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瑾 《广西教育》2007,(7B):42-42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尽量在多个层面上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在“快乐——兴趣”的情绪状况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从“要我学”升级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从而达到以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是: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困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基本能力”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使学困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才能形成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课堂,从而使学困生学习兴趣增加,学习能力变强。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我们应想方设法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让学生“乐学”、“会学”。现就自己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尝试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学中首要问题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实现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大突破,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尽量在多个层面上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在“快乐一兴趣”的情绪状况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从“要我学”升华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从而达到以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全体同学都积极参与,更好地实现教学且标。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学中首要问题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实现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大突破,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要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研究教法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的研究,尤其注重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注意引导、教给学生学习的策略.使我们的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由“厌学”转变为“愿学”、“乐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性。为此,本文试对语文教学中如何教给学生学习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这一问题作初探,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便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可见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会学知识,不断提高语文素质。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呆板学为灵活学;苦学为乐学。在教学中注重抓住一个项目做实验为突破口,进而向其他项目延伸,一直努力以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能力为目标,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现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1.
刘利晓 《新疆教育》2013,(5):161-161
《语文标准课程》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能力,求从学生实际需求和兴趣出发。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就看教师们的本领了——即如何运用教学艺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灵活运用、巧于点拔,从而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使学生从“学”到“乐学”。  相似文献   

12.
杨应学 《陕西教育》2011,(12):43-43
“语文难学”是农村小学生共有的感受.“语文难教”又是困扰不少语文教师的大难题.“语文谁都会教”更让语文教师尴尬。那么如何改变这些看法,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变成一门艺术.使学生在愉快之中乐学、会学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际越来越觉得.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培养学生乐学、会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自身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感知事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善于拔动学生情感的心弦,采取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硬按鸡去吃米,它是不乐意去吃的。”因此,要使学生乐学、好学,教师就必须讲究一定的课堂艺术,能把预期的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无意中使“苦学”变成“乐学”。  相似文献   

15.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变“苦学”为“乐学” ,是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追求。语文教学中 ,教师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寓教于乐 ,激发兴趣 ;巧妙引导 ,激活思维 ;潜心探索 ,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16.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会学生学: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我认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就要让学生“乐学”、“善学”。语文教学怎样才能使学生乐学和善学呢?  相似文献   

18.
周婉慧 《考试周刊》2011,(46):68-69
在全面推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师要改变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做学生的引路人,做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者,努力使语文课堂教学实现"四变":变"苦学"为"乐学",变"死学"为"活学",变"难学"为"易学",变"学会"为"会学"。  相似文献   

19.
"快乐学习"主要包括"快乐地学习"和"学习(的)快乐"两层意思。在"快乐地学习"中,快乐是学习的工具,即"乐学",与"厌学"相反,与"苦学"相邻;在"学习(的)快乐"中,快乐是学习追求的目的,即指学生学习需要满足、学习目标实现的内在体验。在我国现实的学生学习活动中,"厌学"多见,"苦学"少见,而"乐学"罕见,学生也较少地获得"学习(的)快乐"。以"厌学"为主要特征的学习不良症候群在校园上空弥漫,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了改变校园中这种学习现状,克服"厌学",扬弃"苦学",倡导"乐学",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快乐",意义毋容置疑。而让"要学"、"会学"成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让学生"学得好",以及让学生学习活动蕴含自由精神,或将主动、超越和本体(纯粹)的精神特质融入学生学习活动中,是学生克服"厌学",扬弃"苦学",走向"乐学",进而获得"学习(的)快乐"的捷径。  相似文献   

20.
吴淑丽 《成才之路》2010,(33):37-37
我们都知道,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落实好这一教学目标也是扎实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标准。在近几年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努力把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呆板学为灵活学、苦学为乐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该怎样在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