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言文阅读     
《纵囚论》欧阳修原文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  相似文献   

2.
檀香刑     
赵甲是大清朝刑部大堂第一快刀、首席刽子手,精通历代酷刑。44年的刽子手生涯,砍下的人头比他老家高密县一年出产的西瓜还要多。戊戌变法失败后,朝廷命已年届60的赵甲对六君子执行死刑。面对六张惊心动魄的面孔,久经刑场的赵甲也感到局促不安。行刑时,他用高超的刑技向六君子表达了敬意,使他们没多受磨难便赴黄泉。这场撼天动地的大刑过后,京城百姓对赵甲精湛的技艺和六君子悲壮的表现赞不绝口。六君子被处死后,袁世凯的骑兵卫队长钱雄飞为给六君子报仇,刺袁未遂,当场遭擒。袁世凯招来赵甲,要他当众用残忍的凌迟刑处死钱雄飞…  相似文献   

3.
箴言录     
《中学教与学》2006,(2):14-14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译文: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箴言录  相似文献   

4.
《醉翁谈录》和《绿窗新话》分别由宋代书会才人罗烨和皇都风月主人所作,是对前朝及当世小说进行摘选汇编和再创作后的文言话本小说集.二书虽以书写风月故事为主,但字里行间却体现了作者对君子之为的肯定和追求.因此,通过对《醉翁谈录》和《绿窗新话》进行文本分析,可以对宋代书会才人的君子观探知一二.  相似文献   

5.
《左传》“君子曰”与《史记》“太史公曰”虽然都是史家对所录历史的感悟与看法,但二者在策略、主旨、风格等几个方面有明显的不同。“太史公曰”对“君子曰”评论模式的突破,对我国史论发展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九十年前,“戊戌六君子”(以下简称六君子)英勇就义于北京菜市口。慈禧太后的屠刀尽管可以砍断六君子的头颅,但却砍掉不了烈士们为振兴中华而英勇献身的浩然正气。六君子的血,既映衬出慈禧等封建顽固派血腥屠杀维新志士的狰狞面目,也启发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戊戌变法失败这一血淋淋的现实,深刻地启迪国人:自上而下的维新改良是无济于内忧外患的国事;日本明治维新的模式在中国行不通;要救亡图存,就必须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从此,以推翻清廷为主要标帜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高潮。因此,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六君子的英勇就义,为辛亥革命的胜利铺平了道路。六君子就义九十年来,人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示对他们的崇敬和怀念。然而笔者发现,在诸多的评介文章中,论及他们诗歌成就的文章却比较罕见。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试就六君子的诗歌创作进行简要的论述,以期就正于海内外方家,也聊表纪念六君子就义九十周年之意。  相似文献   

7.
<左传>"君子日"与<史记>"太史公日"虽然都是史家对所录历史的感悟与看法,但二者在策略、主旨、风格等几个方面有明显的不同."太吏公日"对"君子日"评论模式的突破,对我国史论发展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做一个君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必是坦荡之人。但若仅仅是坦荡,那又过于个人化,除此之外,还应具备忠诚、无私等品质。潭嗣同就是君子。他是“戊戌六君子”之一,是“戊戌变法”的引领者,为改变中国当时衰败的状况,他愿抛头颅,洒热血,与康有为、梁启超一起发起爱国运动。虽然“戊戌变法”仅存活了103天,但它凝聚的是谭嗣同这样的铁血男儿拯救民族危亡的英雄气概。在变法失败后,谭嗣同没有逃跑,反而说:“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人流血,让我来做第一个吧!”在狱中,他坦然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千古绝句。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读写》2010,(12):117-117
生活是盘棋,君子观棋,得失寸心知。生活是场游戏,君子观人,一目了然之。然此君子对棋对人皆笑而不语。世人把这样的人当成君子,是个善良的误会!对非真实的生活作出真实的反应,这样的人是真君子。对真实的生活作出非真实的反应,这样的人是真君子。棋还在下,"君子"还在看。一旦他看了,他就是这盘棋的一部分,他就介入了生活。对别人的生活无动于衷,观而不语,是随波逐流,是不负责任。对他人的人品知而不言,则会助纣为虐。  相似文献   

10.
刘光第,戊戌六君子之一。他以著名的戊戌变法而为后人熟知,但对于他留下的丰富的诗文很少有人提及,尤其是他成就卓然的咏物诗,更是很少有人注意。他的咏物诗托物言志,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更能从中体会他的远大理想和抱负。本文试从这方面分析刘光第的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