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自古就十分重视幼儿教育,很早就有幼儿教育机构。从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邸第,到现代幼儿园的广泛设立,这中间有一个漫长的发展史。1.西周的孺子室: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王宫内和各诸侯国的宫廷内就有了婴儿教养机关——孺子室。它是专为周王的太子和各诸侯国国君的世子设立的。据《礼记·内则》记载,太子或世子出生三日后送入孺子室,从诸母中选择“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的人,作为太子、世子的教师。  相似文献   

2.
对于自己的乳母和师傅,皇帝们大多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由此,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就变得异乎寻常起来。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帝王之子必由乳母喂养。《礼记·内则》日:国君世子生三日,卜士之妻大夫之妾使食之,“异为孺子室于宫中,择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皆居子室,他人无事不往。”这里所言为先秦之事,但之后帝王之子必配乳母异室抚养一事基本上得到承袭,即谷应泰所言:“人主生在襁褓,则有阿姆之  相似文献   

3.
师之最“师”,最早见于甲骨文。甲骨文中称其为“父师”。《礼·文王世子》:“父师司成”,意为太子的成材之道全由父师来负责。显而易见,早在商代乃至更早,“师”就是教育人的专业人员了。老师之最如今,人们普遍用“老师”称呼教师,其实,“老师”原来并不是专称教师的,它只是用来形容知识渊博的老年学者,如《史记》:“荀卿最为老师”。用“老师”称呼教师,初见于  相似文献   

4.
教师之说,起于民国。清末兴学堂,师一度被称为“教习”,稍后有“教员”、“教师”之称。清以前,教师之别称甚,上溯秦周,有保母(内师)、外傅(外师)之称,又统称师傅。如《榖粱传·昭公十九年》:“羁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三字经》:“养不教,父之过。”内师者,《礼记·内则》:“异为孺子,室于宫中(常典此不断句,亦通),择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皆居子室。”此则为古之君主之子师,异于今之“保姆”。盖贵胄之服侍,各有专别,保母则专司启蒙教育之职。约之平民,则不必具。…  相似文献   

5.
师道之最     
师之五”师”,最早见于甲骨文。甲骨文中称其为“父师”。《礼、文王世子》:“父师司成”,意为太子的成材之道全由师父负责。显而易见.早在商代乃至更早,“师”就是教育人的专业人员了。老师之最如今,人们普通用“老师”称呼教师,其实,“老师”原来并不是专称教师的,它只是用来形容知识洲博的老年学者。如《史记》:“荀卿最为老师”。用“老师”称呼教师,初见于金代元好问《遗山集·示里孙伯安》:“伯安人小学.颖悟非凡儿.记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学校之星’我国古*多有有关学校的记述。《孟子·腾文公》上:“夏日校,日…  相似文献   

6.
心里的许诺     
季札是春秋时吴国的公子,奉命出使几个诸侯国。他在拜访徐国的国君时,徐国的国君喜欢上季札的佩剑,可是没好意思开口要。季札心里明白他的意思,但因为他还有出使任务,不能没有像样的佩剑,就没有送给他。等到他完成出使任务返回,徐国国君已经死去,于是季札解下宝剑,挂到徐君墓前的树上离去。他的随从很不解,说:“徐君已死,你这是送给谁呢?”  相似文献   

7.
二 有教无类 中国古代教育在夏、商、周时代就开始了。当时,政府就有分工明确的官方教育机构,把教育作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那时学校的名称分别叫做“庠、序、校”,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学校有两种规格:一是国学,设立在天子所在的地王城.也就是首都.以及各诸侯国的国都:二是乡学,指地方学校,一般是小学,按地方行政区划分设立。  相似文献   

8.
晓芸 《家教指南》2007,(4):20-23
目前,很多父母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不会干家务活儿也没关系。请个保姆就行了。”父母们持如此“见地”,难怪经常看到如此荒诞的报道:《孩子相信手工水饺,慈母花3000元机票钱探儿送水饺》、《新年期间国际快递挤爆棚,父母每人速递40公斤衣食》、《女儿毕业不谙家务,父母陪嫁20万保姆费》……  相似文献   

9.
“小”老师谈师生关系●张俊华做了四年的“大”学生,来到中学校园,不想倒成了父母辈儿的老教师们关怀备至的“小孩儿”。在慈父慈母般的老教师们的对比反衬下,我们又成了学生眼中理所当然的“小”老师。“小”老师好当,因为你年轻;“小”老师又难当,也因为你年轻。...  相似文献   

10.
王绪志同志是东至县第二中学数学教师。她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八年,用自己的一片慈母之心,感召着一位又一位学生,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滋润着新的一代,被人们喻为“润物细无声”的春雨。 1977年,王老师班上一位无人敢惹的学生,打架时竞用小刀伤人。当时有人主张开除,家长也要求把孩子送去劳教。王老  相似文献   

