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棉棉、卫慧为代表的美女作家的“身体”写作,在我国世纪末文坛上闪亮登场,并且凭借其叛逆的姿态、小资的情调、身体的景观和自传体的叙事,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和诱人的大餐,给文坛带来强烈的震撼:一方面,大众消费者趋之若骛,争相抢购;另一方面,文学精英揭竿而起,口诛笔伐。曾经沉寂的文坛一时间变得沸沸扬扬、热闹非凡。本文试图对这一写作产生的语境和在商业上的成功策略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对待"身体写作",我们不该把它"神圣化",也不该把它"妖魔化",应以冷静的眼光来审视"身体写作",以求客观、公正地认识和评价这一文学现象."身体写作"的初衷是对男权文化的解构和颠覆,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身体写作"非但没有达到预先的目的而从男权文化中突围,反而成了男权文化的俘虏.中国的女性文学如果要健康发展,不能仅仅拘囿于"身体写作".因为"身体写作"关注的毕竟只是人的身体,而非人的灵魂,所以精神的缺席,就导致了神圣和诗意的缺失.只有不断探索,中国当代的女性意识才能建构,具有真正女性意识的中国女性文学才能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身体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国和西方都有着忽略身体、藐视身体的历史,在过去的文学写作中,身体一直处于不在场状态。如今,消费主义时代的来临,使身体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涌现出了女性作家的“身体写作”,陈染、林白为代表的第一代“身体写作”以激进的写作姿态对传统社会的男权中心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和反拨。而以卫慧、木子关等为代表的第二、三代“身体写作”由于其低俗的文化品位和商业目的,背离了反抗男权社会,张扬女性意识的初衷,最终走向文学的堕落。只有坚持身体灵与肉的统一,才能使文学回归其本质。  相似文献   

4.
身体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国和西方都有着忽略身体、藐视身体的历史,在过去的文学写作中,身体一直处于不在场状态。如今,消费主义时代的来临,使身体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涌现出了女性作家的"身体写作",陈染、林白为代表的第一代"身体写作"以激进的写作姿态对传统社会的男权中心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和反拨,而以卫慧、木子美等为代表的第二、三代"身体写作"由于其低俗的文化品位和商业目的,背离了反抗男权社会,张扬女性意识的初衷,最终走向文学的堕落。只有坚持身体灵与肉的统一,才能使文学回归其本质。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古代西方神话和基督教艺术中图西亚的筛子所隐喻的女性身体的被封闭与被囚禁的状态,同时分析了当代身体写作现象中女性用身体来突围的深层意义,最后,从身体美学的角度对女性身体的囚禁与突围的两种状态进行对比和反思,探讨女性身体回归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身体写作"成为部分女性作家创作的一种姿态和策略.她们把身体当作写作的对象和手段,因此而引起文化艺术界一场沸沸扬扬又难辨是非的争论,并形成中国文坛世纪之交一道独特的风景.客观地讲,"身体写作"的理论与实践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滥觞不无关系,更与中国改革开放后商业化、多元化语境的形成密不可分."身体写作"隐含着女性主义挑战男权文化的精神内核,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又不可避免地落入欲望化、商品化的陷阱之中.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消费和技术进步的强势推动下,通俗歌曲和短信已成为主流的大众抒情话语.多重话语悖论的存在表明,通俗歌曲歌词和短信在抒情上与身体的关系过度亲密、在审美和精神内涵上显示出同质化平面化的特点,与经典文学抒情话语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作为大众审美文化形态,通俗歌曲和短信仍然有着不可忽视和替代的价值,通俗化、大众化也从来都不是文化艺术的耻辱,需要警惕的只是过度的低俗化或"伪大众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字化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和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呈高度繁荣和多元化发展格局的大众传媒为新世纪文学争鸣提供全新的话语平台,"草根性"争鸣得以凸显,一个有助于生成"百家争鸣"局面的文化生态隐约出现.但作为当代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传媒同时也是一个语境诡异的话语场域,新世纪文学争鸣在众声喧哗中不可避免地充斥着秽语的狂欢,体现了理论与批评领域内文学大众化、娱乐化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9.
张立 《文教资料》2007,(5):69-70
弗洛依德主义是构成女性文学中“身体写作”理论的思想来源之一,弗洛伊德的“泛性论”对“身体写作”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后期衍生出一种商业化“身体写作”的症状,身体叙事被简单地改写成身体欲望的放纵暴露和想象呈现,使“身体写作”的社会形象受到某种程度的破坏。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种病态畸形的性爱文学完全归之于弗洛伊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所以性爱生活走进了文学作品也成为必然。性爱叙述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学表达,贯穿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始终。作家写性,是通过性爱这一人本角度来揭示某一时期的社会生活的本原,两性关系也就有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将王小波作品的性爱叙述,与时下美女作家的“身体写作”进行对比式剖析,使性爱与写作更具前沿性和终极探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大众传媒垂青的“文学热点”具有事件淹没作品、新闻性淹没文学性的属性,与市场互动的大众媒体凸显和放大了现实生存中极度扩张的“超文学”,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市场文坛”,遮蔽和忽略了现实生存中相对萎缩的“纯文学”.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体制文坛”。文坛图景在生存现实与“媒介化现实”中经历的双重嬗变,呈现了文学大众化、娱乐化的一面,也昭示了新世纪中国文学生存和发展的困惑与枢机。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暴兴的“身体写作”,与中国改革开放后商业化多元化语境的形成密不可分,也是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精神的误解。其动因一是传媒与网络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对其推波助澜,二是巨大的商业利益及男本位视觉文化驱使“身体写作”者们,在市场运作和操作中,媚俗地出卖着自己的身体。“身体写作”道德承载匮乏,诗性缺失,人文追求丧失,彻底背离了文学创作的基本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解读所指:从"身体"到"宝贝"--一次讨论会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看美女宝贝们的写作是否具有“身体写作“之意义,得看其文本是否具有女性主义所强调的女性嵌入男权化的世界和历史参与文化改造的力量.如果这些文本迎合与满足的只是大众传媒时代阅读者的窥视癖,那么它与女性主义“身体写作“精神完全南辕北辙.但是,无论是自觉履行“身体写作“方式还是不自觉地取“另类写作“之立场,应该看到的是,其中有她们基于自身深刻体验与反思来表现女性历史状况、现实处境与精神状态的可能.应该明确的是,毕竟是女性自身面临的问题与所处环境,决定了她们采取的与男性不同的写作立场、视点与方式,这也正是我们研究性别文化差异性的要点所在.  相似文献   

