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历史事件常常会影响历史进程,而地理因素又常常影响历史事件。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其中的“天时”、“地利”就属地理因素。翻开史册我们会发现,地理因素在某种意义上会对某些历史事件的发生进程、结局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时要重视地理因素。  相似文献   

2.
一幅当代的油画风景作品,它应该是画家通过深思熟虑的构思,并结合自身独特的绘画技巧等手段所创造出来的。欣赏和分析油画风景作品时,不能只单纯的对作品中绘画题材、构图、颜色、技法的应用等方面加以关注,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那就是地理环境因素对风景油画表现语言的重要影响。我国东北地区地理环境有着自身的特点,多民族融合,丰富的民风、民俗文化滋养和蕴育出独特的油画风景作品。东北地区风景油画作为我国风景油画创作表现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现代中国油画领域具有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4.
随着移民的进入和土地的开垦,东北南部农副产品逐渐有了剩余,康熙中期以后,开始从粮食输入区转变为粮食输出区,直隶、山东,甚至京师都要依赖奉天的粮食.这表明东北与中原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本文仅通过对奉天"运通米豆"个案的研究,更为详尽地展现这种联系.  相似文献   

5.
重建后,美国南部奴隶制废除,开始逐渐实行租佃制种植园经济,它主要是以农作物留置权制度和租佃制为基础,在这种经济制度下,南部走上了主要以种植棉花为主的畸形发展道路,并使得南部的农民越来越贫穷。南部的工业发展主要以农产品、工业原料和初级工业品的加工为主,而且工业的发展受制于资本的匮乏、劳动力素质低、劳动力流失严重、北部资本的控制和工业歧视等因素。  相似文献   

6.
冯润利 《考试周刊》2011,(17):175-175
从地理学科教学内容来看,研究的中心内容就是人地关系,这是人类生存的大问题,是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使中学地理教育真正起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便成为地理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就必须采用多种方法,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7.
教师在地理课堂中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引起了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有效提升地理教学效果。文中通过阐述国内外初中地理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发展,了解初中地理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发展状况,探究影响初中地理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因素,进而提出构建初中地理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建议,为优化初中地理信息化教学模式、提升地理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关键。影响地理有效课堂构建的因素,包括教师对地理学科地位的把握、教师的专业素养、师生互动的程度、教师的教学风格等。地理教师要在明确以上因素的前提下,找到自身不足,积累相关教学经验,提高个人教学水平,从而达到新课标对地理课程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地理资源丰富,山多水奇,历史悠久,曾是古代政治文化中心,璀璨的历史文化代代流传,使得山西成为闻名全国的旅游胜地。该文主要介绍山西各地地理环境因素的特征,描述山西人文地理因素的特点优势,通过分析,总结其不同因素特征对发展山西旅游业的影响,并对山西当前旅游业发展中关于利用地理资源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进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历史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关于明代东昌堡的位置,民国以来有很多错误的认定.本文结合中外史料,重新加以考证,确定明代辽东东昌堡与牛庄驿原为一地.  相似文献   

12.
慕容氏辽东政权的“侨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嘉乱后,避难辽东的中原流民主动归附慕容氏,二者结成稳固的政治同盟,共同攻取了辽东郡县,辽东当地大族成为被征服对象,由此在士族集团内部形成了“重侨轻土”、“以侨统土”的政策。  相似文献   

13.
明代辽东都司虽地处边塞,但在全国教育体系逐步完善的同时,辽东的教育机构也得以建立和发展起来。本文通过梳理史料,介绍了辽东都司教育体系的确立、管理和生员举业等情况,以期勾勒出明代辽东都司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说明与中原相比,辽东教育虽然落后,但与前代相比却有很大进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境内的朝鲜族,是从朝鲜半岛迁入的“跨界民族”,关于中国境内的朝鲜族的起点,大体上存在三种看法,第一,认为应追溯至元代明代;第二,认为起于明末清初,第三,始于19世纪中叶迁入,本文根据史料进行分析,阐述了明代朝鲜族移民辽东的原因,迁徙途径及其开发辽东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2004年,似乎一度沉寂了数年之久的辽金史研究,再次出现了复苏的生机。见于各种出版物的相关论效逾百种,无论从质量上还是从数量上,都有超越往年的势头。尤其是关于政治史、制度史、社会化史方面的成果更显突出,相形之下,经济史、对外关系史方面研究则比较薄弱,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相应地予以加强,以期进一步推动辽金史研究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匈奴在东汉时分裂为南北两部。东汉政府对其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对南匈奴在政治上承认并确立其藩属地位,经济上给予大量赏赐资助;对北匈奴则采取先羁縻、后攻伐的政策。东汉政府采取上述政策维护了其政治统治,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英雄谱本《水浒传》中的批语未见于著录,学界至今都未有文章对其进行研究。虽然从总体上来说,此本批语的价值并不是很大,但是站在《水浒传》评点史的角度来说,英雄谱本《水浒传》批语尚且值得关注。此本批语自身也同样具有一些特征:在批语的内容上,除了随文之批外,还有一些对世情感发之语;在批语的情感上,则具有相当的主体性,有些批语情感尤为激烈;在对书中人物的喜好上,则对宋江极为钟情,此点也是此本批语不同于他本批语的独有特征。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extends the geopolitical theory on geographical stratification to understand the persistent inequality in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Drawing on empirical evidence on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institutions, and differentiated admissions and recruitment processes, I examine how political a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shaped opportunity structures in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for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geographical origins. I conclude that the state's decentralised governance gave the eastern area more power and advantages while the students from the poor western and central regions suffered a lack of opportunities in achieving upward social mobility through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9.
今本《辽史》有关契丹西楼的记载,以《太祖本纪》中保留的3条记录最为原始,故其史料价值独高。契丹西楼最早是指代辽朝初年行政中心所在的地域名称,而非特指某处或某组具体建筑。辽朝初年,其行政中心曾经有过一个由西楼到上京的历史发展过程。契丹西楼得名应该早于公元912年,神册三年(918)皇都建成后,在辽人语境中,西楼遂改称皇都。到了会同元年(938)十一月太宗诏改"皇都为上京"以后,皇都之称则又停废,从此直到辽亡,官方正式文献中始终都称上京。  相似文献   

20.
辽金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南北朝时期,而这一时期金代文学受到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冲突,呈现出他自身的独特风格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