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尧舜禅让与五帝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帝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真正起源,是中华民族远祖从元谋人到红山文化、仰韶文化,积累了一百多万年量的进化而取得的一次质的变化,从而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特色。而尧舜禅让事件,则在五帝文化的融合与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高考》2010,(7):73-73
尧,号陶唐氏,是帝喾的儿子、黄帝的五世孙,居住在西部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县一带)。尧当上部落联盟的首领,和大家一样住茅草屋,吃糙米饭,煮野菜作汤,  相似文献   

3.
4.
关于尧舜权位继承问题,或云禅让,或云篡夺。在历史上主禅让者占优势,主篡夺者亦不乏其人。禅让之说,首见于《尧典》,亦见于《墨子》、《孟子》,以及《荀子》、《吕览》等书,其中以《孟子》所记为最详。它一直成为历代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篡夺之论,主要见于《韩非子》、《汲冢琐语》、《山海经》等书,其中以《韩非子》  相似文献   

5.
传说中的尧舜禹禅让并不是原始禅让政治的常态。作为原始禅让政治的晚期形态,尧舜禹禅让起着架构原始民主选举制度、夏商周世袭制度的历史作用,它所确立的禅让政治原则成为后世皇权专制制度下的封建禅让政治的思想立法。  相似文献   

6.
尧、舜禅让是中国古代盛传不息的传说,也是从古及今人们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至今仍无定论。但这个问题确实是中国古代史重大的问题,不仅仅是历史而已,更关涉到中国的禅让制度。从《尚书》、《史记》中总结出尧、舜时期的禅让理想。  相似文献   

7.
尧,舜、禹禅让说自古就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认为是史实,有人认为是篡夺战,而在历史上主禅让者占优势.笔者另辟蹊径,从屈原在<天问>中对启的问辞管窥禅让说,从有悖于儒家正统的角度切入,结合历史典籍再度梳理,最后得出儒家津津乐道的禅让说,实质是尔虞我诈的篡夺战.  相似文献   

8.
尧、舜禅让是中国古代盛传不息的传说,也是从古及今人们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至今仍无定论.但这个问题确实是中国古代史重大的问题,不仅仅是历史而已,更关涉到中国的禅让制度.从《尚书》、《史记》中总结出尧、舜时期的禅让理想.  相似文献   

9.
杨坚用禅让的方式取代北周,建立了隋朝,不久,即消灭了陈朝,统一了中国。对隋而言,已不存在所谓“正统”问题,更不关心所谓五德历运问题。杨坚杀功臣、隋朝编写前代的历史以及对北周和北齐的态度等史实,都可以说明这一点。具体的历史事件、人们的言行所反映的思想,比思想家的思想表达,能更具体、更真切地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丁慧芸 《天中学刊》2014,(2):115-117
禅让作为政权转移的一种方式,历来受到世人的青睐,尤其为西汉儒生所信奉。西汉前期,董仲舒通过君权天授说较好地解决了汉政权存在的合理性问题。但是,到西汉中期,受社会危机的影响,汉政权存在的合理性开始遭到质疑,禅让说被公然提出,并于西汉后期迅速形成一种思潮威胁着汉政权。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明起源中的唐尧文化--以陶寺遗址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近年来一直是我国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而陶寺遗址古城址的发现把人们的眼光又引向了山西的西南部。位于临汾盆地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主人的归属的确定,在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中无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者根据二十多年来陶寺考古所取得的成果,结合古文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得出了陶寺文化与唐尧文化两者之间具有多重吻合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燕王哙让国事件与战国社会转型中的政权交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王哙让国于子之的事件,是战国社会转型时期诸侯国政权交接方式的一种新的尝试,它是在当时流行的尧舜禅让学说影响下发生的。但显然这是一次非常失败的尝试,儒、道、法各家人物均对这一事件给与了否定性批评。分析各家围绕这一事件的批评及其相关的理论观点,可以了解战国时期有关政权交接合法性问题认识的进展,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陈子昂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从现存的陈子昂的奏疏中,可以看出他对于武则天时期用酷吏、重刑典的执政手段所提出的不同政治见解,以及自己全面的任人学说。这不但反映出了陈子昂思想中的先进性,更体现了其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家风采。  相似文献   

14.
奏议是古人留下的一笔宝贵遗产,它兼具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亦可为当今公文写作和新闻报道提供借鉴。因此,探索奏议的演变过程与规律既有学术价值,又有很大现实意义。从总体上看,奏议在几千年的演变中大体遵循着如下规律:由简单趋于复杂,由公开转向秘密,实用性增强,文学性减少。  相似文献   

15.
《烈文》为《诗经·周颂》中的一篇,关于其诗主旨,有反映成王即政礼之说和非“即政”说之分歧。即政礼是君王即政时所行礼仪。本文通过对即政礼及《诗经·周颂·烈文》诗歌内容的分析对比,认为《烈文》诗确为反映成王即政礼的诗歌。  相似文献   

16.
《王端毅公奏议》是一部研究明代名臣王恕个人乃至明代中前期历史的重要资料。其中,有多篇奏章能为我们提供整理王恕履历的史料。但这些史料散见于多个篇章的,读来不易清晰明白。通过对相关内容进行爬梳,同时参照其他一些史料,试图整理出一篇较完整确切的王恕履历。  相似文献   

17.
明末名臣黄道周虽没有完整系统的军事著作,但以一介书生积极参与军国大计,多次上疏,要求改革朝政,整顿军事,在军饷、兵制、练兵、用兵、选将等方面提出许多独到的军事主张,试图实现其强兵济民、巩固明王朝统治的治国理想。在民族危亡之际,黄道周毅然出师抗清,进行了短暂的军事实践,最后以身殉国。虽然其军事思想与行动最终未能挽救明王朝覆亡的命运,但其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8.
臣僚上奏制度是封建专制主义集权国家办理国家政务过程中产生的自下而上的文书制度。随着国家行政制度的发展和变化,秦汉至唐臣僚上奏文书的名称、程式、用语、称谓与书写格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从有关乞立赵氏的四篇状文和相关史料记载可以看出,《宋史》及《挥麈录》等典籍记载的秦桧乞立赵氏第一状为秦桧伪造。真伪状文变化很大,且乞立赵氏状文首倡者不是秦桧,他只是连名者。秦桧凭借伪状捞取政治资本,掠美名,取富贵,势贯古今,其欺世盗名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0.
莎士比亚11部历史剧说明了一个问题:王位继承人都苦。有的从正面迎接苦,却有益于国家人民;有的从反面受苦,还给老百姓带来灾难;还有的则只是王冠的无谓牺牲。这是王位继承制度的一种痼疾,使王室家谱血泪斑斑,也使社会人民受灾,甚至战祸连绵。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系列揭示了这个带规律性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