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以教学为中心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亦即"双中心论"应成为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基本理念。大学以教学为中心是大学的本质要求,是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之"根";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是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具体化,是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之"魂"。二者互为依托、互为表里,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双中心论"的提出既是对大学以教师为中心或大学以教学为中心或以学生为中心等理念的扬弃与超越,也有着坚实的政策依据,又是改革实践的发展诉求。落实与践行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双中心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应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等层面同时着手、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2.
王永祥 《江苏教育》2015,(10):19-23
自夸美纽斯于17世纪30年代出版《大教学论》并提出班级授课制以来,教师中心教学模式统治教育领域数百年;19世纪,赫尔巴特继承了夸美纽斯的教育理念,"赫尔巴特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了几代教师的教育观念与实践。20世纪,杜威基于对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的批判与思考,提出儿童中心论,执着地探索"现代教育";自此,学生中心教学模式便盛极一时。其实,教师中心教学模式与学生中心教学模式各有利弊;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中心,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师与学生是课堂场域同样重要的主体,唯有践行主体间性教学模式方能让教育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3.
金治国 《海外英语》2011,(11):45-46
传统的外语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它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随着语言学习理论的发展,又出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但是这种模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人们开始意识到教师或学生都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唯一聚焦点。外语教学主要在"学"。这就出现了"学习中心论"。以学习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模式构建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学生的学,教师的指导,外界有利环境。特别要提的是,现在提倡的CBI教学理念有利于这种教学模式构建。  相似文献   

4.
刘志亮 《华章》2007,(8):118
"教师中心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而"学生中心论"主张进行教学重心转移的革命,把学生变成教学的中心.教师的角色是多重的主导者而非单一的施教者,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并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加以强化,才能真正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材料作文写作中,高中生需要根据材料问题确定出中心论点。在日常学习中,学生只有从根源上努力,不断地强化自身的思维能力,才能在写作中迅速确立议论文中心论点。由已有中心论点倒推、重构材料的"逆溯"教学法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确立中心论点的准确性,同时也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6.
罗婧 《考试周刊》2008,(51):181-182
当前,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而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从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究  相似文献   

7.
当前,"教师中心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反对,而"学生中心论"则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从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不利于学生培养和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正>传统的"三中心论"(教师中心论、教材中心论、课堂中心论)已不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规律。新课改已经走进我们的课堂,美术课程改革也在与时俱进。一、新课改要求美术教师改变教育观念以前的美术教学基本上都是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很难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产生联系,忽视了学生的兴趣,不能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美术教学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把美术课还给学生,以便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及潜力。  相似文献   

9.
"教"与"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永恒主题,故而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一直存在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然而,不知何时,"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成为调和上述两种对立观点的新提法成为教师的口头禅,成为人们颠覆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模式的一大标志。虽然关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争议始终存在,但这一理念对于正确地揭示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教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于教学实践的改革和创新,都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文本阅读教学在新课改之后,出现了"师为中心""以本为本"的教学中心论的转变,以"学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更加突出了教师在文本阅读中的有效引导。本文结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对如何在教师有效引导下,立足文本并实现文本的超越与回归进行了全面探析。  相似文献   

11.
曾庆洋  李波  刘彬  唐华 《教书育人》2012,(36):34-35
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分析"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历史渊源与理论内涵,探寻"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实践途径,对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历史演变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将卢梭"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的教育理念付诸实践,提出以"以儿童为中心"取代"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学生学习的需要、兴趣、主动性等。"儿童中心论"深入人心,在全世界掀起了新教育的浪潮。1952年,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课堂教学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学术研讨会上,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并将其应用到本科教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标实施的今天,仍然有很多老师在运用传统地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可能是由于教师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的思维定势和习惯心理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三中心论",即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被牢牢地禁锢在课堂上学习.但是随着社会的  相似文献   

13.
学生中心论源于英、美等国美术界,在我国经实践和论证,它已得到丰富和发展。根据中国的教学实际,我们的现代外语教学应用“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法取代“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正一、引言语言教学界有一句名言:"Tell me,I’ll forget.Teach me,I’ll remember.Involve me and I’ll learn."这句话强调了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广大英语教师似乎已经理解了这种重要性,从"教师中心论"转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上来,广泛开展了自主学习的研究和探索,摸索并创造出形式多样的凸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师生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 课堂应该以什么为中心,在众多观点中形成了两大派别,即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在我国,因传统文化的影响,前者一直位居主流,长期以来牢不可破,成为制约我国教育现代转型的瓶颈。当前,为打破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在我国备受推崇。这种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使人们难以在两者间取得平衡。超越二者,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寻找一个新的方向,已成共识。美国学者帕克·帕尔默批判了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二分法的不足,分析了二者背后的认识论根源,认为应该转变真理观和认知方式,树立新的教师角色任务观,构建以伟大事物为中心的教学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变革传统教育的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超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界线,超越"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的鸿沟,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学习型社会,满足人的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和完整性发展,不断推进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品读     
<正>"中心论"不能反映教学的基本规律,在教学活动的各要素中,不存在中心,只存在关系。当论者出言"以……为中心"的句式时,就已经陷入了泥潭。可以说,"以学习者为中心"与"以教师为中心"具有相同的反规律性。没有没有教的学,也没有没有学的教。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师生各司其职,相互作用。教师与学生达到行  相似文献   

18.
现代西方师生观反映了西方社会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和看法。“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权威地位,成为最早出现的关于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认识;“儿童中心论”突出儿童的主动性,主张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标志着西方师生观开始由“教师中心论”向“儿童中心论”的转移;后现代主义所提倡的师生“对话”则实现了师生观从“中心”到“对话”的转向。  相似文献   

19.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师中心论,但这种理论突出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难以使课堂真正实现民主化。后来,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学生中心论,但这种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又过于民主化,导致教师的主导作用难以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教学民主化就要做到:承认教师  相似文献   

20.
生态德育是通过人与自然之间建立道德关系,从而解决人与自然的冲突与矛盾。选择人类中心论还是非人类中心论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理念,则需要看其是否符合形成道德关系的两个条件——目的性与独立性。在非人类中心视域下,人与自然各自具有目的性与独立性,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道德关系,因此生态德育的价值观需要转向非人类中心。在非人类中心视域下,生态德育通过静态载体——教材和动态载体——课堂来落实"敬"、"诚"、"仁"、"俭"的生态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