11.
“呕心沥血育桃李,教育学生慈母心”。这是对荔浦县十佳德育工作者莫菊庭老师的真实写照。莫菊庭是荔浦二中初中部的历史教师、学校政教处成员。她除上课、担任班主任外,还要负责学校的德育工作。现在,有些老师觉得中学德育工作很难做。莫老师却认为,客观事实是要承认...  相似文献   

12.
当前,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对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许多幼儿园还相继设立了“科学发现室”和“小问号室”。但科学教育不应是盲目的或偶尔的兴致所至,教师们有必要初步弄清这样几个问题。一、科学教育的任务幼儿科学教育的任务有别于过去主要为完成智育任务的自然常识教育的任务,它应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认知方面: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开阔其视野;指导幼儿广泛地获取自然科学的有关信息,积累丰富的科学经验;帮助幼儿在知觉基础上形成初级的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13.
林紫 《江西教育》2005,(9):16-18
沿着古朴的麻石巷道,笔者来到孺子亭公园畔的南昌市启音学校,在静谧的校园里,见到了“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俐老师。  相似文献   

14.
《史记·秦始皇本纪》1、本文[注释]1:“质子:……庄襄王子楚当时是以秦王的儿子被质赵国,所以称质子.”这段话有错.庄襄王子楚,是秦孝文王的儿子.他为质于赵时,孝文王还是太子,未当国君.那时当政的是孝文王的父亲,庄襄王的爷爷秦昭王.既然如此,子楚当时怎么会“以秦王的儿子”的身份为质于赵呢?  相似文献   

15.
保姆与导师     
“大学教师不要当保姆,要做导师”。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保姆抚育的对象是婴儿,由于婴儿身心发育尚不成熟,需要保姆照顾。不会吃饭时,保姆要一口一口地喂;不会走路时,保姆要“抱着走”。大学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便不能用保姆抚育婴儿的办法,这似乎是人人皆知的道理。然而,在有些高等学校里,“填鸭式”的讲课、“抱着走”的教育方法,至今仍然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应该说,这与“保姆”的办法是没有多大区别的。  相似文献   

16.
教师情怀慈母心──记互助县五十乡奎浪小学土族民办教师白玉盈本刊记者臧小平,段宏伟在互助县五十乡奎浪村,有一位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奶奶老师”、“妈妈老师”的老“民办”。在近20年的教学生涯中,把慈母般的爱献给了一茬又一茬学生。她,就是54岁的土族民办女...  相似文献   

17.
胡志华成为远近闻名的名师已有15年的历史,广告是家长和学生给做的: 家长们相互报信:“有孩子送胡老师班,淘气的孩子会变好,好的学生会学得更好。” 学生们说:“您是我们见到的最好的老师!”“永远不会忘记您慈母般的呵护!…‘让我们喊您一声妈妈!” “无论是职业选择了我,还是我选择了这个职业,我要永远无愧于教师这个称号。” 胡志华的英语课,有两个特点:“第一,英语课堂异常活跃:有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相长”这个概念,对每一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来说,都不生疏。但究其根源却不一定都清楚。距今3500年前,商朝的君主武丁举任傅说(音yuè)为宰辅,总理百官,并把他尊为自己的老师,故当时人们都称傅说是“王者师”。武丁亲自向傅说求教治国安邦之道。傅说在向武丁陈述治国方略时,也强调了教育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性。他向武丁建议“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同时,还提出了“教学相长”、“学学半”的精辟见解。这些话后来被收入《礼记·学记》之中。“学学半”是什么意思呢?我国古文中有二字同形却异音异意的情况。在“学学半…  相似文献   

19.
《齐桓晋文之事》和《庄暴见孟子》两篇文章都涉及了一个历史人物齐宣王,我们对其了解多仅限于“滥竽充数”这个典故。实际上,齐宣王是一个非常丰满的霸主人物。 齐宣王是战国初期非常有名的齐国国君,这时是各诸侯国攻伐非常激烈的时期,各国为了确立、巩固自己的霸主地位,把攻伐作为当时主要的外交手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下乡,听到几位乡干部议论老师的“承受能力很强”,细一打听,原来该乡好几个月未给教师发工资了,教师除教学外,乡政府还分配了数额不小的收教育费附加和“拉税”、“引税”任务,老师们白天上课,晚上到农户家催收教育费附加,节假日还得四处托关系、找门路“拉税”、“引税”,搞得心力憔悴,苦不堪言。为了不耽误学生学习,为了神圣的教育事业,许多老师忍辱负重,靠借钱度日,坚持完成教学任务。难怪乡干部要称赞老师“承受力强”了。 多么可悲的承受力!几年前,还时常可以听到卖掉小轿车、停建办公楼为教师发工资的消息。如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