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由",体现出"道尔顿制"最根本的教育精神:让学生拥有尽可能多的自由时间和自由意志,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之下相对自由地支配学习时间、选择学习科目、选择适合他们个人的学习速度。作为美国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典范,纽约道尔顿学校创造了连续20多年毕业生全部被哈佛、耶鲁等名校录取的奇迹,深受美国社会的赞许。"道尔顿制"的核心主张有三点:一是废除课堂教学,将学习内容制成分月的作业大纲,学生与教师订立学习公  相似文献   

2.
1922年,舒新城等人将美国的道尔顿实验室计划引入国文学科,带来了语文教学的一场革命。80多年过去了,道尔顿制的教学理念仍然具有重要价值。近10年来,在各地推行的语文学案教学实验与道尔顿制教学理念一脉相承;杜朗口经验与道尔顿制实验的组织原则、实施措施极其相似。由此可见,道尔顿制所倡导的自主、自由、个性发展已成当今新课程改革的主题,反思国文科道尔顿制实验历程,对推进当今的语文课程改革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斯霞教育思想的核心与灵魂,“童心母爱”不仅适用于过去,更能影响和引领当下与未来的教育发展。研究“爱的课堂”,是对斯霞教育思想最好的继承与发展。“爱的课堂”追求儿童“活泼泼”的生长状态,强调让儿童自己生长、自然生长、自由生长,遵循以研立学、因学而教的原则,提出了小研究学习、小伙伴学习、小游戏学习等基本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顺其自然教学观倡导教学应效法自然,顺应儿童心性,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其核心是小学数学教学要以儿童为本。童年是人最接近于"自然状态"阶段,这一阶段的数学教与学需要教育者从儿童出发,顺应儿童的自然需求,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儿童获得自然、自由、主动的数学素养发展。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技术》2018,(1):26-30
针对当前班级授课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可能的改进思路,文章介绍了美国道尔顿制的原则及其实施形式:以自主合作为原则,采用布置作业、记录学业进展、建立学科实验室等形式,旨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20世纪20年代初道尔顿制在中国实施的成效与不足,分析了实施失败的原因并对失败进行了辩证反思。结合当前"互联网+时代"教育所具有的优势,文章提出了当前中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可行思路,即整合班级授课制与道尔顿制的优势,推进混合式教学。  相似文献   

6.
"爱的教育"是南师大附小积一百多年历史沉淀所创造的教育哲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我们把"创新与特色"这个时代命题建基于"爱的教育",同时以"课程"设计与操作为核心依托,努力建构为了儿童"一生"的课程. 我们找出了南师大附小课程规划、推进与实施的两个主题词:"爱"和"儿童",这是对学校"爱的教育"和斯霞老师"童心母爱"思想的坚守与发展,实现了课程"命脉"、历史"根脉"和文化"血脉"的一脉相承与无缝对接.据此,我们确立了学校课程的核心理念,即"基于童心,行于爱心",并做出了自己的诠释."基于童心",就是面向儿童、走向儿童、发展儿童;"行于爱心",就是回归自然、唤醒自觉、放飞自由、引导自律.  相似文献   

7.
"适性"是指适合儿童的天性和学生的个性,所谓"适性教育"就是遵循儿童的身心特点,从儿童自主发展需要出发,通过实践过程的整体优化,引导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教育即适性发展",这  相似文献   

8.
卢梭对"自然教育"作了独特的诠释:(1)自然教育即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2)自然教育即儿童自然状态的回归;(3)自然教育即按照自然的法则和规律进行的教育;(4)自然教育必然是自由教育。这种新的"自然教育"观对加深西方自然教育内涵的理解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儿童天性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前提。教育就是儿童依据自身的本能、兴趣、需要率性发展;回归儿童的自然状态,其实质是反对成人对儿童的过多干预,反对旧教育对儿童的束缚,保持儿童的本真状态,回归儿童自身,让他们顺应天性而成长;教育适应自然就应当遵循成长中人的发展的自然进程,考虑人的年龄特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水平;自然的教育必然是自由的教育,教师应尊重儿童的自由天性,促进儿童自由自在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必须是"效果、效率、效益"的有机统一,应该遵循目标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人性化原则、发展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反馈性原则。  相似文献   