14.
美女作家的创作作为当今文坛的一道奇观,令人瞩目.但它的存在绝非偶然,本文拟探讨这一现象出现的必然,拨开笼罩其上的玫瑰迷雾,还其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5.
“70后作家群”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被媒体推出并命名的小说创作群体,其中,70后的女性作家群更是引人注目。本文以女性的身体叙事为切入点,关注70后女性写作的整体特征。  相似文献   

16.
身体写作对于时代、女性自身来说,都是必然的。随着女性文学理论的发展和对女性身体的本原的再认识,她们充分的运用身体显示了自己性别化的情绪、经验和欲望,表达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身体是一个工具和方式,而女性的感性表达和渴望自由则是一种个体性的生命情感文化,让人类文明历史的上空飘荡着永恒的迷香。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20世纪60年代以埃莱娜·西苏、波伏娃等为代表的女权主义者提出的身体写作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以一种男女平等的信念,旨在反对包括性别歧视在内一切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在这种浪潮的影响下,我国女性文学迅速发展,充分的挖掘了女性躯体的革命性,同时也让身体写作成为一股女性文学的重要潮流。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数字化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和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呈高度繁荣和多元化发展格局的大众传媒为新世纪文学争鸣提供全新的话语平台,"草根性"争鸣得以凸显,一个有助于生成"百家争鸣"局面的文化生态隐约出现。但作为当代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传媒同时也是一个语境诡异的话语场域,新世纪文学争鸣在众声喧哗中不可避免地充斥着秽语的狂欢,体现了理论与批评领域内文学大众化、娱乐化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消费和技术进步的强势推动下,通俗歌曲和短信已成为主流的大众抒情话语。多重话语悖论的存在表明,通俗歌曲歌词和短信在抒情上与身体的关系过度亲密、在审美和精神内涵上显示出同质化平面化的特点,与经典文学抒情话语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作为大众审美文化形态,通俗歌曲和短信仍然有着不可忽视和替代的价值,通俗化、大众化也从来都不是文化艺术的耻辱,需要警惕的只是过度的低俗化或"伪大众化"。  相似文献   

20.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当代文坛“身体写作”愈演愈烈,特别是2003年“木子美”事件以来,“身体写作”一词几乎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文章把“身体写作”这一独特的文学事件放在文艺传播这一纬度进行考察,以期从另一个视域来诠释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