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因为人的生命而存在.我们的教育要关注生命就必须不仅为学生未来的人生幸福服务.还要为他们当下的人生幸福服务.教育应关注学生当下的幸福,教育要关心学生的需要,教育应尊重学生的天性与特性.  相似文献   

2.
教育要激发潜能、提升素养、让学生享受到生命的乐趣,那教师首先要拥有职业的幸福感。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为学生当下和未来的人生幸福服务,为了这一目的的实现,教师必须用恋爱般的激情育人,享受教师的职业幸福,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3.
一 教育的问题,根本上来说,是人的德性解放、人生幸福的达成问题,关注学生德性生命的自主发展及人生幸福是创造教育观念和创造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教师超越“知识本位”的创造教育观,就是要关注学生德性生命的发展与提升,重视学生德性生命的自主成长,也即教师的创造教育观念必须回到“德性本位”的方向上来。  相似文献   

4.
人是万物之灵,教育是对人的成全,学校教育是成全人的事业。教育要成全人的生命成长,成全人的成功成就,成全人当下和将来的幸福人生。教育的实质是成全和造就人格健全并富有个性的人。因此,我们把"一切为了引导、服务、支撑、促进学生的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以"为人服务、成全成长"为核  相似文献   

5.
1.学校教育不仅应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终身幸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一个坚定的基础。因为,我们特别需要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6.
肖川 《山东教育》2005,(21):121-122
1.学校教育不仅应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的终身幸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一个坚定的基础。因为,我们特别需要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7.
论生命视角下的幸福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芳 《中国德育》2008,(1):17-20
幸福是人生美好的主题,是人之追求的终极目的。幸福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途径,实现人对幸福的追求并在追求中获得幸福。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对人之幸福的特殊价值就在于为幸福的实现奠定生命基础。教育应把幸福作为对人生命关怀的终极着眼点。幸福教育要始终立于人的生命基础之上,使教育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幸福生活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幸福教育日益受到关注。把握幸福教育研究中的观念类型,有利于幸福教育的科学发展。本文提出了幸福方法论、幸福现实论、积极幸福论、幸福科学论、幸福生命论和幸福教育论等六种观念形态,认为幸福教育关注儿童青少年的人生长远发展和生涯规划,尊重学生的生命状态和幸福体验,这是对急功近利教育价值观的冲击,有利于我国基础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生命情感关涉入在世的一切作为,是建构个体人生的基础性质素。教育关注个体,关注人,意味着要去关注个体作为活生生的生命体的存在,关注个体内隐的生命情感的化育,关注生命情感,意味着教育应关注且尊重个体的身体及其感受。个体生命情感化育的两个维度即幼想与幸福、欢乐的感受;苦难意识。教育应积极创造生命情感化育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幸福是人生的终极追求,关涉学生幸福是教育的应有之义。然而,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其当下的幸福成了一个不被关注的角落,导致学生少有幸福体验,甚至抑制了未来幸福的诞生。教师片面的教育观和偏差的幸福观是学生的当下幸福被其忽视的深层次原因,因此,教师应当树立以人为本教育观,形成合理的幸福观。  相似文献   

11.
教育既要关注学生的人生幸福,也要关注学生的人生价值;既要关注学生的现实幸福,也要关注学生的末来幸福;既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幸福,也要关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幸福。简言之,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的人。江苏省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8年来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强化新疆班教育教学管理中,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结出了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生命的活动,生命关怀是教育的核心。生命关怀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幸福。幸福的教育是“生命在教育中的诗意栖居”,这里的生命不只是学生的生命,也包括教师的生命。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强调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而忽视了教育是师生共同的生命活动,忽视了对教师生命幸福的引导。实际上,幸福教育不仅要追求学生的幸福,而且要追求教师的幸福,要创造师生共同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天职就是帮助学生过上幸福生活。要成就学生的幸福人生,教育者必须掌握一门如何将学生导向幸福的教育艺术,其核心是:机智地处理好幸福的“可教性”与“不可教性”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在当下幸福与人生幸福、幸福祈愿与现实生活、角色生活与个体生活、需要分化与价值建构之间寻求平衡点和教育行动的切入点,进而为学生与幸福相遇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幸福是人生追求的永恒主题,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我们的教育正日益关注人的生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旨在关照学生幸福的教育生活。教师是学生幸福的教育生活创造者,只有教师“幸福地教”,才有学生“幸福地学”。因此,笔者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关照学生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应建构教师的幸福。  相似文献   

15.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与存在形态,其蕴藏着广博而深刻的哲学内涵:生命教育作为真正人道的教育,它关涉一切"有生之命";生命教育以"人性向善"为基本的价值预设,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超越与提升;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它不仅是纯粹的理论或理念,而且是涵盖了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领域。在当下中国,以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为目标的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与存在形态,其蕴藏着广博而深刻的哲学内涵:生命教育作为真正人道的教育,它关涉一切“有生之命”;生命教育以“人性向善”为基本的价值预设,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超越与提升;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它不仅是纯粹的理论或理念,而且是涵盖了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领域.在当下中国,以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为目标的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同时也是教育的终极追求。职业教育关涉人的幸福在于职业教育应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生命体验的完整性和精神的平等性。幸福教育审视下的职业教育,应是树立学生正确幸福观、培养学生善于感知幸福、提升学生幸福能力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当前对大学生命教育研究的不足以及高校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相继涌现,使得我们要加强关注精神生命的教育。而庄子哲学中体现的"求生之本"、"处世之态"、"溯真之源"以及"修养之方"四方面的内容给当下精神生命教育带来重大的启示。护养精神、豁达人生、追求真我以及涵养智慧应是精神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此来探讨当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出路。  相似文献   

19.
幸福是人生追求的永恒主题.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我们的教育正日益关注人的生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旨在关照学生幸福的教育生活。教师是学生幸福的教育生活创造者.只有教师“幸福地教”.才有学生“幸福地学”。因此.笔者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关照学生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应建构教师的幸福。  相似文献   

20.
教育应以学生为本,全面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作为生物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生物学的特点,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为孩子的生命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