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湖南省青少年业余田径训练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杰  谭广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1):69-71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就湖南省青少年业余田径训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内涵、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问题等进行研究分析,认为湖南省青少年业余田径可持续的发展应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调整项目结构;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制定青少年业余田径训练后备人才的选拔制度;改革目前的青少年田径竞赛制度以及收缩项目加强管理;加强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与教育结合.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竞技体育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取得了金牌零的突破,这让人感到兴奋的同时也让人不由自主地反思贵州省这些年来竞技体育的开展现状。为了了解未来贵州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储备和现在训练的实际情况,对贵州省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及训练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贵州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现状和训练情况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教育的改革,综观体育大世界,许多国家十分重视中学业余田径训练,因为它是实现比赛和输送的桥梁,是发展竞技体育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我国来说,中学业余田径训练却存在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竞技体育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取得了金牌零的突破,这让人感到兴奋的同时也让人不由自主的反思贵州省这些年来竞技体育的开展现状.更令人担忧的是未来贵州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储备情况和现在的训练情况.本着这一想法,笔者对贵州省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及训练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贵州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现状和训练情况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5.
章武 《小学生》2013,(12):14-14
学校体育不仅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体育事业的战略重点。抓好学校体育,对于增强全民族素质,提高全民健身水平和我国整体运动技术水平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学校业余体育训练工作不断发展,它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而且也活跃了学校课余文化生活,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群体活动的开展。多年的教学与训练使我认识到:在培养优秀的运动员和致力于训练效率提高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贯彻田径教学训练大纲,开展科学的训练,才能达到竞技  相似文献   

6.
从人才训练角度对黑龙江省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资源展开研究,对黑龙江省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专项身体素质现状进行分析,开发黑龙江省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模式.对提高竞技排球后备人才的选拔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促进黑龙江省竞技排球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校课余田径训练工作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发现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摇篮,是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结合。怎样使学生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取得较好运动基础和运动成绩是学校业余训练的难点。  相似文献   

8.
学生课余训练体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东燕 《天中学刊》1999,14(2):76-77
体育运动的竞争,实质上是体育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体育后备人才的成长速度及人才储备数量和质量的竞争.纵观世界体育强国的发展态势,许多国家都把培养高水平体育运动人才的触角伸向学校,建立一个多层次、多系统、多网络的训练管理体系,为多出、快出、出好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与业余体校已构成我国学生课余训练的基本组织形式,成为培养我国竞技人后备人才的支柱和摇篮.如何使学生课余训练在以青少年为重点的群众体育和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两个方面协调发展,如何发挥教育、体育两个部门的优势,建立适合我国…  相似文献   

9.
顾凯 《教师》2013,(29):123-124
铅球项目曾经是我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争金夺银的田径强项,有着良好的训练体系和后备人才基地.徐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是竞技体育的最基础的业余训练基地,目前被评为国家铅球铁饼项目高水平训练基地,是我国训练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阶段的运动员一般都是11~16岁,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是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  相似文献   

10.
蒋欣 《考试周刊》2011,(66):141-141
中学生业余田径训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发现和培养田径后备人才,是学生打好全面身体素质基础和创造优异成绩的重要阶段。本文对中学生业余田径训练运动量合理安排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中学生业余田径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的业余田径训练是田径竟技项目的基础之一,它为田径竞技项目发现、培养和输送了大量有天赋的人才,它的科研和训练水平制约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高度和竟技成绩的发展.因此,提高我国中学业余田径运动训练水平必将有效地推动我国田径项目的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中学业余田径训练的角度,选取作为田径"灵魂"的速度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如何提高中学生运动员的短跑速度能力,为中学的田径业余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职学校课余田径训练是学校体育课余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开展体育课余训练中起步最早、最为普及的。中职学校田径课余训练更是整个国家田径运动的基础之一,在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培养高水平动后备人才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职学校近年来在田径训练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市级比赛和高考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现实中还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与市里或其他地区重点中职学校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从中职学校课余田径训练队的现状入手,剖析中职学校在课余田径训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中职学校课余田径训练对策,来更进一步的提高中职学校的课余田径训练水平,为国家输送优秀的田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3.
通过阐述我国体育竞赛体制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调查研究我国青少年业余篮球训练缴费问题的现状,对比分析篮球运动较发达国家同类问题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我国青少年业余篮球训练组织体系的最基层应放在普通中小学,借助国家办义务教育的体制优势、资源优势,把基础体育项目包括篮球项目在内的业余训练工作作为义务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田径运动是青少年学生十分喜爱的运动之一,它既能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又是其它运动项目的基础。很多学校都组织校队,挑选有运动潜质的学生进行专门的训练,以挖掘其潜能提高成绩,培养并为国家输送高水平的优秀田径后备人才。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发现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青少年田径训练的规范化就是其中之一。所谓"青少年田径训练的规范化",不外乎训练内容的规范化和训练形式的规划化。我们知道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在二者的辨证关系中,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必须适合于、服从于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要求有什么样的形式。所以青少年田径训练若不"重视"规范化,会直接影响到训练效果,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  相似文献   

15.
学校田径课余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培养和造就部分具有运动天赋的同学,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体育后备人才。为参加上一级的田径比赛,为校争光奠定基础。搞好学校的田径业余训练,可引领全校师生积极参与业余体育活动,促使学校形成良好的体育氛围,进而可促使学校工作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卢明 《呼兰师专学报》2001,17(1):104-105
田径是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进行田径运动训练,能全面发展各项身体素质,增强健康水平,培养运动员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因此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参加这项运动。尤其做为奥运会46块金牌大户,也促使多国政府不余遗力地加大对田径的投入来提高本国体育地位。在刚刚结束的27届悉尼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夺得10块田径金牌,  相似文献   

17.
学校课余业余训练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具有运动潜能的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不断提高其竞技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竞技运动的发展培养后备人才的一种教育过程。为此,笔者对农村中小学校课余训练现状及存在着哪些问题和困难?今后将如何做好农村偏完小学校课余训练工作,对安定区农村中小学校进行调查研究,拟从中失节找出差距,寻找对策。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是竞技体育乃至整个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资源,没有后备人才的培养,竞技体育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已成为竞技体育发展中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我们城镇地区来讲更是如此。因此,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本人所在城镇地区的实际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当下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丞待解决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推动当前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业余训练是我国竞技体育运动训练体系中的基础环节,是我国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主要形式,是落实《奥运争光计划》的基础工程,更是实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业余训练工作也是我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结合部,业余体育训练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的实力和后劲,关系到我国群众体育的普及和发展。随着体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武汉市的竞技体育事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后劲问题变得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等形式对全省各级业余体校在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浙江省实施大中小学贯通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理念。内容主要包括建立新型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依托社会力量,加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投入;提高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