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秦始皇"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乃秦国自孝公以来兼并扩张的结果,前后历时一百四十余年,有着长期而充分的准备,因而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如何巩固和建设这样一个领域广阔的封建统一国家?秦始皇缺乏思想和政策上的准备.他没有如同《吕氏春秋》那样对未来统一帝国的制度设施作出全盘的设想,加之秦始皇五十而逝,过早地剥夺了他总结统治经验的机会.这一切,不能不使秦始皇在秦王朝的巩固和建设上连连失误,酝成了二世而亡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2.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姓赢,名政。13岁时继位,22岁时亲政。在此之后,他以超人的胆识和气魄,消除了政敌,巩固了权位,并进行兼并战争,先后灭亡了韩、赵、魏、燕、楚、齐六国,结束了自周平王东迁以后550余年混乱的春秋战国时期,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空前统一的秦帝国。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战国及秦代神仙学说的基本内容,指出:在神仙思想的影响下,秦始皇为达到长寿成仙的目的而巡游全国,北击匈奴,坑杀儒士,大兴土木,说明成仙的欲望对秦王朝的政治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应。文章还对秦始皇痴心于成仙不死和全面接受神仙学说的原因,从个性、社会文化环境、科学文化水平及现实政治需要等因素,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剖析。指出神仙学说的影响是造成秦始皇晚年昏庸暴虐、统治失误的重要因素,也成为秦朝短命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4.
论秦始皇     
秦始皇(公元前259—210)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一个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是一个“厚今薄古的专家”,执行了一条适应历史发展的革新路线,改革上层建筑,促进了封建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实现了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局面。长期以来,孔门的信徒们,反对以至仇恨秦始皇的革新,散布一些关于秦始皇的错误论点。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一伙的反动立场和反动的思想体系决定了他们对新生事物的仇恨。他们也仇恨秦始皇,并妄图利用陈旧的错误观点的习惯势力的影响,来攻击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攻击无产阶级专政。同样,苏修也借秦始皇大做文章,同林彪一伙互相唱和。我们重新评价秦始皇,就是要历史唯物主义地对待这个历史人物,以便有助于揭露、批判这些叛徒们反动论点的极右实质。这是一场理论战线上的斗争,也是一场政治战线上的斗争。  相似文献   

5.
6.
7.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是李白的诗句,毛泽东评论过的.历史的确如此.秦始皇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扫平了魏、韩、赵、楚、燕、齐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的秦帝国,结束了前771年西周灭亡以来550年的国家分裂局面.  相似文献   

8.
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改革过程中所实施的礼俗改革未曾引起人们重视,为历代史家所忽略。然而,根据始皇刻石和云梦秦简等文献资料,我们发现:在礼仪习俗上.秦代费心于改革,从中透露出秦始皇坚持以法家学说治国的同时,悄悄地运用着儒家伦理学说的信息。战国时代,“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淮南子·览冥),其影响延及于秦。  相似文献   

9.
秦始皇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非常注意从历史中挖掘资源为己服务,在制定社会制度、文化政策方面表现出了强烈的历史意识。但其视史学为个人的精神财产而非广大民众的精神财产,采用“焚书坑儒”的极端专制方式消灭民众对于统一之前的历史记忆。秦始皇这种对史学采取的正面利用和严格限制的两手政策,使其没有建立起与大一统政治格局相适应的思想体系。西汉学者陆贾和贾谊立足于秦始皇的史学政策对秦亡汉兴问题的探讨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改革过程中所实施的礼俗改革未曾引起人们重视,为历代史家所忽略。然而,根据始皇刻石和云梦秦简等文献资料,我们发现:在礼仪习俗上,秦代费心于改革,从中透露出秦始皇坚持以法家学说治国的同时,悄悄地运用着儒家伦理学说的信息。战国时代,“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淮南子·览冥),其影响延及于秦。  相似文献   

11.
秦始皇是一个厚今薄古的专家。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执行一条同孔子“克己复礼”完全相反的厚今薄古的革新路线。 路线决定一切。秦始皇之所以能够战胜奴隶主复辟和封建割据的反动势力,统一中国,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主要是取决于他执行了厚今薄古的革新路线。 两千多年来,围绕着对秦始皇的评价问题,特别是围绕着对秦始皇的革新路线,是肯定还是否定,始终存在着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 叛徒、卖国贼林彪,一面对孔子“克己复礼”的复辟路线如获至宝,一面又疯狂攻击秦始皇厚今薄古的革新路线。正确评价秦始皇厚今薄古的革新路线,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林彪尊孔反法、攻击秦始皇的反动面目及其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  相似文献   

