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国时期缅甸华侨社团蓬勃发展,形式多样。"和顺崇新会"是由和顺乡旅居缅甸侨胞组成的华侨社团,他们在家乡宣传新教育思想,整顿和革新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创办现代学校;启智化愚,创建和顺图书馆;移风易俗,改良社会新风尚,直接推动了当时和顺文化教育的发展。其动因主要在于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和重教兴文传统;爱国爱乡,促进家乡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心理情结;渴求知识、自我反思、强化自身的外部动力。  相似文献   

2.
鲁兴勇 《保山师专学报》2007,26(4):F0002-F0002
和顺人旅居海外的多,经济文化发达,许多有识之士能洞察天下风云变幻,并善于去主动迎接与参与。"五四"后的1921年,和顺华侨在曼德勒成立"青年会计"在抹允成立"促进会",后为了团结统一,两会并名为"青年促进会",1925年,发展更名为"旅缅和顺崇新会",崇新会章程经多次实验和修改,共有九章七十六条。  相似文献   

3.
中缅交流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贡赐外交是两国官方交流的最主要方式。腾冲是中国西南通道上的要冲,历史上很多时候,中缅陆路交流都经过腾冲通道而进行。和顺侨乡是中缅交流的产物,和顺人因其天时地利之便,在中缅陆路交流史上,以“通译”的身份为两国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鲁兴勇 《保山师专学报》2006,25(4):F0002-F0002
和顺人以纯善著称,在这里你听不到大声的吼叫和无聊的争吵,有的是轻声细语的温暖问候和远远就为你让路的客气乡民。这一切既跟 和顺人高雅的素养有关,也跟 和顺人崇儒信教有关。在一个只有几千人和顺乡,历史上竟然出现过十四座寺观庙宇,这在全国都十分罕见。  相似文献   

5.
腾冲县和顺图书馆是一个为大众服务的乡村图书馆,在20世纪30年代即以"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而闻名于世。和顺边地文化、侨乡文化的繁荣,是图书馆成立的文化背景。和顺乡民及旅缅华侨艰苦创业、发展中缅民间贸易、拨付经费购买大量图书,是和顺图书馆发展的经济基础和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6.
在云南西部,靠近中缅边界的腾冲县,有一处古典秀美的江南乡村——和顺乡。这是一处人间秘境,保存着云南最具古典风格的乡村景致和明清时代的许多建筑和民风民俗。走进和顺,你就走进了一幅天人和谐的桃源风景。四面青山环抱,村前绿水环绕,杨柳含烟,一座座洗农亭和石拱桥掩映其间,村妇捣衣,鸭鹅戏水,驼铃叮当。堤外荷塘飘香,稻浪起伏,亭台楼榭与明山秀水相映交辉,雅趣盎然,一幅韵昧无穷的农家田园牧歌画卷。这里屹立着全国藏书最多的乡村图书馆;这里有传统民居一千多座,其中清代民居有一百多幢,堪称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这里可以领略到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神韵,可以欣赏到江南古镇小桥流水的倩影,也可以寻觅到西方建筑、南亚建筑的元素。【相关链接】交通:1.和顺位于云南保山地区腾冲县,距县城4公里。去旅游可从昆明  相似文献   

7.
腾冲刘姓及各姓旅缅创业已五百余年历史,对开发缅甸资源、建设祖国和家乡、发展中缅贸易、交通、促进中缅友好关系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微州教育非常发达,这是微州强大的宗族势力重视教育的结果。宗族主要靠兴办族塾、书院和文会等各种类型的学校培养子弟。此外,宗族还重视延聘名师,资助族内贫寒子弟。这些措施是明清时期徽州一府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正>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提出: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形成对家乡、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具有国际视野,有理想、有担当。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位于珠三角广府文化腹地,明清以来经济发达,商业繁荣,文教鼎盛,有丰富的乡土历史资源。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利用好对学生来说较为感性和易于理解的顺德乡土历史资源,  相似文献   

10.
蓟县孙各庄满族乡是天津市唯一的一个地处山区的少数民族乡,张小立,就是这个乡中学的一名普通女教师。 1992年,张小立从蓟县师范学校毕业回到家乡,从步入讲坛的那一刻起,她就坚定了一个信念:要振兴家乡的教育事业。她对自己提出了严格要求,不做教书匠,要做一个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  相似文献   

