教育博客~~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教育情境中,为了学校整体发展,依靠学校全体教师,立足学校教育教学实践,融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于一体的教育行动研究,称为校本研究。其特征突出表现为,以校为本,主体是全体教师,基础是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方法是教育实践研究、反思性教学实践,目标是教师、学生和学校的整体发展。其内容几乎涉及学校的所有领域,又以课程与教学研究为主。  相似文献   

5.
一、校本教研的内涵 校本教研是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教学,为了教学工作”而进行的研究。校本研究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以研究解决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具体实践问题为内容,以学校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行动研究为方法,以教研组为研究阵地,以边研究、边解决、边提高为基本特征,以直接解决问题为原则,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6.
开展校本研究是当前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基于学校实践,旨在优化学校教育活动机制;它倡导学校教师参与教育研究,要求教师既是教育的行动者,又是教育的研究者;它直接指向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密切相关的、具体生动的实际问题,强调教师寻求解决学校问题的真实体验。可以说,校本研究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所有领域。但是,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发展往往要经历曲折与磨难,以至于新课改在很多地区出现了一种“鸡肋效应”——对新课改,食之无味又弃之不甘,欲罢不能却举步维艰。好多学校采取聘请课改专家的方法向教师介绍课改的新理论,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专家空谈理论,教师困惑,实践中不知所措。逐步兴起的教育随笔、教育叙事与教育网志或许会对上述情况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电教》2005,(8):79-79
Blog是Weblog的简称,常授意译为“网志”、音译常为“博客”。作为一种快捷易用的知识管理工具.博客网站的人气越来越高。Blog也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看的关注:教师们利用Blog开展教育叙事研究.反思、记录自己的教学经历;利用B1og整合本学科、本校、本区域的教学资源,实现校内或者区域内教师知识的共享与交流……  相似文献   

9.
目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所有领域。但是,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发展往往要经历曲折与磨难,以至于新课改在很多地区出现了一种“鸡肋效应”——对新课改,食之无味又弃之不甘,欲罢不能却举步维艰。好多学校采取聘请课改专家的方法向教师介绍课改的新理论,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专家空谈理论,教师困惑,实践中不知所措。逐步兴起的教育随笔、教育叙事与教育网志或许会对上述情况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0.
校本研训就是将学习培训、工作研究融于一体的学校研究活动和教师培训行为,我校以教师适应新课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研训内容.通过有计划的研训活动解决新课程中的观念、技巧、方法等多层问题。在研训一体化带动下建设“教育生态园”,使学校按照教育的规律科学发展,让教师和学生按照科学发展规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及其提高对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研究内容。探讨教师工作满意度问题有助于深入了解教师的职业态度、执教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等直接影响其教育教学质量的心理倾向。通过对近十余年来我国(包括港台)有关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归纳得出我国教师工作满意状况的变化趋势并提出可供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领导的决策和管理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学校教育问题,提高教育质量及教师的素质和能力,1997年以后,“日本教育职员养成审议会”进行了3次审议,其目的在于适应社会的发展,完善教师教育制度,提高教师能力和素质。本文试图通过介绍“日本教育职员养成审议会”的近三次审议内容的特点,揭示和分析日本教师教育中所存在着的现实问题和所采取的措施。以供中国的教师教育研究及决策作参考。  相似文献   

13.
如何在网络情境下进行学校教育科研,这里有一个方法论的问题,一方面,网络将引起研究手段的变革,另一方面,网络本身将成为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实际上,网络对教育研究发生影响,是要通过教育研究者这个重要的中介和桥梁,教育研究者主体本身也在发生着变化。笔者试图以一种动态的视角,探讨网络情境对学校教育科研的影响。一、网络影响教育科研队伍的变化———教师成为研究者主体传统的教育科研,主要包括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前者如教育实验、测验、调查,要求研究过程严密,研究条件严密,一般中小学教师无力承担;而后者的纯…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宣汉县峰城中学强化科研兴校意识,以研促教,以教带研,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教研水平,取得成效。   学校在全校教师会上强调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要求教师要由“传统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并召开专题讲座会,指导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操作方法、步骤。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挖掘研究课题及时申报立项,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建立健全了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和广大教师的主创精神,给研究项目提供资金、设备。学校还把教育科研纳入教师岗位目标,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对于没有教育科研的教师不予评优晋级,…  相似文献   

15.
博客又称博客日志或网志,是继电子邮件、BBS、ICO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它能常由简短的、经常更新的个人性众多帖子所构成,这些帖子按时问顺序排列,内容可以是各种主题,各种网站的超链接和评论,有关学校的信息发布,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个人的所思所想等,即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序列(时间流)来呈现个人的思想意识(意识流)和知识体系(知识流)。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教学理念反对现代教学的理性,是对现代教学的否定与批判,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有其合理的部分。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尤其是利用网志进行教学活动,一些后现代教育观念有了越来越多的拥护者和倡导者,然而在网志教学的实践中,反映出后现代教育的一些弊端,为了更好利用网志场进行教学,认识和解决后现代教育思潮所带来的问题变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7.
职业技术学校教师评估是职校教育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全国许多地区和学校都在进行教师评估。教师评估促进了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但在当前的学校教师评估中,尚存在着一些不正常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师评估质量的提高,弱化了其应有的价值功能。认真开展对教师评估工作的研究,既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教师评估存在的误区学校对教师评估内容的认识误区教师评估的内容应包括基本素质、工作表现、工作效绩等。当前,职业技术学校教师评估往往偏重于教师工作表现的评估,而…  相似文献   

18.
学校青年教师(35岁以下)占全校教师总数的78.溉,成为学校的主力军。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增强其研究能力、反思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开展了案例式校本培训的研究。我们认为案例式校本培训主要是指以撰写案例、分析案例、搜集案例和运用案例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为培训内容的一种方式,培训成本低,操作性较强,能有效地解决学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9.
谁是研究者     
面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教育发展趋势,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活动,在“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引导下,通过校本教研在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等关键领域曾经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强调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教学理念反对现代教学的理性,是对现代教学的否定与批判,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有其合理的部分。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尤其是利用网志进行教学活动,一些后现代教育观念有了越来越多的拥护者和倡导者,然而在网志教学的实践中,反映出后现代教育的一些弊端,为了更好利用网志场进行教学,认识和解决后现代教育思潮所带来的问题变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