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助乔姆斯基空语类理论分析汉语空位主语的特征。由于汉语空位主语不具备指称句内可识别性,它的先行项必须依靠一定的语境才能识别,因而汉语空位主语不同于乔姆斯基的空语类,属于话语省略。  相似文献   

2.
汉语空位主语的所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语空位可以进一步区分为句法层面的PRO和篇章层面的省略型空语类。PRO理解和使用依赖于中心动词的语义结构,而省略型空语类的使用则受制于各种语用和篇章因素。通过对实际语料中两者在所指确认方面的考察,可以更清楚地揭示出在不同结构层次上分别解决这两类空语类,有助于我们更充分而科学地研究并解决汉语的空位主语问题。  相似文献   

3.
郑立平 《英语辅导》2010,(2):167-169,176
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单句汉译英时常犯的两个严重句法错误是句子缺主语和没有焦点动词,受汉语主语空位和连动句影响是错误的主要原因。解决策略是通过对汉语句子作深层结构分析,用补充(还原)句子主语和确定焦点动词的方法,帮助学生翻译出符合目的语句法规则的英文句子。  相似文献   

4.
主语省略是汉语言语交际中一种十分常见的语言现象,它是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自觉遵守省力原则的体现。本文以乔姆斯基空语类理论的PRO和pro为参照,探讨汉语主语NP省略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自从乔姆斯基提出用控制理论来解释英语中PRO的分布和语义所指以来,不少汉语的学者也试图用这一理论来解释汉语的PRO现象,不同的学者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对英汉语中主语小句的主语位置的PRO的分布和所指的分析,得出在该位置的汉语和英语的PRO的所指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6.
《论语》中"是"的辨析--并论"是"作判断词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是”在《论语》中共出现58次,几乎包含了它在古汉语中的全部用法。“是”从指示代词演变为判断动词,取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上古汉语判断句普遍不用判断动词,由此形成“句法空位”表示判断的形式。二是作为指示代词,“是”因在判断句中常做主语、宾语、状语而贴近“句法空位”,并接受“句法空位”赋予的判断性。由于“句法空位”处于无形状态,“是”在句中同时占有主语和谓语、或宾语和谓语、或状语和谓语等位置,因而产生“这是”、“是这”、“只是”等语法意义,并削弱“是”的指代作用。如果其前后的主语宾语不需指代且明确,“是”就只做判断动词了。副词修饰“是”,则是对这一演变结果的证实。  相似文献   

7.
在主题句中,语义上的共指关系在句法上表现为空位与复指问题。汉语主题句的述题部分有时必须有复指代词,有时不能带复指代词,有时复指代词是可有可无的。本文试图运用配价语法理论,从动词配价方面来探讨现代汉语主题句的复指和空位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管约论下空主语pro的特征和研究汉语空主语(pro)的意义,回顾和分析了众多语言学家围绕定式句与不定式句的激烈争论,论证了汉语中存在定式句与不定式句之分,并尝试提出了判定汉语不定式的标准,从而比较了英汉空主语(pro)存在理据的差异,进而比较了英汉空主语(pro)在约束机制和所指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弗雷格的“涵义”和“指称”理论对汉语谓词性成分的“陈述”和“指称”研究具有重大且根本的影响。借鉴此理论基础并基于前人研究成果,文章总结了汉语谓词性成分(包括谓词性主语和宾语)的陈述和指称功能,指出了谓词性主语在容器语句中的指称作用尤其突出,以及谓词性宾语的指称作用与谓词的叙实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尽管汉语与英语的句子似乎大多符合主语—谓语—宾语及修饰语—被修饰语这一语序,但实际上两种语言具有本质的差异。汉语是主题突出型语言,而英语则是主语突出型语言.“主题—述题”结构是汉语的主要特点之一,但英语很少使用主题结构,一些通过主题化生成的主题句也主要是为了某种语用或修辞目的。就英汉翻译而言,英汉词序的相似性有时可以将汉语的主题句直接转换成典型的英语主谓(宾)结构。而在多数情况下,汉语主题句的翻译需要局部甚至全部改变原有句子结构才能完整精确地译出原句要表达的意思。根据这一指导原则,本文总结出了翻译汉语主题句的三条基本方法,即对应法、结构转换法和语义翻译法。  相似文献   

11.
英汉语中的小句结构统一表现为嵌套时态短语的话题短语投射。英语小句中的时态成分在不同小句类型中具有实现事件论元的可选性特征,其句法结果为英语名词小句和形容词小句中的主语移位至话题短语指定语位置,而英语动词小句中话题短语指定语的位置由小代语 pro 占据。话题短语指定语位置上成分的不同造成了英语不同小句中主语被动化提取的差别。汉语中的时态成分同样在实现事件论元方面具有可选性特征。汉语补足语小句中的时态成分选择不实现事件论元,因此汉语名词小句和形容词小句中话题短语指定语位置上的成分为小代语 pro。汉语独立小句中的时态则选择实现事件论元,其主语实现为话题。  相似文献   

