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理乡村课程资源是广泛存在于乡村社会中有利于实现地理课程教学目标的所有教育资源的总和.由于认识等方面的原因,乡村社会丰富的课程资源没有被充分重视并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导致大量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开展乡村课程资源开发利用途径探索,把宝贵的乡村课程资源应用于地理教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学校课程建设是在物理与社会空间中开展的课程资源特色化开发、序列化建构的教育实践.在乡村振兴和城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乡村学校的课程建设蕴含着特定的空间权利及空间哲学问题.现实的乡村学校是嵌入乡村的,拥有特色化的课程发展空间,但在价值定位上却是逃离乡村的,在课程建设中漠视甚至吞噬着乡村取向的课程发展空间,由此形成乡村学校课程建设的空间悖论.为消除上述悖论,乡村学校需要立足本土知识与儿童经验,建设乡村学校优质课程;同时要整合地方经验与开放空间,拓展乡村学校课程视域,还要加强课程知识转化与价值建构,改善乡村儿童的自我理解.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乡村的课程资源由于受教育观念、教育实施者、教育管理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开发不力。为此,要建立"城市—农村平等互动"的教育体制,提高乡村教育工作者的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建立和改善学校的管理体制,以促进我国乡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地理校本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学校课程资源的支持。高中地理教师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多角度开发适用于本校学生的地理校本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5.
西部一乡镇中小学课程资源开发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乡村学校开发所在社区课程资源是在落后条件挑战下课程改革的必行之道。调查显示乡村虽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并且学生也有一定需求,教师也已有意无意利用,但以“学校”为主体的开发还没有上升到意识层面,同时也存在教师课程意识淡薄、已有开发方式单一、制约条件较多、学校与社区联系少等问题。为此,校长增强课程意识,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创新课程资源开发方式,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学校与社区的交流和合作,是乡村学校开发社区课程资源的应有之举。  相似文献   

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地理学科大有作为.文章阐述了地理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担当,并以长沙市为例分析了乡村地理教学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从搭建市(区)工作室、成立农村工作站、创建学科特色联盟和设立农村基地学校等方面构建了城乡地理教学研训共同体,以"学科+"主题式地理融合课程的建设为抓手,整体推进课程综合化改革,助推公平而有质量的城...  相似文献   

7.
校外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在我国地理教育界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以滁州市为例,对滁州市校外地理课程资源的分类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分为四类:大众传媒、青少年集体活动场所、学校周围的社区机构和学校附近的自然课程资源。并根据滁州市校外地理课程的实际情况,以最具代表性的琅琊山为例,对校外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进行了典型案例分析,对中学地理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重视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但对农村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还不多。对此笔者以本县乡村中学为对象进行调查,在地理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利用建构主义理论和地理课程标准,对如何开发和利用农村地理课程资源提出一些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对于城市学校来说,劳动教育课程的条件性资源与素材性资源均比较匮乏,文章以长沙市芙蓉区为例,立足区域实际,实施"幸福教育",探索了新时期地理劳动教育的途径、地理主题式劳动课程体系的构建,强调:加强学科融合,让地理主题式劳动课程成为培育学生劳动素养的孵化器;注重文化契合,让地理主题式劳动课程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新阵地;突出主...  相似文献   

10.
特色课程尤其是高质量的特色课程是学校特色建设的一大核心问题。笔者通过问卷及访谈法,对C市乡村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现状调查发现:乡村学校特色课程建设起步晚且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相应的环境和资源支持;特色课程成果欠提炼;缺乏体系建构、实施过程与理念设计差距大;特色课程建设未来方向不明。为此,乡村学校特色课程建设要以打造有价值的特色课程为目标;以儿童发展为特色课程的出发点;以特色课程文化为理念引领;以乡土资源为特色根基;以多股力量为支撑;以实践范式为先手,防经验范式。  相似文献   

11.
乡土文化融入学校课堂开发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乡村学校想要得到高质量的发展,就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克服各种不利因素,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开发出具有符合乡村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文章分析我国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不足,并对乡土文化视角下农村学校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给出具体的建议:重新确定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重视乡村教育的“在地化”发展,夯实乡村教师乡土文化知识基础,加强对乡村教师的专业化培训。  相似文献   

12.
课程资源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随着人们对新课程的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逐步引起教育界的重视.作为学校教育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图书室,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学校课程改革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满足学生对信息资源的需要,促进学生提升信息素养,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凡是有利于地理教学的一切人、物的因素都属于地理课程资源,那么学校的教师特别是具有一定素养的教师应属于课程资源,学生、多媒体技术、实际生活、其他学科等都属于地理课程资源,充分开发与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对于实现新课程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效果与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核心素养之一,能够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提升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场地、交通、资源等条件的限制,很多学校不能充分设计并完成实践活动.文章以笔者所在教研组三年的课题成果为基础,以"认识校园植被,美化校园环境"为例,探讨基于校园进行地理实践课程开发的途径和可行措施,并对目前的实施方案进行反思,为...  相似文献   

15.
《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一书的基础篇有助于人们更新课程观念,操作篇告诉人们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具体方法,模式篇则概括了乡村本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规律。全书充分吸收了来自教育一线的鲜活案例,道出了乡村学校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本真意义,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6.
乡村语文教师的知识体系对教师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乡村学校具有独特的“乡村性”特征,乡村语文教师应重视掌握地方性知识。基于已有文献设计了乡村语文教师地方性知识的调查问卷,调查其地方性知识现状,提升乡村语文教师地方性知识素养。建议在继续教育中增设地方性知识的相关课程、建设和开发依托地方性知识的校本课程和践行研学旅行课程、增强地方性知识的体验。  相似文献   

17.
纪晗清  李丽 《黑河教育》2012,(5):46+3-46
新课程改革对地理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一时代需要,地理教师应充分挖掘隐性课程资源。地理隐性课程开发需要尊重地理课程的特殊学科属性与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结合课堂教学案例,从问题、评价、反思和师生互动四方面探讨课堂隐性课程的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18.
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认识它,进而开发和利用它.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阐述观点:在学校人文资源中挖掘乡村小学课程资源的开发潜力;活化课程魅力是提升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潜力的生长点;给教师赋权增能是化解现存课程资源开发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作为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一书包括基础篇、操作篇和模式篇三大部分。全书立足沂蒙山区丰富的本土资源,探讨其在乡村学校教书育人各个层面开发、利用的具体策略和基本模式。对乡村学校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育人环境,走特色化、个性化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结合笔者学校的地理优势、生态环境和学校资源,从课程开发方案、课程实践案例及建议几个方面阐述“生物与生态文明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际问题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