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加速了人口的跨国流动,从深层次来分析,影响人口跨国流动主要有政治、经济与自然等三方面原因.同时,全球化时代下的跨国人口流动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从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对国家安全构成了重大挑战.在此情况下,中国更应在处理跨国人口流动问题时谨慎而行.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对农村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和农村职业地位的提升等方面.高等教育大众化一方面成为农村人口流动、农村职业地位提升和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等方面的积极动因;但另一方面,由于受城乡之间的天然差异和制度性障碍等因素的影响,高等教育大众化也给农村社会流动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人口的大规模跨地域流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美国人口流动主要包括大量移民涌入、国内地区间人口大规模横向流动以及社会各阶层成员间纵向流动等三个方面。美国是世界上人口流动最高的国家,人口流动加快了美国城市化的步伐,城市的发展又吸引人口流入城市。美国城市化与流动人口的互动关系,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进而也影响和改变了美国的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4.
中国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社会发展过程,在人力资源配置领域中表现为由计划配置到市场配置的路径变迁过程,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将日益表现为社会人口大规模的市场化流动,这是现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所必然内含一个重要内容。其主要特征就是失业人口日益显形化、流动人口规模日益扩张、人口流动空间日益拓展、农民市民化主导、流动人口家庭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元代河南江北行省人口流动的原因、方式及其影响三个方面来论述。人口流动的原因包括黄河夺淮入海和元代统治政策两个方面;人口流动的方式包括流民、经商和驻军、官员任免及征发三种方式;人口流动的影响包括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社会治安,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民族融合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农村人口流动与村治的改善与提升--以河南刘村为个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一个村庄为个案,考察了农村人口流动对村治的影响.认为,农村人口流动有利于村治的改善.表现为(1)农村人口流动为村治提供了重要的经济资源;(2)农村人口流动造就了新的社区精英,并对原村治格局形成一定冲击,使原村治格局开始发生变化;(3)大量村民外出务工带来了农村治安状况的好转和社区秩序的稳定;(4)大量村民外出务工使村干部和群众之间的矛盾得到缓和.文章最后提出了在农村人口流动背景下提升村治水平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利用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将经济生产中两部门结构转化为三部门结构,包括本地传统部门、本地资本部门和外地资本部门。通过分析传统部门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得出人口流动对输出地经济影响路径,证明对于人口输出地,人口流动会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并将其效果划分为“生产效应”和“转移效应”。以劳务输出大省安徽省为例,估算出1992年至2011年间,人口流动解释了安徽省人均产出增长的16.45%。  相似文献   

8.
跨界民族人口流动是国家交流、地缘政治发展的新契机,但由于跨界民族人口流动杂糅着复杂的民族因素、宗教因素、地缘因素,容易受到分裂势力、反对势力的利用,从而危害边疆稳定发展、破坏边防安全、加剧民族矛盾和地区矛盾、消弱国家凝聚力。因此,跨界民族人口流动是边疆稳定发展的一把双刃剑,政府部门应当在跨界民族人口流动中发挥指导性作用,以国家认同为前提,以经济发展为手段,培育我国跨界流动人口的优势,进而促进我们跨界民族在边疆政治、经济、文化中的话语权,最终实现边疆地区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市场营销学认为,人口是构成市场的重要因素,人口的多少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市场的大小。研究人口环境及其变化规律是市场营销工作者了解市场认识市场的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环境变化的显著现象。现阶段人口流动特点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人口流动对社会稳定的双重影响,提出了人口流动合理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收益分析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和收益的度量出发,构造了一个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收益分析模型,通过模型来确定劳动力流动的最优规模,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影响劳动力流动规模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国内人口大迁移大流动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人口迁移和流动自建国以来共有14次。其原因主要是政府行为和经济驱动。目前我国人口流动的空间分布有效地革新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推进了城市化的进程。但制约我国人口流动的户籍政策仍需进一步改进,以便更好适应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口流动现象古已有之,作为人口管理的户籍制度在先秦时便已产生。人口流动不断为户籍管理提出新课题,从而促进户籍制度的不断完善。根据中国古代人口流动情况而对户籍制度进行的改革措施对当今的户籍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入口流动与职业教育存在着相关性:第一,人口流动声势浩大,呼唤着职业教育以新的视角审视其角色和功能;第二,职业教育对人口流动有着不可低估的中介作用和培养流动能力的作用。把握好两者的相关性。社会才能更为和谐,“以人为本”才能体现得更为真切。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徽州人口流动的特殊性,认为其人口流动多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既包括区域外的徽州人口流动,又包括区域内的徽州人口流动.从地形和山水形胜两方面探究地理地貌对徽州区域内人口流动的影响及其影响下的徽州流动人口构成,以期推动学术界对徽州区域内人口流动问题的进一步考察和探究.  相似文献   

16.
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将红河州河口县老刘寨到坡龙一带的Hmong①共同体分割,造成了Hmong共同体内部的人口流动被置于国家在场下。而在国家化的不同历史情境过程中,所被分割的两个群体间的人口流动受到了国家在场的影响,这曾造成形成了Hmong群体对于国家在场的冲突和不适应性。人口流动主要以传统的社会交往、跨国婚姻和跨境劳动雇佣等形式出现,跨境的人口流动主要发生在该区域的族群内部,而因时代情境的变化,Hmong共同体内部的流动会进行自我调节。而近年受到国家和市场经济原则的影响,在国家认同和族群认同的情境下,族群内部人口流动历经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多元性改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2009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利用统计描述和计量回归方法对大学生跨省流动的频率、流向、成本、收益、流动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54.3%的毕业生为不动者,这些大学生在生源地就学和就业,没有任何流动;第二,东部沿海省份的大学生不动者比例更大,对于跨省流动的大学生,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从中西部内陆省份到东部沿海省份;第三,经济因素是跨省流动的主要原因之一;第四,人口特征变量、人力资本变量、包括社会资本在内的家庭社会经济背景都是就业流动的显著影响因素;第五,跨省就业的毕业生获得了更高的收入.  相似文献   

18.
人口流动现象古已有之。作为人口管理的户籍制度在先秦时便已产生。人口流动不断为户籍管理提出新课题。从而促进户籍制度的不断完善。根据中国古代人口流动情况而对户籍制度进行的改革措施对当今的户籍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我国农村人口大规模外流的原因分析入手,研究了农村人口流动对农村经济发展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对农村人口流动宏观调控的对策,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口流动加快香港是个移民城市,近年更趋向“人口国际化”,这种人力资源的国际化趋势和潮流使得香港的劳动人口流动加快,人力资源状况变得极不稳定。1994年,香港移民劳动人口约3万人,相当于香港劳动人口的1%,这些移民中年龄介乎30到40岁的已婚男士,大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