12.
根据乔姆斯基的结构理论 ,无生命主语句的翻译方法主要有三种 :( 1 )把英语中无生命主语简单句译成汉语的复合句 ;( 2 )把无生命主语被动句译成无主语的主动句 ;( 3)把英语无生命主语句译成汉语的兼语式。  相似文献   

13.
谓词性成分的音节数量和结构方式等节律形态制约着它们充当主、宾语的功能。就音节数量而言,单音节谓词的光杆形式用作主语时受到的限制较多,但可以相对自由地用作宾语;双音节动词与形容词在词汇化过程中都实现了功能的增值,它们一般可以单独用作主、宾语。同时,谓词的复杂形式,随着其语义内涵的增加,指称性也相应增强,用作宾语的频率和自由度更高。就结构方式来说,谓词性主语和谓词性宾语在结构类型上也存在着不对称性,谓词性主语中定中结构占绝对优势,谓词性宾语中动宾结构所占比例最大。统计结果表明谓词性主语的指称性强于谓词性宾语,在句法上指称性愈强的结构愈容易出现在主语位置上。  相似文献   

14.
黄飞飞 《现代语文》2006,(12):60-61
1.引言 汉语互动句,即互动式使动句的简称,指的是主语和宾语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的语言结构形式.例句:  相似文献   

15.
非宾格动词的唯一论元出现在主语位置是一条语言共性,但在汉语中却表现出独特的个性特征,即:唯一论元可以做宾语,且主语为其领有者,句式表达意外义。这是由于汉语的非宾格动词其实就是动补结构中表状态变化的补语成分,因而汉语的非宾格句具有上述三个特性。借鉴及物性理论并立足于构式视角探讨这一句式的生成机制,认为汉语的非宾格句是一种事态句,是通过逆及物化操作而产生的句法后果。其句式义可概括为:某物(宾语)自发性的变化对其领有者(主语)产生出乎意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主动语态如何变被动语态(一)含有双宾语的主动句变为被动语态时,多数将主动句中的间接宾语变为被动句的主语,直接宾语保留作宾语;也可将直接宾语变为主语,间接宾语保留作宾语,但这时宾语前需加介词to或for。例如:He gave me a new watch.→(1)I was given a new watch.(2)A new watch was given to me.(二)含有复合宾语且宾语补足语是名词的主动句变为被动语态时,只能将主动句中  相似文献   

17.
一、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使用范围1.先行词为人用who/that(在句中作主语,不可省略)用whom/that(在句中作宾语,可省略)用whose(在句中作定语,不可省略)2.先行词为物用that/which(在句中作主语,不可省略)用that/which(在句中作宾语,可省略)3.先行词为人和物用that(在句中作宾语,可省略)4.先行词为时间用when(在句中作时间状语,不可省略)用that/which(在句中作主语或者宾语,作宾语时可省略)5.先行词为地点用where(在句中作地点状语,不可省略)用that/which(在句中作主语或者宾语,作宾语时可省略)6.先行词为原因用why(在句中作状语)for which(在…  相似文献   

18.
英汉双宾语句是指带有直接宾语(direct object)和间接宾语(indirect object)的句子.基本格式为:S+V+Oi+Od(s为主语,v为谓语动词,Oi为间接宾语,Od为直接宾语)例如:He gave me a pen.(他给我一支笔.)英语和汉语一样,在双宾句中,直接宾语常由表示事物的句词、代词、动词短语或从句担任,间接宾语常由表示人的名词或代词来充当,在句中间接宾词常位于直接宾语之前.除此之外,英汉语双宾句还有其它一些相似或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9.
古汉语中受事主语句具有以下特点;受事主语句的谓语动词不带宾语或只带施事,处所宾语;受事主语句中的主语可直接或有条件地后置作宾语;受事主语句可以改写成有标志的被动句,我们可以此来分清受事主语句和与事主语句在古汉语中的界限。  相似文献   

20.
重动句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关于其宾语的指称性质,一般都认为不能是定指普通名词。本文把重动句放在话语环境中,对重动句宾语的指称问题进行了再审视,认为重动句宾语可以是定指普通名词,其最大的特点表现为无标记性。重动句宾语多由无指名词性成分充当,没有话题功能,所以重动句所在的话题链一般比较短,很多重动句以孤立句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