11.
将军回故乡     
1984年初冬时节,北风呼呼,毛雨霏霏.一位年近八旬、身材魁伟的老同志精神抖擞、笑容满面地来到浏阳县船仓中学的师生中间.这位老同志就是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顾问李志民将军.李将军是船仓乡西坑村人,1924年至1927年在家乡从事过小学教育工作.他阔别故乡50余年,但对家乡的教育事业仍然十分关心.这次回浏  相似文献   

12.
我生长在农村,长在大山里。大学毕业后,我重返家乡,投入大山的怀抱,在家乡的一所初中从事教育工作。那里连绵的山,清清的泉水,纯朴的乡风,宽厚的农民。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前进。  相似文献   

13.
在教材改革的大前提下,乡土教材成为义务教育教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成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县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冷战后,东南亚地区地缘政治关系日趋复杂,中缅边境地区安全局势变得扑朔迷离.以国家总体安全观为视域对21世纪以来中缅边境地区跨境教育实施情况予以审视,其存有的教育主体流向随意、教育体系不全等安全隐患不容忽视.中缅边境地区跨境教育呈现的"游离"之态,与中缅边境地区跨境教育发生的地域历史、主体特点、地缘关系密切相关.中缅边境地区跨境教育作为"民心相通"工程重要措施,须贯彻陆地边疆软治理理念,构建教育主体流向监管体系;发掘跨境民族认同正向价值,构建"教育共同体"认知基础;着力文化软实力建设、系统推进教育体系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乡土地理教育观念的更新李福根乡上地理的教育职能,不仅是传授必要的乡上知识,而且具有进行思想教育、发展学生智能、改革与充实教学内容、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功能。新时期的乡土地理教学,强调通过具有实践特色的教学过程,要求学生认识家乡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相似文献   

16.
诗论专家张其使教授,湖北黄梅人,1934年出生。1959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今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求学,从小学、中学、中师读到大学;任教,亦自小学、中学、中师教到大学。终生从事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文革”后的新时期,于湖北黄冈教二院(后来与黄冈师专合并)执教高校古典诗词,曾任中文科(系)主任。他不断地探索教学艺术,教学思想先进,教学成绩卓著,曾获湖北省教育委员会颁发的“优秀教学奖”(1994.3)。他1950年入团,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其家乡黄梅戏故乡的乡…  相似文献   

17.
砚山县阿舍区巨美乡新上任的副乡长何正祥是一个关心教育的人,他看到家乡咪哩克小学校舍破烂不堪,影响学生学习,心中很不是滋味。他对大家说:办学校不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8):F0002-F0002
河北省武安市北安乐乡位于市区东北部,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教育事业和谐发展。乡教育办辖两所初级中学、八所完全小学、八所幼儿园、一所成人教育学校、十所技校。全乡在校初中学生1367人、小学生2399人、  相似文献   

19.
看戏     
社戏,几乎成了绍兴的“特产”,这自然要归功于鲁迅。但绍兴有绍兴的社戏,我们家乡有我们家乡的“社戏”。当然,两者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家乡的“社戏”,严格地说,是称不上社戏的,只能称乡戏什么的,一来不只是在年关时演,二来决不是坐在乌蓬船上看的,我们这儿的“社戏”是围着乡场看的。孩童时代看戏的情景总不能忘怀,历历在目。偌大的一个戏台搭在乡场的中央,撩人心魄。搭戏台的人是几个“专技人员”,属戏班子“编制”,戏演到哪个小队,他们就把戏台搭到哪个小队。搭戏台的用料都是从这家或者那家自行搬到乡场上去的。厢屋门、…  相似文献   

20.
腾冲和顺乡是云南比较有名的侨乡,不仅以优美的自然景观取胜,更以一种温润和谐的乡风和一种知礼明义的大气赢得了“俗美风淳”的美誉,这背后折射出和顺华侨深远的“家园观念”;《阳温暾小引》中生动展示了和顺华侨的“家园观念”;所谓的“家园观念”不仅体现在和顺华侨想家的心愿和回家的过程中,还蕴含在浸润了深厚的中国传统儒学精神的修身自省、爱国兴乡的精神取向和人生形式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