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家菊乡村教育思想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家菊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影响的教育家、学和社会活动家。本首次对余家菊的乡村教育思想进行评述。本认为,余家菊在五四民主科学思想的影响下,本着救国救民的宗旨,关心社会实际,大胆指出中国教育的病症,为挽救社会危机和改进教育而首倡乡村教育运动,提出了向师范学校、乡村学校和乡村社会劳动的具体实施办法,从而开启了中国近代乡村教育运动的先河。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派主张乡村教育是立国之本,积极开展了旨在从教育农民着手、改进乡村经济、推进乡村社会整体建设的乡村教育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教育重心由城市向乡村转移的一次重大探索,其经验对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仍有切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晏阳初、梁漱溟和卢作孚是我国乡村教育运动的杰出代表。乡村教育运动旨在从教育农民着手以改进乡村生活和推进乡村建设。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乡村教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实施的一种具体形式。三位教育家在探索中总结出来的关于专业设置、教育形式、教育目标等宝贵经验对我国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即知识分子广泛系统地组织农村职业教育,重视精神培养,围绕农民现代化生产生活设置专业。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派主张乡村教育是立国之本,积极开展了旨在从教育农民着手、改进乡村经济、推进乡村社会整体建设的乡村教育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教育重心由城市向乡村转移的一次重大变革,其经验对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仍有切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人口大国,其中农村人口又是最多,教育需求极大。但纵观历史,乡村教育与城镇教育的差距无可辩驳,尤其是大量农村劳动力外迁,更进一步拉大了这种差距。陶行知大半生扎根于农村,致力于乡村教育运动。在《地方教育与乡村改造》一文中他指出,教育改进与乡村改造其实是互通的,二者相辅相成,所以“依据乡村实际生活,培养有农人身手,科学头脑,艺术兴味,改造社会精神之教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张宗麟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对当前农村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宗麟是我国三十年代知名的教育家。从1927年起,他就追随陶行知先生,投身于乡村教育事业。为实现陶先生的教育主张,身体力行,不遗余力。不仅创造了颇有特色的乡村教育理论,而且开展了生气勃勃的乡村教育实践。他的乡村教育思想至今仍对我们的农村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一、张宗麟乡村教育思想的认识基础乡村教育运动是“五四”运动引发的一种社会改良运动。张宗麟怀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救亡图存的美好意愿,投身于乡村教育事业。他的乡村教育思想是建立在对当时乡村社会概况、乡村教育状况以及乡村教育的意义的全面了解和深刻把…  相似文献   

7.
余家菊是中国近代知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众所周知,他是国家主义的先驱人物,但是关于他首倡"乡村教育"一语,是乡村教育的领军者却不为众人所熟识.余氏认为"乡村教育已经破了产"、"乡村教育事业大家都不愿意去干",为此指出乡村教育的发展的三个实施方向——向师范学校运动、向乡村学校运动、向乡村社会运动。  相似文献   

