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激活与唤醒——创设情境,激发需求 1.游戏激趣,引入新课。 上课伊始,呈现游戏规则: ①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每次摆一个多位数,各摆三次。 ②男生用黄色珠子(13颗)摆敷,女生用红色珠子(12颗)摆数。  相似文献   

2.
早晨,璐璐、恒恒、林林在娃娃家玩"喂娃娃"的游戏,他们你一勺我一勺地把盘子里的珠子舀到瓶子里,玩得可认真了。突然,林林不小心把装珠子的瓶子弄翻了,珠子"噼里啪啦"撒满一地,璐璐、恒恒看了放声大笑,还故意把自己瓶子里的珠子往地上倒,珠子的弹跳声和孩子的笑声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相似文献   

3.
数学活动课,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供了一个广阔天地。它能多渠道、多形式地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数学活动课,不同于课堂教学,不但要强调科学性、知识性,更要强调趣味性。以趣味来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是上好数学活动课,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前提。如:在二年级“找规律猜数”的活动课中,我设计了一个“猜花瓶里的珠子”的游戏。老师从花瓶里先拉出3粒黑珠子,1粒白珠子,接着又一次拉出3粒黑珠子,1粒白珠子,然后老师问道:“下面第九个、第十个、第十一个、第十二个拉出的珠子应是什么颜色?”有趣的数学活动深深地吸引了他们。,学生们经过片刻思考就很快找到了规律,正确回答了问题,思维品质也得到了发展。又如:三年级的“一笔  相似文献   

4.
游戏,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将游戏组织于课堂教学中,使之成为教与学的一种形式,则更好地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思想,尤其对低年级儿童学好自然,是大有裨益的。 一、课前游戏,寓“疑”于游戏之中 低年级自然课堂教学,常用游戏来导入新课,这样的安排,能使学生在游戏中“忽然”发现问题,从而带着解决问题的迫切愿望,自觉主动地要求学习新知。有位老师在教学《磨擦和阻力》时,设计了“夹弹子”游戏导入新课。在一个杯子中放了20粒玻墙珠子,限时30秒,请三个小朋友用筷子夹出来。然后老师也夹了一次。结果,小朋友们最多只能夹出4粒,而老师在15秒内就夹出了所有玻璃珠子,再仔细一瞧,老师的筷子一端缠了布片。“那为什么缠了布片的筷子夹玻璃珠就快呢?”疑问在学生心里油然而生,在其产生疑问的时候导入新课,便能引起强烈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正>例题在计数器上拨4个珠子,可以表示出哪些两位数?再把这些两位数从大到小排列起来。要拨出两位数,十位上就必须有珠子,因此,十位上最少得拨1个珠子,剩下的珠子拨在个位上,这时表示的数就是13。再在十位上增加珠子,个位上减少珠子。十位上拨2个珠子,个位上也是4-2=2(个)珠子,这时表示的数是22。  相似文献   

6.
一手链的故事--提纲挈领,分清主次 记得小时候爱买一些大小不一的珠子,再用一条细细的红线把它们串起来,戴在手腕上.现在,班里的女孩子仍然重复着这种游戏.  相似文献   

7.
游戏一:漂亮的鞋子目的: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培养动手能力,学习上下穿、绕边穿的方法。材料:用塑料胶做好鞋子的形状,在鞋面上并排各打4个洞;绳子、珠子(有颜色的珠子)等。方法(一):上下穿将绳子从鞋面的底下的第一个小洞往上穿,再从第二个洞往下穿,其他洞以此类推。  相似文献   

8.
【例8】某个游戏中,一个珠子按如右图所示的通道,由上至下地滑下,从最下面的六个出口出来,规定猜中出口者为胜.如果你在该游戏中,猜得珠子从出口3出来,那么你取胜的概率为( )  相似文献   

9.
姚仲华 《教师》2013,(12):121
一、教材简介游戏是孩子的生命,在每天的区域活动中,孩子总是兴致盎然、乐此不疲。"珠珠乐"游戏一直深受孩子的青睐,可是每次玩过以后,孩子都不能将珠子全部装进玻璃罐,总会有一些遗留在外面。孩子们在相互检查整理情况后都会告诉我这一发现。我通过观察后发现,孩子们在整理的时候没有找到正确的方  相似文献   

10.
北宋仁宗至和年间发生在潭州"分买珠子案"是一起地方官员因产生贪猥之心、违法分买客死商人珠子,却因法律对商人的合法权益加以保护而未能得逞的民事案件。这一个案,反映了商品与市场、交通发展、商业政策等经济史信息,体现了宋代财产所有权、继承权等法律制度方面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1.
《学前教育》2007,(12):29-29
一次教学活动中,李老师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引导孩子学习排序,以“给跳跳虎做项链”游戏方式导入活动,让孩子用两种颜色按照一定规律给跳跳虎的项链珠子涂颜色。  相似文献   