10.
"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培养对人权和基本自由以及《联合国宪章》所载各项原则的尊重……"这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的部分内容,它与中国古代的《百子图》和现代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经典教育口号一起,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在哪里,高等教育最终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是高校教学改革要思考的问题,自由是道尔顿计划的第一原则,这种自由"不是放纵,更不是无法无天1"是要学生以自己的方式释放自己的能量来从事自己的学习或事业;并能在社会群体中中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的落脚点和目的。本文从高校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学生满意度低等方面阐述高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道尔顿制的自由与合作思想对高校课堂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教育途径和教学内容,对儿童的思维开发、学习习惯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早期阅读培养的对象是0—6岁的儿童,其数学目标是使儿童达到一目十行的阅读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要遵循"教育无痕"的教学原则;在教学步骤上,要铺设多级阅读台阶,使儿童最终达到自由阅读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正法国著名启蒙主义教育家卢梭指出:"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的本性,反对成人不顾儿童特点,按照传统与偏见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的所谓教育,干涉或限制儿童的自由发展。"这给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是:尊重儿童天性,立足儿童视角来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自由而愉悦地发展。另外,由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看,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注重激发与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与积极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14.
"道尔顿制"于1922年被引入上海吴淞中学,舒新城等教育学者开展了本土化实验,到1930年的偃旗息鼓。关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道尔顿制"中国实验失败的原因,一些专家学者曾作分析。从世界范围看,欧洲至今仍有300多所道尔顿学校,美国道尔顿学校历经90年仍生机勃勃。结合现今教育改革的理念与要求,"道尔顿制"有着再实验的意义与价值,吴淞中学已开始了"道尔顿制"新一轮本土实践。  相似文献   

15.
海伦·柏克赫斯特是20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家,她曾于1925年来到中国讲学,她的来华推动了中国教育界研究、实施道尔顿制,她与知识分子的互动更对当时中国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是近代中美文化教育交流史上十分重要的一页。但是由于目前国内缺乏柏克赫斯特中国之行的完整记录,柏克赫斯特的完整行程及离开中国的确切时间一直是个谜。笔者在运用美国纽约道尔顿制学校档案馆、耶鲁大学贝内克珍本馆等馆藏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相关记录材料,撰写了此份《柏克赫斯特在华活动年表》,希望能为人们研究柏克赫斯特及道尔顿制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一个基本的依据,填补这段历史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6.
法国著名教育家赛勤斯坦·弗雷内(1896—1966)在《弗雷内教学法》中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的独立体系,即三大教学原则: 一、自由表达。它的含义是,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要给儿童以最大自由活动权,以保证每个少年儿童能够遵循自己的内部法则去发展。他主张遵循自然的教育,少受人为的限制,让儿童在自我操作和探索中,达到智慧的自我教育。儿童的学习活  相似文献   

17.
构建异例是促进教师破除"成长瓶颈",抵达"二次成长"的路径选择。异例的构建一般要经历自然萌发、自由发展、自我创造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分别具有不顺应、无边界和开创性等特点。教师教育生命的成长与惯例和异例形成生态关联。构建异例需要遵循统一原则、共享原则和平衡原则。教师可以通过增强创新教学信念的内驱力、培养自我发展意识的规划力、凝聚解放人性力量的生命力来实现异例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道德经》中"无为"是老子的思想精髓,其在教育方面倡导自然教育,遵循儿童发展规律,并提出"不言之教"的教育主张。当今家庭教育中存在家长无视孩子主体地位、过度干涉、宽严不当等问题。老子的"无为"思想有助于更新当代家庭教育理念,并启发家长将"无为""有为""善为"的原则有效地融合在对孩子的教育中。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从戏剧艺术的创作基础——生活经验及戏剧艺术的根本特性“假定性”出发,从“假戏真做”“真戏假做”两个维度,以及学前儿童戏剧教育的创作基础——儿童的真实生活经验、在假定性前提下追求艺术的真实性、对“假定性”契约的理解和运用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厘清幼儿在角色、情节、场景等要素塑造与创作时经历的过程,把握戏剧中“真”与“假”之间的关系,遵循并顺应学前儿童戏剧经验建构和戏剧能力发展规律,帮助幼儿主动、自由、愉悦地投入戏剧表达与创作中。  相似文献   

20.
西方"教育心理学化"思潮经历了长时期的演进。它既反映不同时代教育发展和革新的需要,又成为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新的进步的重要因素。教育心理学化的主旨和诉求实质上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祈望和建议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必须真正切实地依据和遵循儿童的身心特点及其发展规律,以达到最佳有效的教育和教学目标,促进人的完美发展;二是祈求将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使教育学成为真正全面反映教育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