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协同创新是以高等院校为核心,由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多种其他主体组成的,以提高人才、科学、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文化共同体。在文化学视野下,协同创新中心应该具有一致性、平等性、共享性和融合性的特点。同时,高校协同创新也面临多主体的文化碰撞及其冲突,主要表现在信念、角色以及利益三个方面。高校协同创新的顺利开展需要确立共生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利益分享机制,明确协同创新的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2.
旨在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2011计划"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成都医学院根据国家和四川省两级"2011计划"总体精神,结合全国和四川省老龄化特点,牵头成立了"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中心通过协同创新的科学研究,构建养老与老年健康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人才培养和老年医学学科发展,实现人才、科研、学科"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协同创新中心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创新中心是"2011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包括多种利益相关者的创新共同体。然而,由于评价制度及其相关的机制体制改革滞后,致使大部分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行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有必要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按照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统一标准与分类评价相结合、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促进协同创新中心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在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政策体系下,逐步探索出一系列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新路子,展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一套在高校院系层面可以推广复制的,能够促进学科优秀创新人才成长的协同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2011计划"是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通过协同创新开展高校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合作以及创新文化建设等"八项改革",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突破高校内部及其与外部的机制体制壁垒,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推动实现教学和科研从以学科导向为主逐步向需求导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借助水下机器人教学和实验平台,开展多方位的教学改革,构建起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根据水下机器人的特点,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多渠道提高教学质量;实行科研资源共享,坚持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能力;通过完善考评机制,协调创新主体之间的利益,促进师生共同进步。教学实践表明,教学改革有利于推动高校学科的发展、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并提升大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认为以“协同创新”为指导思想的“2011计划”的颁布实施,为高校的学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契合了高校学科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在要求。分析了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与层次,并从加强校内跨学科研究、开放共享校际资源、实施产学研用合作、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接融合四个方面提出了高校提升学科创新能力的协同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校在追求"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进程中,应着力实现区域产业价值链高端化建设。高校协同创新载体"双一流"建设是区域产业价值链高端化的动力源头和重要途径。区域产业价值链高端化是高校协同创新载体"双一流"建设的发展导向和实践目标,要针对高校协同创新载体与区域产业价值链高端化的双向互促所面临的主要体制机制问题,系统开展高校协同创新载体运行机制体制的改革,即以科技制度和组织制度创新推动高科技牵引,以人才机制创新推动高智力密集性牵引,以发展模式创新推动高附加值牵引。  相似文献   

9.
创新人才缺乏是我国协同创新的瓶颈性问题,为此我们要通过协同创新、在协同创新中培养创新人才,并最终推进协同创新。创新人才是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区域创新、国防创新、服务创新的主体,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应该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纳入国家的创新体系。为此,要重视基础研究,大幅度地增加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投入;改革高校学科的结构、形态、组织方式,培养科研创新人才;改革体制,促进科研和教育的有机融合,加快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0.
以协同创新机制促进高校参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人才培养,是地方农业高校促进自身发展、服务地方建设的需要。地方农业院校应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现状,积极构建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机制体制创新,聚集人才、整合资源、合力攻关,提高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区域发展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以围绕知识应用情境促进知识生产为特征的知识生产模式II的出现,传统的以学科、专业为基础的基层学术组织日益式微,并逐渐被新的基层学术组织——学科-专业-产业链所取代。在基层学术组织变革下,地方高校协同治理,要充分发挥多元利益相关者在体制机制创新当中的作用,形成以学科-专业-产业链为地方高校基层学术组织、面向地方产业发展和多元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高校组织面临着有效变革的持续挑战,高校管理中心和基层学科院系作为高校组织内部的利益实体,在高校组织变革促进高校发展中,发生着相互博弈。通过建立重复博弈模型和合作博弈模型,分析了高校管理中心与基层学科院系以及各基层学科院系之间的关系,为高校组织变革模式选择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协同创新中心是实施“2011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包括多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共同体.然而,由于组织管理方式尚不成熟,目前大部分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行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有必要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按照多元开放、互利共赢、多中心治理和柔性化的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分工机制、沟通协调机制与利益分配机制,完善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管理体系,促进协同创新中心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大力倡导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大背景下,加强高校校办企业与校内学科的协同发展迫在眉睫。回溯校办企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与高校学科从"蜜月期"到"若即若离"状态的转变,其协同发展陷入了困境。在校企分治、规范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共生体系、完善组织保障、创新运行机制、提升转化能力等措施,可探索出一条校办企业与高校学科新的融合之路。  相似文献   

15.
区域协同创新中心的使命是服务于区域经济的重大需求,为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做出贡献,为地方政府提供战略咨询服务。使用战略地图对区域协同创新中心进行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可为区域协同创新中心描述战略定位提供工具,明确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及这些要求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将各利益主体诉求转化为具体行动措施。  相似文献   

16.
工程人才的创新能力决定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校企协同创新有助于促进高校创新意识、学科交叉、科研创新水平的综合提升。浙江科技学院依托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着力校企协同创新、学科交叉融合、深化教学体系改革,构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符合行业需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工程人才,有效提升了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7.
面向行业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是以重大协同创新任务为牵引,以机制体制改革为保障,聚集优质资源,最终达到优化创新环境、服务支撑行业发展,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由船舶学科特色鲜明的行业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牵头,汇聚了国内外最优秀资源,积极探索机制体制改革,深化国际合作交流,构建"校校、校企、校地"创新平台,重点开展深海工程装备、高技术船舶、共性前沿技术重大创新任务的协同攻关,推动船舶与海洋工程相关学科建设,成为促进船舶工业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协同创新是高校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依据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可以构建高校内外部协同创新协同度测度模型以及协同度测度指标体系。运用2012年至2017年山西省18所高校相关数据对高校协同创新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状况进行测度,并对协同发展趋势存在差异的3所典型高校进行分析发现:山西省多数高校经历了从低度协同到一般协同的转变,高等教育资源的匮乏会影响高校协同创新整体发展水平;外部协同创新有序度是影响高校内外部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高校自身的先赋性基础对内外部协同创新的有序发展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省属高校面向区域发展开展协同创新应围绕本省建设的重大科技需求,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人才、资源的优势,按照"省内急需、国内一流"的要求,以体制改革和平台构建为重点,以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为目标,通过政策和资金引导,大力推进高校与国际国内创新力量的深度融合,为本省的建设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20.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科驱动型科研范式正在向问题驱动型的科研范式转变。新时代和新范式对强化高校的功能协同、学科协同和组织协同提出了新的需求,这一需求成为我国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动力。为建立和完善协同创新型高校科技体制,在微观层面,需要建立高校内部的"科研院-研究中心-创新团队"三级创新组织;在中观层面,需要围绕创新链,建立高校与其他组织的分布式协同创新网络;在宏观层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科技以及经济部门之间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