12.
珠子,你一定见过。但是,你认真地研究过它吗?你知道它可以成为一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吗?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第二小学有一门校本课程就叫珠趣,即用珠子和线串成各种造型的串珠作品。以生为本,在校本课程中共同成长当我接到通知要成为这门课程开发者的一员时,其实心中充满了困惑:没有教材的课怎么教?什么样的造型适合孩子制作?珠子怎么买,怎么分?这一切  相似文献   

13.
小学二年级学生对《算盘的初步认识》的学习虽蛮有兴趣,可是学生们打算盘珠子总爱用一只小指来完成,反复纠正收效甚微。有一节课,我跟学生开了一个玩笑:“同学们的右手好像只有食指会动,其他手指似乎是多余的,既然是多余的,那就砍下来吧!”学生笑着问:“老师,为什么?”我当堂示范打算盘的动作给学生看,学生看了都心领神会,哈哈大笑。我接着对全班同学说:“老师想跟你们玩‘打算盘珠子’游戏比  相似文献   

14.
珠子的颜色     
<正>【例1】小丽把同样大小的红、黄、黑三种珠子按2颗红、1颗黄、3颗黑的顺序排列(如图),请你算一算,第26颗珠子是什么颜色?【思路点睛】26颗珠子不算多,我们可以动手按照题中的排列规律画一画,如下图:  相似文献   

15.
记得小时候爱买一些大小不一的珠子.再用一条细细的红线把它们串起来,戴在手腕上。现在,班里的女孩子仍然重复着这种游戏。其实,指导学生复习又何尝不是在串珠子?教材中的名家名篇就像那熠熠生辉的大珠子。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为例,许地山的《落花生》、马克·汉林的《地震中的父与子》就是复习的重点篇目。复习时要充分利用“导读”“思考·练习”引领学生再一次走进文本。  相似文献   

16.
一双小红靴     
这是一双漂亮的小红靴,当地从制鞋厂走出来的时候,红光满面,精神焕发。现在她已经笔直地站在了商店的柜台上,骄傲地看着来往的顾客,等候着人们的夸赞。这时,一位年轻的母亲领着她的女儿珠子来到柜台前买鞋,珠子指着小红靴对妈妈说:“就买这一双。”妈妈就为她买下了这双小红靴。 小红靴被穿在珠子的脚上,踩在地上,发出嘎嘎的响声。小红靴很高兴,她终于有了小主人,并能和小主人一起去游戏、玩耍,要知道,总是孤零零地站在柜台里是很闷得慌的。 珠子是位活泼好动的小姑娘,小红靴因此每天都能痛痛快快地玩跳皮筋,踢房子。她高兴地跳呀,笑呀,开心极了。可是没过几天,小红靴就失去了往日的精神,她浑身上下沾满了尘土,遮住了她那漂亮的、红彤彤的面孔。她很盼望小主人能为她擦去满身尘土,  相似文献   

17.
一、分合式——分合思想的启蒙 苏教版第一册教材在“分与合”的教学中,要求学生用学具分一分,或者通过涂色分一分,把一定数量的小棒或珠子分成两个部分。我意识到这是分合思想开始在教学中渗透的契机。于是,我结合分合式,进行相关训练,引导学生明确分合式中三个数的关系,并根据这种关系,将分合式中缺少的数填出来。  相似文献   

18.
教学要求:(1)学生通过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比一比等活动,认识10,会写10,掌握10的组成、分解等知识;(2)培养学生的数学对应思想。教学过程:1.学生口答:(1)从1数到9,从9数到1;(2)在口里填数。2.看图数数10。教师挂出右图,要求学生数一数图中有几个小朋友?几个气球?3.看计数器、直尺、点于图认识10。(l)教师在计数器上先拨9个珠子,又拨上1个珠于,要求学生数一数共拨了几个珠子?教师又拨去1个珠子,要求学生回答还剩几个珠子?(2)教师出示直尺图让学生观察思考:0至9之间有几段?在第9段后添上一段后,总共…  相似文献   

19.
姚波 《幼儿教育》2012,(34):42-43
区域活动时,轩轩刚开始在生活区舀珠子,舀了一会儿,就把珠子拿到娃娃家当菜,玩炒菜的游戏去了;聪聪把建筑区的小积木带到玩具角,装在汽车上,玩起汽车运物的游戏来了;悦悦先在美工区画画,可没画几笔就去娃娃家摆弄厨具了;兜兜先在生活区夹了几个夹子,然后就去医院给小朋友打针了。不一会儿,娃娃家、医院里的小朋友越来越多,而美工区、益智区等区域很冷清。从上述情形可以看出,托班孩子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有意注意时间短,对静态的、以练习为主的区域游戏兴趣不大,而对与生活经验相关的娃娃家、医院等更感兴趣。因此,按领域划分  相似文献   

20.
散文家黄宗英说:“细节就是你的‘珠子’,一颗珍贵的珠子能使项链熠熠生辉,一个好的细节能使一篇作品读后难忘。”(转引自梁晓声《京华闻见录》)细节描写就是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或者是一个动作,或者是一句话,或者是一个眼神,或者是一个表情……即抓住关键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