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以往强调教育,但只是片面地强调了教育的功利性,忽视了教育的平等功能,以至如今出现了严重的教育不公的问题。●教育制度的不公,突出表现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城市倾向”、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制度以及教育财政投资向“高等教育倾斜”。●要制订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促使教师流动起来。  相似文献   

2.
●政府以往强调教育,但只是片面地强调了教育的功利性,忽视了教育的平等功能,以至如今出现了严重的教育不公的问题. ●教育制度的不公,突出表现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城市倾向"、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制度以及教育财政投资向"高等教育倾斜".  相似文献   

3.
骆婉琼 《广西教育》2006,(9A):26-26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改变策略,使自己尽快地融入到新课程中。  相似文献   

4.
“水,微波荡漾光映翠。桨轻划,碧玉无声碎。”(《十六字令·桂林水》)“不比花香,不比树高。苍天之下,青青小草。”(《古风·草》)……你能想象,这一首首词工句整的诗词,竟出自五年级孩子之手且为当场命题的两分钟即兴之作么?这不是传说,这是2001年5月的青岛市新教师优质课评比中真实的一幕。孩子们诵诗时的自信洒脱,赏诗时的纵横捭阖,作诗时的神思飞扬,无不令场下评委及数百位观众叹为观止。“诗界神童”的横空出世使我这个初出茅庐的新教师,也在那次高手如云的比赛中轻松夺冠,同时因为创立以古典文化为基点,诗词为特色、构建诗化生活为目…  相似文献   

5.
6.
不难发现,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正呈现欣欣向荣之势。以往那种灌输式,一潭死水式的课堂已不多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生机勃勃、热热闹闹的景象。然而仔细观察,却发现热闹背后存在有不少的问题。一、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欣赏他人。在老师的表扬激励下,学生急于表现自我,都高高地举起了手,想让老师喊自己。可是,老师一次也只能让一名学生站起来表达,更多的同学未能得到自我展示的机会。于是有的同学一屁股坐下不高兴地噘起了嘴,有的却仍不甘心一个劲儿地喊“我”。至于那位发…  相似文献   

7.
当课程改革步入关键时期的时候,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的语文教学探索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他提出的情智语文,从情感和智慧两方面强调语文课堂对儿童生命成长的意义,着力于唤起学生沉睡的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既是一种境界的体现,也是一种风格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9.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育观念对教学行为起着指导和统率作用。在课改的进程中,全新的课程理念、先进的教育思想,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和感悟,促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关注儿童生活,更加重视生活中的教育价值,更加着眼于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一年多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实践证明,只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培养一个人品德不在于告诉他多少道理,要他去遵守多少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形成一定的基本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笔者对此十分认同。只有自己的生活准则符合社会大众的价值判断,才能为自己建立起立足于社会的基本保障。因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摒弃灌输“道德知识”的学科本位思想,要努力培植学生的一些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此次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课程目标是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的,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重在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2.
教育所应产生的是这样一种信念,即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获得的,虽然不会没有困难;在任何特定时间里被认作是知识而加以传递的东西也许会含有或多或少错误的成分,但只要小心在意,勤奋不辍,那些错误是可以纠正的。当我们根据信念去行动时,我们应当极为小心谨慎,  相似文献   

13.
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稳步而积极地向纵深推进。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进一步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更新教育观念,切实转变教学思想,从而实现“为了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目标。下面笔就课程改革中语教学观念的转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课程是语文教育的核心,课程标准是语文课程的核心。1996年7月1日,国家教育部(即国家教委)召开了第一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研制会,拉开了新课程研制的序幕。之后经过近5000人次的讨论,8次重大修订,历时5年之久,终于在2001年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并于2001年9月在全国43个实验区进行首次试点。这是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对推进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蓉  曹冬 《湖南教育》2002,(14):47-48
整体感知时———入境激趣师:在整体感知时创设情境,首先应根据课文内容,从具体的整体情境出发,决定情境的基调;然后运用多种方式、手段,如语言描述、图画表现、音乐渲染等创设情境。【课件展示:《小珊迪》一课的导入部分。师:先请小朋友听一首歌曲。(播放《我们的生活多么美好》)师:说说唱了什么内容?生:歌唱我们美好的生活……师:是啊,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我们过着多么幸福的生活啊。可是,在另一个社会、另一个世界的劳动人民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小珊迪》。】评析这个片断是用歌颂现在美好生活的歌…  相似文献   

16.
评价,是小学语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实施合理而有效的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但在教师多渠道、全方位地实行发展性评价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一对不可调节的矛盾——过程与结果的脱节。  相似文献   

17.
面对新一轮课改,每一位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积极的课堂教学的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这令人欣慰。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准确把握《数学课程标准》的内涵或实质,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盲目地“跟风”追求“时髦”而陷  相似文献   

18.
19.
20.
赵健 《山东教育》2004,(16):17-17
为了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我经常在课前或课堂中讲一些短小精悍的故事。有时候讲的故事和课堂内容无关,只是为提高学生的兴趣。有时讲的故事和课文内容有关,我就用在导课上。讲故事确实为课堂增色不少,同学们也因此而喜欢上我的课。我很为掌握这一“法宝”并运用得得心应手而沾沾自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