12.
关于秦始皇的功过问题,众人之看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有"过",但秦始皇对社会发展之贡献是任何人都无法否定的。文字、货币以及度量衡的统一对中国两千多年之中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作为一国之君的秦始皇因开创了中央集权制的第一个封建王朝而功不可没,其功之"大",乃至后世之人能与其相比者甚少。  相似文献   

13.
秦始皇一生三巡齐地,又都曾驻的过琅邪。有关他与琅邪非同寻常的关系,《史记·秦始皇本纪》在记首次东巡(公元前219年)时,有一段很重要的文字:南党琅邪,大乐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万户琅邪台下,复十二岁。作琅邪台,立刻石,颂秦德,明得意。琅邪何以能使“千古一帝”的秦政如此兴高采烈、流连忘返达三个月之久?个中缘由,大概不外乎以下四点。第一,壮美的自然景观。琅邪故城在今山东省胶南市东南的夏河城,城东5公里为琅邪山,山上有台,名琅邪台。这里,山岛耸峙,海天一色,风景殊丽,原本就是齐国君王的海滨旅游度假区。《管…  相似文献   

14.
15.
秦始皇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力强盛。秦始皇(羸政)亲政后,从公元前230年至221年,用了十年时间,消灭了韩、赵、魏、齐、楚、燕六国,统一了中国。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  相似文献   

16.
在汉末争夺斗争中,交州最终归孙吴所有。孙吴对岭南的开发治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交州开始归顺孙吴,并开始了对海东四郡地方势力的整顿,而且建立起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在第二阶段,孙吴铲除了士燮家族势力,实现了对交州的直辖管理,交州社会发展有了很大变化。第三阶段,分交州置广州,新设了很多郡县。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孙吴统治之下的岭南社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也为该地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初的中国和俄国都经历了一次伟大的革命,而革命后建立的两个政府却迟迟没有建交。其原因一是两国革命的性质不同,一个是社会主义革命,被资本主义国家孤立,一个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投入资本主义国家的怀抱;二是中国由于协约国成员的身份,只得追从西方列强;三是北洋政府在外交上一反忍辱退让的常态,对苏态度强硬;还有如西方列强对中苏关系的严重干涉以及苏俄对中国革命的支持等。尽管1924年中苏签订条约建立了外交关系,然而由于北洋政府对西方列强的依附,最后还是被英美日拉入了反苏俄同盟。  相似文献   

18.
技术统治论是本世纪中期以来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影响较大的一种社会思潮。它宣扬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一种技术统治社会。在这个社会,经济对于社会制度、阶级结构、观念形态的决定作用让位给了科学技术,国家权力也由资本家手里转移到了技术专家手里,马克思主义的“统治阶级”概念“过时了”。技术统治论是一种虚假的社会意识,所谓技术统治社会只是少数技术统治论者的一种构想。但由于这种理论或构想客观上起着掩盖资产阶级的阶级统治的作用,对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反抗这种统治的斗争具有一定的消解作用,所  相似文献   

19.
哈贝马斯在西德理论界对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反思基础上,关注了技术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关系,对技术统治论进行了分析,概括出三种技术统治论模式;他指出技术统治论把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法用于社会生活之中的形式特征,概括了技术统治论的核心观点及其关系,分析了技术统治论的意识形态维护统治的功能;从技术与民主的关系看,他认为技术无法为统治提供合法性,技术统治论不能代表民主社会的发展方向,主张改变技术统治论的出路是为技术的社会应用及其功能划出界限,走向一种商谈民主政治。哈贝马斯总体上对技术统治论持一种批判反思立场,认为技术统治论是一种诱惑。  相似文献   

20.
导游词属于一种“实用性”的文体,翻译时要注重凸现其信息功能和祈使功能,对中文信息进行适当的取舍、增删和重组。但由于翻译标准各异及译者水平的限制,导游词翻译中的错误五花八门,可以按“目的论”者的分类方法,从语用、文化、语言和文本特有的翻译失误这四个方面予以分析,并在此基础得出一些基本结论以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