8.
杨效春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乡村教育家。他认为乡村教育是十分紧要的,需要克服书呆子教育、游民教育、官僚教育、黑头老人教育、买办教育、田奴教育等六大弊病,乡村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乡党的佳子、弟、国家的好公民,乡村教育的手段是教学做合一。对于怎样创办乡村学校,他作了系统阐述。其乡村教育思想是民国时期乡村教育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时乡村教育运动乃至乡村建设运动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了解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现在;认识现在是为了更好地筹划未来。上个世纪20—3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广泛的乡村教育运动。众多怀着教育兴世救国思想的爱国志士在全国进行各种实验,探讨如何通过发展和改进乡村教育来挽救贫弱不堪的国家。陶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后,中国一些教育家和教育团体纷纷开展乡村教育实验,并逐渐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乡村教育运动他们将教育的中心由城市转移到乡村,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乡村教育运动兴起的原因包括教育思想、政治、经济的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11.
王文岭 《生活教育》2012,(16):24-28
在全国乡村教育运动高涨之际,为顺应新广东建设的要求,广东省于1930年前后大力兴办乡村师范学校,或派员参观南京晓庄乡村师范,考察江浙乡村教育;或聘请生活教育者入粤办理乡村师范和乡村教育。生活教育在广东生根开花,极大地推动了广东乡村师范和乡村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也使广东乡村师范和乡村教育汇入到陶行知领导的生活教育运动的洪流中,在生活教育运动史上有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五四”运动后,中国一些教育家和教育团体纷纷开展乡村教育实验.并逐渐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乡村教育运动。他们将教育的中心由城市转移到乡村.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乡村教育运动兴起的原因包括教育思想、政治、经济的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批判旧传统教育,掀起乡村教育改革运动,提出要改造乡村学校,对教育进行自我实践,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在当今21世纪,国家政策扶持大力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教师及学校加以补贴,目的也是促进乡村教育的进步,缩小城乡差距。语文教育在于教书育人,尤其是乡村学生,需要更加因地制宜地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4.
乡村教育运动的历史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乡村教育运动的历史回顾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大地上曾掀起波澜壮阔的乡村教育运动,一大批高级知识分子走向农村,试图通过乡村教育、乡村建设的途径,挽救中国的危亡,使中华民族重获生机与活力,使中国富强民主起来,并进而奠定世界和平。他们所以群趋于乡村教育一途,是因为他们同样认识到中国面临的严峻局势,及中国8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并认为农村尚具有图存的基本条件及乡村居民尚保存有较多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们所以由狭义的乡村教育运动进而至于广义的乡村教育运动──乡村建设运动,是由于逐渐认识到教育与经济、…  相似文献   

15.
余家菊作为我国二十世纪初倡导乡村教育运动的第一人,对中国乡村教育落后现状所发出的呐喊以及对中国乡村教育发展所做出的设想,让人们将目光转向当时的乡村,将近一百年之后的今天看来,仍然极富有生命力。从余家菊先生的乡村教育思想出发,结合新的时代特点,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乡村教育仍然面临的发展危机,搞好乡村教育建设,补齐乡村教育这块"短板",就要把握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之间的异同,把握乡村教育在现代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向乡村教师出发、向乡村学校出发、向乡村运动出发,发展乡村教育。  相似文献   

16.
概括了民国乡村教育运动的乡村生活教育模式、乡村平民教育模式、乡农学校教育模式。分析了民国乡村教育运动的历史局限性和历史贡献,认为"乡村教育运动"对当前农村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要求我们在发展农村教育时,强调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注重立足农村,树立系统观和全局观,坚持开拓创新、理性借鉴国际经验,并强化对农村教育发展的财政支持。  相似文献   

17.
赵叔愚努力于乡村教育和改进乡村社会的初衷形成于"五四"前夕。"五四"时期的青年团体少年中国学会所奉行的"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的宗旨,吸引了他加入该会,且坚定了他终身走理性、学术的道路。1922年他留学美国专攻乡村教育,期间少年中国学会因"主义"之争而走向分裂,使他认识到青年运动应转向民众运动,亦谓之民众教育、民众训练,以应和平民主义思潮。他回国后即致力于乡村教育特别是农民教育理论的建构,设计行动方案,并躬亲实验,成为1920年代中国乡村教育运动的先行者和思想者。  相似文献   

18.
欧洲“新教育运动”与中国“乡村教育运动”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欧洲“新教育运动”与中国“乡村教育运动”异同的比较,探究了我国“乡村教育运动”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特点,以期对现阶段我国教育发展中较突出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9.
储诚炜  仵希亮 《文教资料》2012,(10):111-112
近代中国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和平民教育运动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各种平民教育思潮风起云涌,平民教育流派纷纷兴起,直接促进了近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  相似文献   

20.
乡村教育运动是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一场社会改良运动。乡村教育立足于乡村生活,以改良农村现状,解决农村实际问题为目的。乡村教育的内容多与乡土紧密结合,所使用的教材多为乡土教材。近代河南乡村教育运动主要有王拱璧的新村教育,其教育内容体现为新村自治与农事农俗;省立民众师范院的教育多以民生教育为主;百泉乡村师范学院的教学多以乡土活动为主;省立教育实验区的乡土教材多以乡土调查和民众读物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