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热门话题表现出极大的关切。选准、报道好“热门”自然要费一番思索,可当众多记者争先恐后挤进“热门”中觅宝时,焉知门可罗雀的“冷门”不会挖掘出闪闪发光的金子? “热门”是人们的关注点。几乎所有的热门话题都是从新近变动的事实引伸开的。“冷门”有多种情况,至少有两种情况是有心的记者不会忽视的。一种是往温、热发展的冷,宛如冰化雪消后在沃土中冒出的幼芽,随着几度风雨,必将枝繁叶茂,一时的冷预示着热,这种冷是热的序曲。另一种是轰动  相似文献   

2.
自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在中国绝迹多年的私营经济,迅速出现并茁壮成长.时至今日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营企业主也已成为一个新的社会群体.  相似文献   

3.
岁末之际,驻外分社记者发出不少年终稿,回顾驻在国内政、外交、经济等领域一年里的成就与问题。驻莫斯科分社记者盛世良独辟蹊径,走出办公室,在莫斯科街头采访苏联群众,写出了一篇骨肉饱满、情景兼备的通讯:《反思、探索、革新》,副题是“苏联人对1988年的回顾”(见1989年1月2日人民日报),读后使人对苏联一年里改革的状况有了真切的了解,反映了苏联公众对改革的心声。  相似文献   

4.
我们历来提倡新闻通讯应具备生动、真切、感人几个要素,尤其是写人物和写事件性的报道,更要让读者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这才能取得应有的宣传效果。我认为,三月三十一日新华社播发记者李尚志采写的《“问乡亲们好”》这篇通讯(见附稿),就达到了这个境界。全篇通讯没有空话,没有说教,都是现场情景如实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古书上,早有先发制人和后发制人之说,而且相约成俗,演为成语。先发制人,贵在掌握主动权,看准时机,神速用兵,出奇而制胜。后发制人,则反其道而行之,待对方的高招绝技一一使尽,再施展过人的才智武功,变被动为主动,取得最后的决  相似文献   

6.
这篇原载于《乌鲁木齐晚报》(1989年8月25日)上的、在新疆第五届好新闻评选中获一等奖的小通讯只有700字,在浩如烟海的通讯中,它不过是个“小萝卜头”,而且出自一位名气不大的青年记者之手。不知道评委会的专家们是根据什么把它列在榜首的,我只是想谈点儿自己的读后感。这篇小通讯甚至没有个哪怕是很简单的故事,只是一位画家匆匆几笔勾勒出来的一幅素描的草图,画面的正中是个“身上布满油渍、蹲在那儿旁若无人地调试自行车前轮的”只有7岁的“小萝卜头”;场景是“头上扯一块白布,晴时遮阳,变了  相似文献   

7.
陈实 《传媒》2003,(5):45-45
高凯明文崇孙犁,体近四叶,风格于清简潇散之外透出从容徐婉,思想在朴素平淡之中藏有深曲悠远,几乎篇篇有别人的故事,自己的故事,这样的文章,读起来轻松,读起来愉快,即使像卡尔维诺那样头朝下脚朝上地倒立着读,大概也不会累的。 《简朴生活》收入散文18篇,体裁、风格与他的《静流则深》基本一致,还是有那种齐鲁的豪爽和岭南的灵秀,还是有他个人体性的自然流淌。不同的是,两本书成了两个创作阶段的象征——90年代守住的是“宁静”,新世纪则走向了“简朴”。我把两本书的60多篇文章一一读过,相信这不是一种巧合,而是有某种内在的创作规律或趋势隐匿其中。 散文有“大”有“小”,有人善  相似文献   

8.
在现实生活中,数字同人们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衣、食、住、行都同数字紧密相连,因而便产生许多与数字有关的趣事。试想一下,如若没有数字,人们之间的通讯联络、贸易往来、体育比赛、历史记载……都将成为一片混沌状态,数字与人的关系实在太密切了。因而,选择这样的主题作文章是令人关注的。新华社驻波恩分社记者胡永震写了一篇通讯:《1988年8月8日在联邦德国》(见《环球》月刊第10期),生动地报道了联邦德国人民同数字发生的一系列趣事。这篇通讯写得颇有特色,可称是将“三性”  相似文献   

9.
当《天道酬勤——访芦京子歌词大奖赛头奖获得者张克良》这(?)篇人物通讯见报后(见《光明日报》1987年5月11日),马上就有行家叹道:好文章!好文章! 这是出自一位年近花甲的女记者之手。“我并不认识张克良老师。为日本著名歌星芦京子征集歌词大奖赛揭晓的那天,我们正要离开北京去青岛。有人提议,到了青岛,不仿顺便去看看这位走运的老师。”  相似文献   

10.
谁都有这样的体会,亲人远离身边,最让人盼望的是(他她)的来信。所谓“家书抵万金”,正是道出了家信的珍贵。而对于一位自己的儿子正在前线作战的父亲来说,盼子来信的迫切心情更是不言而喻了。江苏扬中县幸福毛纺厂印士根老师傅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的儿子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来信了,他  相似文献   

