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中林 《师道》2014,(3):15-15
《北京晚报》1月10日报道:中、高考分值身价倍增的语文,在课外辅导班里来势凶猛。‘幼儿国学启蒙班、“小升初”国学启航班、“新中(高)考”文言文提高班……轮番上场,人们不禁担心,当所向披靡的中(高)考指挥棒犀利起舞时,语文。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奥数?  相似文献   

2.
正幼儿国学启蒙班、小升初国学启航班、新中(高)考文言文提高班……今年寒假,中(高)考分值身价倍增的语文,在课外辅导班里来势凶猛。人们不禁担心,当所向披靡的中(高)考指挥棒犀利起舞,语文,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奥数。  相似文献   

3.
高天 《现代教学》2009,(12):4-4
近期,《上海教育》发表了《反思奥数》一文,《教育参考》也发表了《工具化的"奥赛"与伪精英教育》。两文的作者都强烈呼吁对奥数竞赛加分政策和名目繁多的奥数培训班应该加以整治。  相似文献   

4.
敦敏 《生活教育》2010,(3):8-11
“我始终非常反感‘奥数’教育,这是对现在独生子女的一种摧残。而名校利用‘奥数’作为一种选拔学生的手段,这种教育不实是一件非常耻辱的事”。  相似文献   

5.
冯志刚 《上海教育》2014,(10):72-72
只有对数学真正感兴趣、有潜能的孩子才适合读“奥数”。而把“奥数”成绩作为孩子升入名校的敲门砖,或者是出于一种从众心理,认为别人家孩子去学了,自己的孩子不去学,以后就会“吃亏”,这些都是对“奥数”的一种曲解。  相似文献   

6.
奥数对小学的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奥数教学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审美感受和创造力;但是也不排除消极作用,如:增加学生学习负担,产生厌学情绪;奥数的教学方法技巧有时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直接思维间接化。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教育》2007,(6):14-14
据《文汇报》报道,日前,上海市教委负责人在一次工作会议上对越来越热的中小学奥数正式叫停——“奥数是数学里的杂技,对学生没有任何意义,只是有些人借奥数在孩子们身上赚钱。”为此,他要求各学校“关紧校门”,“坚决不让奥数题目、奥数教材进入校园”。然而,玩“数学杂技”的人哪肯偃旗息鼓,一些奥数班纷纷更名为“应用数学”、“通用数学”,继续在广揽生源(见当日该报6版《“数学杂技”有人还在玩》)。  相似文献   

8.
数字     
《教育》2011,(12):9-9
68% 《人民日报》组织的孩子一天到底有多累调查显示,68%的孩子参加了辅导班,而辅导班多半是语、数、外或是奥数课程。  相似文献   

9.
《教育文汇》2012,(10):10-11
“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的思维之美、理性之美,曾令无数科学家倾倒。在人类历史上,数学不仅促进了人类智力和思维的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飞跃。“数学奥林匹克”,一直被认为是数学“思维的体操”。世界上不少国家开设了奥数教育和举行奥数竞赛,其目的就是对孩子进行适度的启智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前,教育部门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对奥数学习采取了一种堵的方法。事实上,堵则泛滥,导则流畅。教育管理犹如一个化学方程式,讲究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动态平衡,所以靠堵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那么,对于奥数来说,该如何导呢?可应用两个一的教学策略,即用一节数学课和一天一道思维题来保证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既能真正为学生减负,又能达到学习奥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小引】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奥数培训本来是针对少数有数学天赋、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的课外辅导。但是现在很多小学生都在学,有的地方,奥数成绩甚至成了小学升初中的参考标准。有人说,奥数加分就像一场地震,先波及到初中,然后是小学,不断向低龄孩子扩张。  相似文献   

12.
奥数在中国潮起潮落,关键在于利益的嵌入。这种利益以机会、条件与资源的形式分布到奥数场域中。利益的存在引发奥数场域中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学生、学校、培训与出版机构的利益博弈,并且导致教育付出不对称的利益代价,伤害了教育本身。要消除全民奥数,避免奥数沦为利益博弈的工具,回归教育的本真,需要依赖教育、制度与行政层面的作为来缩减利益空间、规范利益分配、遏止不当得利。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开展了20多年的奥林匹克数学教育(即简称“奥数”)发烧了,而且烧得不轻,即使讨伐声不断,无数的“奥数利益相关者”仍在“为奥数狂”。“奥数热”已经成了困扰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影响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痼疾。  相似文献   

14.
荆平 《天津教育》2011,(3):15-15
新年伊始,“奥数”争论波澜再起。1月下旬,有媒体报道北京市一所著名中学的校长批评“奥数”被严重妖魔化,并发出了“奥数不是反革命”的强音。此言一出,立即遭到了“反批评”。有人撰文指出,“奥数”之所以如火如荼,不是大多数家长想把孩子培养成为数学爱好者,“原因在于有人不愿让它与升学脱钩,坚持把它作为‘选优’、  相似文献   

15.
《新高考》2010,(7):25-25
美国一些新闻网站正在重新考虑是否应赋予评论者聊身权利。《化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以及很多美国其他报都在考虑要求评论者先注册,提供一些个人信息之后再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16.
奥数作为一门学科,本无可厚非,但随着"奥数热"在我国的不断升温,原本有着美好主旨的奥数教育发生了异化扭曲,愈演愈烈,且正向低龄化发展。"奥数热"扼杀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扰乱义务教育的正常秩序,造成教师师德下滑。要想尽快制止奥数的"疯狂",进而从根本上消除奥数"顽疾",就要坚持"两手"一起抓,即一手抓集中从严整治,一手抓教育均衡发展,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7.
杨东平 《生活教育》2012,(19):11-12
临近开学,北京上空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意外地刮起了一场围剿奥数的风暴。这次风暴是由8月18日CCTV新闻频道的奥数报道引起的,此后,每天播发揭露奥数的新闻不止,来势不可谓不大。说起来,近年来社会对奥数的批判讨伐从未停息过。2008年我曾发表过一篇《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的博文,引起轩然大波,也只是媒体上热闹。奥数打而不倒、愈演愈烈,已经形成巨大的经济产业。  相似文献   

18.
余雁舟 《学语文》2014,(3):64-65
一、重见天日《语文学习》2013年第11期在“读者”栏目摘编了徐荣祥老师的《语文加到180分,又咋样?》,第一句是这样的:北京市将从2016年始把语文高考分值加至180分,试图用高考‘指挥棒’来导引语文学习,以此提高学科的地位,让渐趋势微、边缘的语文学科重见天日。  相似文献   

19.
今年暑期,记者走访北京、上海等城市发现,奥数补习如火如茶,渐成“第三学期”。十多年来,相关部门和地方三令五申“禁奥”,怎么越禁越火了呢? 未上小学先补奥数,暑假变成“第三学期” 叫停奥数竞赛,取消奥数培训,严禁奥数成绩与招生挂钩。10余年来,国家和一些地方不断出台“禁奥令”。今年7月初,北京市教委还重申,初中入学摸底考试禁考奥数。  相似文献   

20.
近年,奥数教育等各类正规课堂教学之外的“附加教育”之所以大行其道,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和分配不公平所致。在这一困局没有解决之前,家长应该澄清并走出教育观念的误区,领悟教育的本质,慎重选择各类“附加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