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麻辣学者"易中天的人气真旺!近日,他做客天一讲堂,为宁波读者开讲《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众多"易粉"为了一睹易中天的风采,早就排起了队,连演讲厅的过道也不放过。易中天的演讲也很对得起诸位观众,一开口就妙语连珠,特别是谈到老子的"无为"思想时,还举例说,"最差的就是最好的,所以讨老婆也是一样,就要娶最丑的。"  相似文献   

2.
朱亚平 《考试周刊》2011,(18):40-41
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的演讲,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其"品《三国》"成为"百家讲坛"最受观众喜爱的节目之一。本文试从意义和声音的角度分析易中天的词语锤炼艺术。  相似文献   

3.
新书上架     
《从星空到心灵》/于丹、易中天好看指数:国学超女于丹与学术超男易中天首次联袂出书,同台对谈,共品人生,妙语连珠,古今交汇,将对传统文化经典的领悟融入当下生活。书中还收录于丹、易中天数篇演讲纪实,风趣中见智慧,谈笑中有见识,带领读者从经典中体悟人生,从经典中学习生活,用生命去感受中国经典的温度。  相似文献   

4.
据《中国青年报》消息,著名学者易中天在上海书展活动中,为大众举行了一次公益讲座。在这场题为我读经典的演讲中,易中天畅谈了自己的读书经验。为什么非要强调读书有用呢?你越说有用,别人越不读,后来发现真的没用,就会说你忽悠他。如果明知没用,还来读,那是真的爱书。易中天将书本分为两种,  相似文献   

5.
近段时间,随着央视《百家讲坛》易中天教授评汉代风云人物及品三国系列的热播,荧屏内外、网络上下都出现了易中天热,褒贬皆有,众说纷纭。受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历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成了照本宣科和死记硬背。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浓,热情不高。而易中天先生的演讲却使相对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活了起来,难怪有网友这么说:“原来历史也可以这么讲。”不少同行也认为,“中学老师如果能像易中天这样讲课,一定比现在的历史教学更受学生欢迎,也会更有效果。”为此。笔者想结合历史课堂教学谈自己几点浅陋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成书简介】 《从星空到心灵》,易中天、于丹著,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书中易中天和于丹同台对谈.共品人生,妙语如珠,古今交汇,把古典信手拈来,将对传统文化经典的领悟融人当下生活。尤其是易中天、于丹的数篇演讲纪实,风趣中见智慧.谈笑中有见识.带领读者从经典中体悟人生,从古典中学习生活.用整个生命去感受中国经典的温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其语文素养,我特意设立了人人参与的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演讲内容十分宽泛:旧课串讲、新闻播报、读(观)后感、热点评议、美文诵读、讲故事、诗词和名言赏析、话题作文、课本剧表演等等,只要是和语言文字有关的、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内容均可,全班同学作为评委,适时评议争鸣,定期进行"演讲(出彩)之星"评比,力求为学生创建一个语言的"场"。一开始启动时,学生们有畏难情绪,不知从何入手,不知  相似文献   

8.
好书俱乐部     
本期主打:高高的树上作者:易中天著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定价:29.00元本卷是国内著名教授、学者、演讲家--易中天先生的作品集。书中所收,均为文学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和评论,都是作者易中天先生的旧作;《新疆诗草》中的作品,大约写作于上  相似文献   

9.
李冰 《教育教学论坛》2015,(11):243-244
口才能够直接反映说话者的修养和素质,"演讲与口才"课程的产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教学的侧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因而大多院校虽开设了"演讲与口才"课程,但在实际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的演讲与口才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提高"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演讲口才实践能力的提升,本文依据高职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学现状,主要从教学与学生的心理训练、与学生的思维训练、与学生的语言训练、与学生的课外活动以及与实训岗位的需要相结合这五个训练模式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观看《百家讲坛》时,无不为于丹的字正腔圆、口若悬河、妙语连珠的演讲所折服,无不为易中天的从容舒缓、幽默风趣、亦庄亦谐的风  相似文献   

