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视觉     
《大观周刊》2010,(31):2-3
加油舟曲 在甘肃舟曲8月7日发生特大泥石流之后。全国各地纷纷举行爱心祈福活动。表达对灾区民众的祝愿。  相似文献   

2.
落笔时,北京下起一场雨,我有些惊慌,有些紧张.雨落北京,对于干渴的北京而言,本是幸事.但是从舟曲返回北京后,我对降雨异常敏感,生怕雨不是落在北京而是舟曲,生怕降雨等因素促使舟曲的泥石流、滑坡易发、多发,生怕舟曲百姓遭殃.  相似文献   

3.
8月8日凌晨,一场持续了40多分钟的“瞬间性强暴雨”,让舟曲贫瘠的山体终于扛不住了,泥石流倾泻而出,瞬间覆城,甘南舟曲遭受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4.
《中国广播》2010,(9):I0002-I0002
8月8日凌晨,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甘肃广电总台新闻综合广播启动突发事件报道应急机制。于9:00开始推出《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灾特别报道》,连续7天覆盖式、不间断地对抢险救灾情况给予及时报道。同时与其他省市电台节目联动连线、录音报道,并与山东、安徽及威海等电台并机直播。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9月4日,正在舟曲一线指挥抢险救灾的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鹿心社在听取了省委副秘书长、省档案局局长刘玉生同志和省档案局副局长张蕊兰同志有关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受损档案抢救和  相似文献   

6.
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爆发特大泥石流.泥石流冲进县城,造成舟曲5公里长、500米宽区域被夷为平地,并截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舟曲县档案局克服职工及家属共十人不幸遇难的巨大悲痛,一边抢险自救,一边进行灾害应急排查、防范次生灾害发生,抢修受损的档案保管基础设施,确保了35914卷档案的安[1].  相似文献   

7.
速奔舟曲     
乔天富 《军事记者》2010,(10):55-55
24小时的路程8月8日上午,我从互联网上得到消息,舟曲发生泥石流灾害。下午,待我下决心奔赴灾区的时候,发现当晚飞兰州的飞机已客满。查看网上地图,舟曲距四川九寨沟公路里程约500公里.遂购9日上午北京飞九寨沟九黄机场的票。  相似文献   

8.
刘钦 《中国广播》2011,(1):51-52
2010年12月26日,在《重返灾区——中国之声温暖行动》特别节目的直播过程中,虽然舟曲报道组和直播间的连线时间很短,但其背后蕴涵着的是报道组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在舟曲一个星期的采访中,多路记者在交通并不便利的情况下步行来到泥石流废墟、居民安置点、学校、房屋维修现场、农贸市场等灾后舟曲的各个角落,搜集大量第一手资料和权威信息。  相似文献   

9.
刘园丁  张涛  吕晓红 《中国广播》2010,(10):26-28,60
走进甘肃广电总台台长陈青的办公室,是8月9日的上午,正是甘南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第二天,办公室里的电视不间断地播放着甘肃卫视频道关于舟曲抢险救灾的直播报道。从凌晨到深夜,陈青昨天一天都在指挥着甘肃广播电视的各项报道,我们的采访就从这场突发事件的报道谈起。  相似文献   

10.
蔡晖 《军事记者》2010,(11):42-44
(一) 8月8日晨,星期天。 我习惯性地打开电视,关于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的报道就出现在眼前:近2000人失踪,数十人遇难……  相似文献   

11.
周青先 《青年记者》2010,(19):53-54
8月18日早晨8点30分,我在舟曲泥石流现场呆了9天之后,带着一身未来得及洗掉的泥水汗渍回到家,疲惫到一睡难醒.  相似文献   

12.
胥鉴霖 《新闻世界》2011,(8):303-304
甘肃舟曲泥石流发生后,各项信息通过媒体的报道迅速传播。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政府在这次事件中的作为及媒体与政府的互动,从而把握大众传播的时代走向。  相似文献   

13.
8月18日早晨8点30分,我在舟曲泥石流现场呆了9天之后,带着一身未来得及洗掉的泥水汗渍回到家,疲惫到一睡难醒.  相似文献   

14.
陈建 《传媒》2011,(4):58-60
微博作为社会化媒体的一种,继博客、社交网站后迅猛发展,给我国的媒介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和变化。从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的灾情呈现到江西宜黄拆迁事件的求救信  相似文献   

15.
这几天的新闻里,有两件事受到关注。一是甘肃舟曲的泥石流灾难,一是俄罗斯的森林大火。看起来,中国和世界的突发事件都出现了频发与高发的态势。  相似文献   

16.
伊春空难、舟曲泥石流、东北洪水、玉树地震、汶川地震……多难兴邦,面对近年来一系列重大灾难,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经受住了严峻考验。新闻媒体是抗击灾难的重要力量,在如实披露灾情  相似文献   

17.
张娇  熊程  夏冰 《新闻世界》2012,(5):195-197
5·12汶川地震、4·14玉树地震、8·7舟曲泥石流,三次大的自然灾害给中国带来极大的创伤,中国政府秉持“执政为民,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本着对生命负责的态度设立了三次全国哀悼日。国民在汶川地震全国哀悼日当日爆发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然而却在舟曲泥石流全国哀悼日当日表现出些许冷漠。同样是重大自然灾害,同样是政府倡导的全国哀悼日,国民前后态度反差为何如此之大?本文主要以武汉大学生为例,进行了调查,在详实的数据支持下尝试对大学生全国哀悼日态度转变的原因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18.
新闻报道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从文本的生成、传播,还是受众对新闻文本的解读,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本文立足于舟曲泥石流灾难事件的报道,力图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切入新闻报道,探讨新闻报道之得失。  相似文献   

19.
从舟曲回来已经一个月了,然而,每当看到电视上、杂志上有关舟曲的报道我仍然会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冲动:那个镜头中一闪而过的帐篷不就是我们在舟曲的宿营地吗;那些救援人员正在清理的街道不就是我们每天都要走的必经之路吗;还有那条流过城中的白龙江,灾害发生后它形成了一个堰塞湖,我们曾经坐着冲锋舟在水面上拍摄;更别说那条救援人员仍在清理的泥石流冲击带,它是我们花费最多时间拍摄和采访的现场……  相似文献   

20.
新闻报道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从文本的生成、传播,还是受众对新闻文本的解读,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本文立足于舟曲泥石流灾难事件的报道,力图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切入新闻报道,探讨新闻报道之得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