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归纳等方法对长三角地区城镇农民工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表明,农民工对体育锻炼的全民健身计划了解不多,农民工体育锻炼的动机不明确,农民工体育锻炼的地点不确定,农民工体育锻炼的时段不稳定,农民工体育锻炼的频率不高,农民工体育锻炼的形式比较单一,农民工体育锻炼的时间不能保证.农民工对体育锻炼知识的了解较少,农民工体育锻炼的指导员严重缺乏等,农民工在体育锻炼的多个方面都需加强或改善.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体育锻炼习惯及其特征,剖析了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提出了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路径:提升体育锻炼价值认知教育,丰富体育锻炼实践活动形式,营造浓厚的体育锻炼氛围,改善大学体育锻炼综合条件,完善大学体育锻炼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体育锻炼价值观,它是指个体评价和选择体育锻炼的标准,有目的性体育锻炼价值观和手段性体育锻炼价值观之分,对体育锻炼行为具有解释、预测和导向的作用.体育锻炼价值观具有主观性、选择性、社会历史性、阶段性和导向性等特征.研究体育锻炼价值观是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的需要,是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需要,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需要,是不同时代体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家庭各个要素进行了挖掘。研究表明:家长的体育态度、体育意识是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父母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与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相关密切,兄弟姐妹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有一定影响;家庭经济情况是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关键因素;大学生家庭居住地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研究法,从体育态度、体育锻炼频率、体育锻炼时间、体育态度与体育锻炼行为相关性、影响体育锻炼行为因素五个方面,对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讨论大学生体育态度与体育锻炼行为研究中存在的缺失,并对大学生体育态度与体育锻炼行为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吴亮 《考试周刊》2008,(51):158-159
目前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而体育锻炼现状却不尽人意,只有34.2%的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不够。男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状况好于女大学生,不同年级中,三年级锻炼情况最好。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情况不太理想,不能达到体育锻炼的良好效果。男女大学生、不同年级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分析法等,研究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发现部分大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不重视体育锻炼是部分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应改善体育教学,增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增加体育锻炼知识,引导积极投身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100名地方院校师范生体育锻炼知行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地方院校师范生体育锻炼认知程度总体较高;男生体育锻炼认知程度好于女生;城镇生源地的师范生体育锻炼认知程度好于农村生源地的师范生;大四学生的体育锻炼认知程度较高;运动群体体育锻炼认知程度高于非运动群体,有68的学生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通过对地方院校师范生体育锻炼知行现状的调查,结合地方院校师范生的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为师范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及培养优秀师范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5,(69):130-131
本文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对淮南市中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每周参与体育锻炼次数、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体育锻炼的动机及影响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等进行调查,通过研究得知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愿望比较强烈,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实际情况有一定偏差,学生体育锻炼的普及程度有待提高。中学生学习任务重、锻炼场所不足、缺乏科学锻炼方法等成为限制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提出合理建议和对策,从而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达到增强中学生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对在读师范类研究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体育锻炼习惯、体育锻炼行为、体育锻炼现状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师范类研究生的体育锻炼现状整体上不容乐观,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与身心健康的关系,采用体育锻炼量表对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与学生身心健康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自身幸福感在各个方面存在着差异,如性别、家庭所在地和父母婚姻状况等方面。分析表示,体育锻炼对于不同等级的中学生来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体育锻炼对于身心健康的效果也不同。研究表示,体育锻炼与中学生身心健康有一定的联系,体育锻炼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以改善聚类分析质量,更好地挖掘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特征为目的,研究基于蚁群算法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特征聚类挖掘方法。通过背景减除的方式确定体育锻炼视频图像中的大学生身体,获取其二值图像,通过图像矩判断体育锻炼中大学生身体的质心,结合局部二值模式直方图特征与质心速度特征获取体育锻炼行为特征向量。构建基于蚁群算法的聚类模型,根据体育锻炼行为特征向量间的一致度实现体育锻炼行为特征聚类。同时针对蚁群算法收敛效率差,且有较大概率产生停滞问题的缺陷,通过优化信息素更新方式与蚂蚁选择路径方式优化蚁群算法。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准确提取体育锻炼行为特征,获取高质量的体育锻炼行为特征聚类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校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而体育锻炼现状却不尽人意。据统计,只有34.2%的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不够。其中,男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状况好于女大学生。不同年级中,三年级锻炼情况最好。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情况也不理想,不能达到体育锻炼的良好效果。男女大学生、不同年级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在对研究生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刻分析男女研究生在体育锻炼上的不同,上课研究生与不上课研究生在体育锻炼上的异同。提出研究生体育锻炼的合理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5.
体育锻炼对于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体育锻炼的习惯不是一天形成的,它是日月积累的,作为高校的体育锻炼教学,它对于我们的体育锻炼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我们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有着关键的作用。本文就是从多个方面阐述高校体育对终身体育锻炼的影响,得出高校体育教学对终身体育的意义以及具体的相应的高校体育教学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鉴于已有体育锻炼内容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家长很难有效监督孩子体育课后锻炼、学生体育锻炼主观能动性不强的问题,学校和教师要丰富学生体育锻炼形式,创新体育锻炼内容,并进行有效评价和督促,促使体育锻炼成为学生生活的一种常态。具体路径如下:一是搭建智慧体育锻炼数据平台,实现数据管理有效化;二是设计多元应用场景,促进体育锻炼提质增效;三是设计趣味运动,加强课后自主锻炼;四是学、练、赛、测、评相结合,构建体育锻炼闭环。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阶段,如何让学生热爱体育锻炼?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体育教师思考的问题。在教学中,笔者认为应激发学生体育锻炼自主性、关注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因人而异地制定体育锻炼目标,优化体育锻炼方法、开展个性化体育教学评价,体现体育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论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对我国近年来发表的124篇有关体育锻炼动机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研究目的:旨在了解体育锻炼动机的研究现状,为体育锻炼动机研究者提供相关参考.研究结果:提出了我国体育锻炼动机研究今后努力的方向研究结论:(1)体育锻炼动机的研究方法有待改进;(2)体育锻炼动机的研究对象过于单一;(3)体育锻炼动机的研究水平需深入;(4)体育锻炼动机应加强中西方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当前高校教师对终身体育的理解及其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来探究高校教师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重要性及其实现途径,为增强其体质、健全身心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现状不容乐观,普遍存在对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认识浅薄,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因此,有必要开展高校教师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影响因素研究,为今后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以及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河南省7所高校的体育教师进行了体育锻炼的情况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河南省大部分高校教师是经常或有时参加体育锻炼的,他们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多层次的,活动的时间大多在10min-30min之间;在体育锻炼项目、形式和场所的选择方面都带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工作忙、家务繁重和本身不喜欢体育锻炼是影响他们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