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七年制专业学位学生和普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前后的对比,发现七年制学生在少培养1年的情况下,多数考核指标仍达到或超过普通专业学位研究生。但同时也发现,相对较少的临床轮转时间,导致的七年制学生临床理论水平相对不足,是今后长学制医学教育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沈兵  杜鹃 《考试周刊》2013,(83):167-168
七年制医学教育要培养知识广、基础厚、能力强、潜力大的医学人才,学生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临床医疗技能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科研能力.本研究以七年制医学生为对象,通过系统的早期接触科研训练,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科研能力.经过三年的培养,所有学生都能进行不同程度的研究工作,个别学生非常优秀,可以独立完成研究项目,以参与者或重要完成人完成SCI论文的研究,获得多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支持.只要建立一整套科学、系统的培养方法,就完全可使七年制医学生达到或超过对其科研能力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国家教育部指出要在专业课程教育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特别是医学类专业课程,加强人文关怀培养更是医学教育的方向和要求。护理教育者在培养护理专业学生时既要注重技能的培养更要关注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品质的培养,要思索如何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在专业课程教育中渗透思政,探索如何进行课程教育改革,为优质护理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科研创新能力是高层次医学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往,医学教育只重视临床技能培训,忽视科研能力培养。通过拓宽人文、理工科知识面,采取启发式教学,开设探索性实验,实行基础导师制,鼓励和开展课外科研活动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八年制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学习负担和压力是影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障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外科研实践要求,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科研兴趣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环球     
发达国家的学士后教师教育模式学士后教师教育模式,主要指学生在综合大学的文理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后,接着进入专门的师资培养机构进行一定年限的教师教育专业学习。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之一。高职高专院校英语专业中英美文学课程处境尴尬。该课程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高职高专院校应该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在重视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努力改进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充分发挥该课程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特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毛婷婷 《考试周刊》2011,(17):195-196
中医学七年制是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而设置的长学制医学教育模式,实行的是"七年一贯,本硕融通"的教育方式,培养的是一批较本科层次高级的集临床与科研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这对中医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与之相适应的学生管理工作也应随之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的八年制医学教育备受学校和学生的青睐,但其培养模式的构建却形式多样、争议颇多,引发了人们对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质量的质疑。本文通过文献和近3年的访谈调查,对截至2011年年底教育部批准12所院校试办的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培养模式进行分类比较,分析各类模式的优缺点并提出改革建议,希望能为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从2004年开始在部分高校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这一教育模式的参考依据主要是美国的医学博士教育.众说周知,美国的医学教育是全球公认的一种比较成功和有特色的教育模式.文章从医学教育制度、培养目标定位、临床医学培训、医学教育评价制度、人文素质教育五个方面比较中美两国医学八年制教育的异同,提出了几点值得我国医学八年制教育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医预科阶段主修科目对医学院的学业成绩是否有影响?许多研究报道医学生在医学院校的总成绩同医预科阶段主修的自然科学课程无显著相关。由于医学院校招生程序的关系,这些研究共同的问题是未能剔除学生由于学习自然科学困难而放弃攻读医学专业的因素。为此,Stephen R Smith采用布朗大学开放医学教育计划,即八年制学士—医学博士连读计划(以下简称PLME)的学生为进行研究的对象,根据学生在预科阶段所主修的专业,将学生分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人文教育的内涵,在外语教师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与文学课程的内在关系,提出了文学课程改革的思路,包括文学课程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认为文学课程能否体现人文精神取决于教学方法,不能把文学课仅仅作为知识课和语言学习的手段,而应该在文学课程中尽可能体现人文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近年来我国深化教育改革所提出的重要内容之一。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因此必须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文学欣赏课程成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进行道德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本文从高职院校设置文学欣赏课程的必要性出发,对课程现状以及新媒体视角下的改革措施进行分析,仅供参考。一、高职院校设置文学欣赏课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新闻专业开设文学课程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实现教学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和推进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新闻专业文学课程的设置存在教学目标错位、教学模式单一以及考核评估机制缺乏等问题。积极开展新闻专业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建立健全教学评估与考核机制,实施教学规范化管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普林斯顿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分类必修领域、写作和外语.基于“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真正的博雅教育”的理念,分别为文学学士和工程学士设置个性化的通识课程.通识教育采用分类必修模式,超越专业界限,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实施严格的考核制度,建立完备的质量保障体系,对我国通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作为中文专业的必修课程,有它自己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作为文学课,它要求在学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作品的精讲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欣赏能力和分析评判能力.在教学中,注重打开学生思维方式,多视角、多维度分析作品.作为素质教育的课程,它应该通过对经典的阐释来指导学生的人生行为,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人文思想.在教学中,需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体现文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刘加媚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0,12(4):114-116,124
英美文学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具备人文精神和良好文化修养的高素质外语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英美文学课应成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最佳平台,用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完善学生的人文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强化其人文精神;培养其阅读习惯;培养其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7.
"新工科"人才培养不只是单纯的技术教育,还应融入人文素质培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黑龙江大学基于工程类专业认证要求,立足于综合性大学的高水平建设,充分发挥哲学、历史、文学等人文通识课程建设的优势,探索基于新工科建设为引领的、工程类专业认证要求下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可操作方案,推动人文素质教育与德育相结合,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工程类人才。  相似文献   

18.
英美文学课是英语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英美文学课程在深化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审美敏感性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目前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试图为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做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探讨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形成文学意识,从而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综合素质又能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陈霖柏  甘雅芬 《考试周刊》2013,(92):154-155
为了解学生对普通"专升本"医学教育现行课程的评价,发现其中的不足并为科学设置普通"专升本"医学教育课程提供依据,本文对某医学院校三届共341名普通"专升本"医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普通"专升本"医学教育课程存在如下不足:培养学生的个性方面欠佳;医学人文课程较为薄弱;课程内容交叉融合不足;教学方法中PBL教学力度不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