11.
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里,多少过去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现在不但想了,而且做成了;又有多少想有所为而不能为的人,在这场变革的洪流中,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才能,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业绩。新华社记者李峰、林楠采写的通讯《乡土奇葩——记农民企业家鲁冠球》,通过介绍一位创业者的事迹,深刻地再  相似文献   

12.
1999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推出了一个震撼全国人民心灵的重大典型———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人民医院院长吴登云。为了推动学习宣传吴登云活动的深入开展 ,去年5月间 ,由中组部、中宣部、卫生部和自治区党委联合组织全国21家新闻单位的31名记者组成新闻采访团 ,深入乌恰县进行了为期10天的实地采访。从6月21日起 ,首都和全国各大新闻媒体发表了大量关于吴登云先进事迹的通讯报道 ,其中不乏生动感人的新闻佳作。由新华社记者胡晓梦和人民日报记者白剑峰采写的长篇通讯《雪山的呼唤》 ,就是其中一篇十分优秀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3.
MTV《望月》(郎昆创意,宋祖英演唱,中央电视台录制)是近年来电视文艺领域内的新收获。它新颖而独特的创意,它感人至深的动人旋律,它简洁生动的画面构图及歌唱家近乎完美的诠释,给观众以强大的视听冲击力和震撼力。人们在凝神观听之余,纷纷叹赞它:声画合璧,曲美情深。  相似文献   

14.
应美国新闻处和阿富汗新闻媒介中心的邀请,新华社国际部杨木同志前往巴基斯坦白沙瓦的阿富汗难民营参观访问,为期只有10天,1988年11月9日国际部播发了他写的见闻通讯:《田园荒芜胡不归?》(见1988年11月10日新华社新闻稿),这篇不过1400字的通讯,以简洁的文笔,紧扣局势,写得情景交融,第二天全文刊登在人民日报的国际版。《人民日报》海外版和东南亚几家华文报也予以刊登。  相似文献   

15.
在1987年度全省优秀广播稿评选中,江都县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中闸乡通讯员采写的通讯:《卞力生换车记》获得了一等奖。卞力生,这是一位在极左路线占统治地位时期承受迫害较严重的农民,也是一位商品意识觉醒比较早、在新时期大步走在农村改革前列的先进人物。他的活动轨迹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他的家庭境遇的变化,具有  相似文献   

16.
通讯《五月的北京》(新华社5月27日播发)被报纸电台广泛采用,读者听众连连称好。文章的开头借用了我国一副古老对联的上联:“春前有雨花开早”。乍看起来,这是个浅显、轻松的开头,等读完这篇报道,方琢磨出这七个字的深刻含义。稿中继续写道:“几场春雨,数夜春风,五月的北京生机盎然。漫步街头,驱车郊外,红花绿树,游人熙攘,到处是春的气息。”这一段描写看似平淡实雄奇。因为在去年制止动乱和平息反革命暴乱以后,报道今年五月的北京有特  相似文献   

17.
如果我们可以把黄裳晚年游目骋怀于山川、古籍之间而写下的一系列充满文化慨意的散文作品叫作“文化散文”,那么《文化苦旅》则如异军突起,它以雄健的笔力、开阔的气象、磅礴的诗情及与诗情相交融的较为深广的文化反省,强有力地把当代中国的文化散文创作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这部散文集,以文学的方式探索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提出了一系列颇具深度的文化问题、命题和课题,高  相似文献   

18.
“好!”中央一位领导同志看完穆青、胡国华、王志纲合写的长篇通讯《风帆起珠江》后,提笔写下了这样一个字的评语。首都一家新闻单位的负责人认为,这篇报道体现了中央的精神,读后令人振奋。这篇报道好在哪里?为什么能令人振奋?我想,它最大的特点在于用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珠江三角洲十多年来的巨大变化,使人们看到了改革开放的巨大威力,让读者领略  相似文献   

19.
读刘绍楹的杂文集《交友·处世·做人》,常被一些篇章思想力量所征服。这本杂文集像酿造多年的陈酒,芳香、醇厚。鲁迅称杂文是“感应的神经”。刘绍楹的杂文紧扣时代的脉搏,抓住青年人普遍关心的问题,如交友的原则,处世的道理,如何看待社会不良现象,娓娓叙谈,深入浅出,既不是板着面孔说教,又不是隔靴挠痒抓不住要害,而是有入木三分的哲理,有淋漓尽致的批判锋芒,有感  相似文献   

20.
由洪满浩、全明吉等先生编纂的《中韩辞典》《韩中辞典》(以下简称《辞典》)已由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辞典》的出版,由于其双语的特性,也由于编纂者的特殊性(既为语言学专家,又兼通中韩两国语言,自身的母语为韩语,却又生活在汉语的语言环境中)、治学的严谨性及其体例的科学性,不论在语言学上的集成之功,还是在文化学上的传播交流之功、词典学方面的典型垂范之功乃至对相关学科的学术启示意义,都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