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书?书是知识,书是阳光,书是历史,书是源泉,书是良药,书是营养品……古往今来人们对书的比喻数不胜数。要给书一个严谨的解释,可以这样说:书是“书籍、期刊、画册、图片等出版物的总称”;“书是印上文字的装订成册的纸”;“书是有相当内容份量、非单页而以‘本’状的形式出版的著作”。  相似文献   

2.
书标粘贴位置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敏 《现代情报》2005,25(7):169-169,172
目前图书馆采用的书标粘贴位置主要有两种类型:粘贴在书跟之上和粘贴在书跟。文章分析了粘贴在书跟之上的不合理性和粘贴在书跟的好处。  相似文献   

3.
对话经典     
书,人生之必备也。 经典,书中之必有也。 对话经典,与之交流,乃读经典之必需也.  相似文献   

4.
<正>打从认字开始,我们便开始了与书为伴的生活,虽然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纸质书不断受到电子阅读器的冲击,但仍有许多人执着地钟爱着纸质书。纸质书除了能给人手捧书卷的实在感,那时不时地,从书页间飘散出的缕缕书香,也时常令爱书人陶醉,有人喜欢新书的油墨香,也有人享受旧书特有的"时间的味道"。那么,究竟是什么造就了"书香"呢,为什么新书与旧书的味道会有差别。"书香"除了能被闻,增强阅读感受之外,还有别的用处吗?  相似文献   

5.
家刻本属于古代私家刻书的范畴。结合家刻书的定义,根据后世传本及各家书目考证了两宋家刻书概况,指出两宋家刻书在我国古代印刷、档案文献编纂、图书出版、古籍整理、文献传播发展史中具有的重要地位,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一直对中小学教材的编纂者们钦敬有加,因为正是他们的努力与付出,才使得我们的亿万孩子有了一架求知与上进的阶梯,才使得那么多的念"书"者与教"书"者那手中的"书"有了着落。而在这些教材编写者中,我对语文教材的编者们还存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同情与怜悯。  相似文献   

7.
茹果 《世界发明》2009,(8):76-77
微书,属书法中之精品,难在其微,妙在其巧,贵在体小而量大。业精于勤,艺精于专,微书的一笔一画都浸透着创作者百折不挠的毅力。古往今来,在微书的创作之路上,多有浅尝辄止者半途而废,成名成家者则凤毛麟角、廖若星辰。  相似文献   

8.
两本不同的生命之书现在,有两本精彩的故事书摆在你的桌子上,书的内容是相同的。翻开第一本书,你发现故事虽然精彩,但是书中每隔几页,就会出现错别字;翻开第二本书,你发现书里竟然缺了几页,而另外几  相似文献   

9.
书之香     
《知识窗》2014,(17):32-32
书,无论新旧,都会释放出几百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这些化合物有各种各样的来源——有些是降解产物,其他的来自于制造书时用的各种类型的纸、  相似文献   

10.
管文明 《世界发明》2009,(11):21-21
可以说这是一本有分量的书,不但书的容量够分量,而且其内容也非常难得——本书470多页,采访了包括《时代》、《新闻周刊》、《福布斯》、《国家地理》等杂志在内的20多家美国乃至全球顶级杂志的总编、主编。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位中国人写的书,采访中自然会有对中国杂志现状的关照。  相似文献   

11.
<正>世界上有很多人没有读过书,或读了很少的书,却做了很大的事,诸如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或学术科技的,都做出了顶尖的表现,其事迹不胜枚举。以科技发明来说,雷特兄弟没读很多的书,却发明造福人类的  相似文献   

12.
江南制造局翻译书目新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经过对江南制造局译书有有关文献的全面考查,作者重编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译书目,计得已刊未刊译书241种,作者还就旧有沪局译书书目中存在的问题作了简要分析,对一些译著的底本,出版年代等问题的考证也有进一步的收获。  相似文献   

13.
《科学生活》2007,(4):90-91
不同的书有不同的滋味。读成套的全集或丛书,类似于吃西式大餐或满汉全席;读简便的袖珍本,则犹如随意小吃或街头点心;读历史书,如饮烈性酒;读武侠小说,好比大嚼红烧肉;读名家随笔,又像啜清蒸鲫鱼汤……书中滋味无限。真是个:"博览群书添雅趣,缕缕书香胜饭香。"  相似文献   

14.
在欧洲,1805年出版的《新编中国儿童谜解》中就有24幅七巧图,并附有一份木制的七巧板。随后,1810年在法国,1818年在德国和美国都纷纷出版了关于七巧板的书。1978年荷兰人编写了一本有关七巧板的书,书中搜罗了1600种图形,并被译成多国文字出版。 在这些书的前言中都写道:这是一种男女  相似文献   

15.
潇风  王亚利 《科教文汇》2014,(4):F0003-F0003
书法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其发展离不开诗词歌赋与历史文化的滋养。刘熙载《艺概·书慨》中有言:“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相似文献   

16.
自助借还书系统研发及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叙述了图书馆自助借还书系统应用及研究现状;射频识别技术的自助借还书服务内容以及视频识别技术的自助借还书系统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叙述构成系统三个主要模块,即:图像获取模块,多书分析模块和辅助模块.设计并进行了边缘检测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实验.本文的研究内容时充分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等高新信息技术.解决图书馆自助借还书系统建设的一些核心技术难题.促进其性能提高及应用普及和数字图书馆建设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以对待"读书"的态度为标准,我们身边的孩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拿起书就不想放下,一天到晚手不释卷,扎在文字当中,拉都拉不出来的"书虫";第二类则是看见书就头疼,看见文字就眼晕,每读一页书都像死过一次的"厌书"分子。为什么都是同龄人,但是大家对待看书的态度会有这样截然相反的差别呢?研究人员发现,是否喜  相似文献   

18.
《答李清河书》的作者不可能是李峤,"李清河"指的是天宝元年始任清河太守的李憕,时间与李峤生活的时代没有交集。《答李清河书》与《重答李清河书》作者都应该是萧颖士,《文苑英华》收录有李憕给萧颖士的《重与萧十书》,正与上述二文内容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19.
《知识窗》2011,(4):59-59
1.同学们要多读书.书里面什么都有,有好吃的,有别墅.有大帅哥.有大美女……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籍既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更是我们通向真理的钥匙。不过,今天我们要向大家展示的可不只是书中的知识。你知道吗?书中还蕴藏着巨大的力量,这股力量如此之大,以至于你甚至无法将"抱"在一起的两本书分开。究竟是什么力量如此强大?小小的书本又有什么玄机呢?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探究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