11.
我视儿子为一所学校,我要做那里最好的学生。这是我给亲爱的儿子一生的承诺。——题记一这些日子,儿子成了"易中天迷"。他一集不落地看完了《百家讲坛》中的"易中天品三国"部分,一遍又一遍地读《易中天品三国》,外带着重新细读了《三国演义》,甚至还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英语作为世界广泛运用的语言,人们英语交流的场合越来越多,然而在教育事业中,学生们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仍被忽视。教师们需要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将课前演讲融入教学环节中,不断提升学生们的英语交流能力,打造高效的英语教学课堂。本文将以课 前三分钟演讲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为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一、课前三分钟演讲要求学生围绕课文主题,自主寻找相同主题不同内容的故事进行课前演讲。例如在讲《皇帝的新装》之前,轮到演讲的学生就找了篇《手捧空花瓶的孩子》的文章作为课前讲的内容,学生们通过这个故事,再进一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后,更明白了"谎话使人荒唐,诚实使人收获"的道理,既锻炼了学生的查找资料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二、挖掘教材的趣点课文内容中,有重点、难点,如果能把这些重点、难点转化为学习的趣点的话,那么将更有效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在"演讲与口才"课程中出现的思维问题进行研究。从演讲中运用的思维分类,演讲中思维的训练到最后的效果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正林语堂(1895—1976),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国学大师,又被称为"幽默大师"。他富有创造性地把英文的"Humour"音译为中文的"幽默",从而使"幽默"一词在中国迅速流行开来。"被演讲"趣闻幽默大师林语堂对演讲特别重视。他喜欢演讲,但反对令人措手不及的临时演讲。有一次,他真的遇到了这种事。与大学生们共进午餐后,校长临时请他对学生讲几句话。林语堂十分为难,即景生情,他说:"诸位,我讲一个小笑话,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请来了联想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经理鲁灵敏先生,他以"从院校人到企业人的转变"为题,结合自己的职业经验和联想的具体实例,为学子们做了两个多小时的精彩演讲.  相似文献   

17.
毕业季,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该校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16分钟的真情演讲感染了在场的所有学子,随即他的演讲内容通过各个媒体的广泛传播,在街头巷尾引起了热议. "根叔"一下成了红人、名人."根叔校长热"成为了当下高等学校的流行元素,在受到学生们追捧的同时,其他高校的校长们也纷纷模仿,像接力棒一样被不断传递.  相似文献   

18.
胡印斌 《教育》2012,(12):6
江成博火了,老师们愣了!4月9日,周一,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3000多名师生举行例行升旗仪式。礼毕,在"如何树立远大理想"的主题演讲中,高二文科班学生江成博完全跳开老师"审过"的演讲稿,慷慨陈词,激烈批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易中天《品三国》一书的细致梳理和分析,指出易中天的语言运用具有杂混的特点,这一特点具体现在五个方面:文言词语与新词的杂混、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的杂混、严密考证同文化快餐的杂混、古代生活同现代生活的杂混、历史事件与人生哲理的杂混。这些杂混又统一在现代社会对学者的要求上,并进一步指出了易中天的演讲风格的五个特点,这些风格特点也部分体现出当代社会的一种修辞倾向。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是易中天成就了"百家讲坛",也有人说是"百家讲坛"成就了易中天。无论是谁成就了谁,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易中天以"百家讲坛"为平台,以"品三国"为抓手,一举成为"文化名人",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他的博学、机智、幽默、风趣、儒雅,一举颠覆了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凝重、遥远的印象,变得轻松、亲切而灵动。而"百家讲坛"自易中天始,也成为中央电视台最受群众欢迎、最有品位的重要栏目之一。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有人提及"百家讲坛"就会引起一致共鸣。继易中天后,纪连海、刘心武、王立群、阎崇年等一大批"文化名嘴"相继登台,潇洒自然、思想深邃的于丹更是把"百家讲坛"推向了极致",百家讲坛"现象悄然形成。这些不仅让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