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结合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特点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大宣传格局,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融入校园生活、强化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善用网络宣传形式、结合大学生实践活动等方面,探究高校大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新时代要着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国民教育的始终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本文着重探讨推进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的四个现实路径:教育宣传、典型示范、校本课程开设、德育活动保障。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是国家发展客观要求下的目的性建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关键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就是要将当代中国最重要的价值精神灌注于法治建设之中,使法治建设赋有中国精神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最具有中国智慧的道德文化注入法治体系,将道德权威转化为法律权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具有中国文化元素和道德基础。通过对融入关系的理解及融入的范围、融入与转化、融入方式的探讨,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法治建设的合理思路。  相似文献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推进课程改革和建设的重要任务。"基础"课需要在深入贯彻落实增强青年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树立远大理想信念、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坚持依法治国和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等六个方面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础"课中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有助于不断提高"基础"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要把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因此大力培育和弘扬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新时代中小学教育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方略。而在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何增强学生对其价值观的认同感,成为教育工作者新的研究课题。目前,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更多的教师能开拓思维,进行教学改革。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政治动态,将个人发展融入到国家经济建设中,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鲜明旗帜,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融入中国精神和时代元素的真知灼见,凝聚着当代共产党人对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进步的深刻洞察,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农村小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8.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对于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共产党宣言》基本原理有利于我们在新时代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点、功能和实现路径的认识和把握。《共产党宣言》启示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必然要求;以实现"自由人联合体"为价值旨归;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起到助推改革、巩固意识形态主阵地、振奋国民精神、传播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方略的价值。新时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增强主流价值观的自信与自觉、批判错误社会思潮、解决民生福祉、强化宣传教育、发挥共产党人的先锋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谈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既是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又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在《生活与哲学》"价值与价值观"及《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有专门介绍。笔者认为,要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应将其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真正为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如何进一步促进青年不断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青年强大的创造活力,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促进其在青年群体当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根本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成习,以青年一代特有的力量有效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杨晓慧 《人民教育》2022,(21):11-14
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新时代新征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提供了根本遵循。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重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重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价值基础,提供人才支撑。为此,要进一步提升广大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通过充分展现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感召力,引导新时代中国青年坚定理想、勇担责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要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2.
侯马市紫金山街小学在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过程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思想认识,努力做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管理、师德建设、文明校园建设的全过程。加强教育引导,通过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的有效措施,因材施教,合理施策,全力以赴,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田林 《河南教育》2024,(3):44-45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将中国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
一个民族的希望、国家的进步乃至个人的发展都要从时代发展的坐标中去认识,才能更准确。目前,我国正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一个新的时代必定孕育出具有一定高度的思想。深入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大学生全面地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能够有效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大学生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将思政元素融入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是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以达到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的目的,推动社会进步。基于创新人才培养视角,初步探索新的战略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责任感教育等思政元素融入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具体实践,为其他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把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为蓝本,探讨融入全过程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对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方式进行了思考,以期实现大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性、民族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是其融入社会治理的逻辑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同向性是其融入社会治理的逻辑前提。在社会治理走向善治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治理的理性指导和精神支柱,同时为社会治理提供了生态理念。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其作用,就要在文化建设、道德引领、制度规范、法制建设等方面融入推进,这样才能不断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信  王双  沈丽丽 《西藏教育》2023,(12):25-28
<正>一、命题特色2023年高考命题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引导,全面落实高考评价体系的高考命题理念。命题特征可以概括如下:第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价值引领作用,凸显考试的育人功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考试内容深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如书面表达,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明确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立德树人为基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总体规划。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明确表示,要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2017年,国务院针对加强与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调要加强思政理论教育及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20.
"伟大抗疫精神"是一本生动的新时代思政教材,将其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育人能增强其时代性、鲜活性、亲和力,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理论力量,强化思政课程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培养高职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