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日渐扩大,对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基于硕士研究生自身知识结构的视角,探讨如何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并以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为例,提出了以"网络"为核心的复合型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2.
STEM教育是落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研究STEM教师知识结构,开展STEM教师知识测评,是持续、深入提升STEM教育质量的关键。为此,文章基于TPACK理论模型,通过文献研究、访谈和专家咨询进行STEM教师知识结构理论维度的构建与优化,并通过项目分析、因子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等步骤,编制STEM教师知识测评量表。研究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量表各题项内部一致性较好,符合拟合接受的标准;量表7个维度彼此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文章通过研究,期望为测量STEM教师知识水平和促进STEM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浙江师范大学为个案,通过调查研究了解该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的现状及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培养出高质量的教育硕士,加快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教师作为提升教育水平的主力,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教学能力。以信息环境下的翻转课堂为切入口,基于TPACK框架,对H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教师教学观念转变不到位、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融合不佳等问题进行剖析具有必要性。针对上述问题,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基于TPACK框架下的技术知识(TK)、教学法知识(PK)以及“技术-教学”知识(TPK)等,提出高校英语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的基本思路及培养策略,以促进培育高校英语教师TPACK框架下的教师素养,助力高校英语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校外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学实习形成了修师德与长才干并重,优化导师队伍建设等基本经验。推动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学实习的内涵式发展要增强融合意识,开展课程思政式教学实践;树立衔接意识,探索跨学段轮岗实习模式;强化循证意识,提升实践成果的学术含量。  相似文献   

6.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研究生教育的信息化转型已经成为助力其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以公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培养为例,对信息技术与研究生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内涵本质与实践路径进行了研究,介绍了东北师范大学的实践及取得的成效,以期对我国构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应用型学位,与全日制研究型学位有较大的差羿,沿用或套用过去全日制研究型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式都不适合新形势下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要求,如存在学位基础课所占学分比例大,专业必修课门类少,实践·望教学环节重视不够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改变地方高校语文教育硕士课程设置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英国硕士培养实现分流,主要分为课程硕士和研究硕士两类,二者的培养目标、招生对象、课程设置等均有所不同。通过对伦敦大学教育研究所教育经济学专业这两类学位的个案分析,将有助于深化对英国硕士培养模式的认识,也可为我国硕士培养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新的视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D大学为个案,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文本分析法,对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专业知识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跟踪研究,着重分析了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专业知识各基本成分与各类教师培养课程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专业知识整体发展较好,但各成分呈现不同程度的发展水平;不同类型教师培养课程对于英语教育硕士专业知识发展的贡献程度不同,教育实践课程对英语学科教学知识发展贡献最大,学科素养课程对英语学科知识发展有较高贡献,学科教学课程对课程知识积累有促进作用,教育理论课程对教育理论知识没有起到应然的促进作用;并据此得到一些有助于教师培养项目持续改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近200所高校开设了翻译硕士课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培养了大量翻译人才,促进了我国翻译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翻译硕士的发展难免遇到一些困难与挑战,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的建设等方面都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双师型高职教师内涵及其培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正在适应和满足现代产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为现代社会培养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受欢迎”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各高职院校努力的目标。其突破口在于培养教师的素质,建立起一支过硬的双师型高职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生导师学术人格的德育价值及培养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导师学术人格的魅力特征;认为导师学术人格具有化性起伪、去伪存真的德育价值,锻炼意志力、刻苦向上的德育目的,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德育作用;探索了导师学术人格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实践性趋弱是一个普遍现象,具体表现为生源中非师范生占比高,教育实践能力不足;导师偏好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和指导能力有限;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同质化培养,论文选题偏离实践。为了走出这个困境,杭州师范大学通过实践和改革,探索出了“全程·融合·协同”的新型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有效地提高了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一般翻译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专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是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知识提出的新要求。文章从教师知识基础研究的兴起与历程入手,首先分析了学科教学知识(PCK)向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转变过程;其次阐述了TPACK的内涵与它所具有的综合性、情境性、实践性、缄默性、易变性五个方面的特征;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观摩示范、案例研究、参与教学和交流讨论等多种有效促进TPACK发展的途径,以期对教师教育研究和实践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教育硕士生教学实践能力认知是教育硕士生对教学实践能力的基本概念、内在结构和发展策略等内容的理解和建构,其认知水平影响他们未来从教时对教学实践能力的外化程度.调研发现,教育硕士生对教学实践能力的认知存在碎片化和浅层化等问题.教学实践研究表明:知识整合教学"四步法",即实施诱导想法、添加想法、辨识想法、反思和整理想法,能促进教育硕士生连贯化地认知教学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ishra和Koehler首创的设计型教师教育课程,提倡"通过设计学习技术"来推进教师的TPACK知识发展,是一种代表性的新型教师教育课程。通过文献分析揭示出该教师课程的本质特征:其理论缘起于对"设计"与TPACK发展之间内在关联的深刻认识;其课程模式采取基于"深度玩耍"的设计型学习;其课程活动遵循"微型设计→大型设计→TPACK整体反思"的螺旋上升式。设计型教师教育课程对于我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在教师的发展定位上,从技术"消费者"转向技术"设计者";在课程内容上,从普适的技术"处方"转向整体的TPACK"境脉";在课程活动上,从技术应用的传授灌输转向技术设计的深度体验。  相似文献   

17.
教育意念的发生是与人类价值观念和生命关怀意识的自觉联系在一起的。能让教育行为呼之欲出的价值观念和生命关怀意识自觉,应是教育意念发生的前奏。一旦这种自觉的意识向现实的方向强烈流动,教育意念就会自然出现。教育意念的发生可以说是人类教育自觉的表征,真正的教育历史从此开始。从内容上看,教育意念内含教育意识与意向、教育情感与意志及教育构思与设计三个部分;从水平上看,教育意念内含情境依赖、情意促发和概念自觉三个层级,它们共同构成了历时的教育意念结构。教育意念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且已经到达概念自觉的水平。在理论上把教育意念和教育行为并举,一方面在更基本的层面呼应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另一方面有利于人们从源头上梳理教育中"想"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品德教育只可能使学生知其然、做其然,难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易使学生沦为道德奴才.道德理性教育重视"授人以渔",忽略"授人以鱼",难以使认知与行为一致.品德属于个性心理品质范畴,二者关系是:品德=人格品质+道德标准.现实中仅培养诚实、勇敢等品德内容的品德教育实际上只是人格教育,真正的、培养道德主人的品德教育=人格教育+道德标准教育.  相似文献   

19.
在应用型人才的各项素质与要求中,“德”即思想政治素质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应用型人才的其他素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积极探索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间的辩证关系和有效实现路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我国现行医学门类对同等学力申请学位者的水平测试方式及其弊端,借鉴国外先进的考试模式和经验提出了改革建议;同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实践,对测试结果进行多维度的分析,提出对医学门类硕士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水平认定考试的具体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