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思思  吴涛 《兰台世界》2016,(18):36-38
档案文化建设是新时期档案管理事业新的目标和要求,本文在社会认同视阈下研究档案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解读社会认同、档案文化的概念,分析社会认同对于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档案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档案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3.
高校图书馆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将自己的服务融入全社会的公共服务体系中去。本文将基于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状的分析,审视开展社会服务的原因,列举社会服务开展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因素,探讨高校图书馆在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不可或缺作用,对推动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进一步发展的措施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商业价值的元素外,广告日益增显其文化附加值。本文探讨民国《良友》画报广告对上海消费文化空间的意义生产流程及类别。文章认为它在现代性家庭生活、男女性别、文学文化和民族主义政治等四种空间里,生产了上海消费文化空间的整体构件。  相似文献   

5.
金玲 《新闻世界》2011,(8):166-167
九一八事变后,《申报》的政治倾向发生重大转变,从一份谨慎保守的传统报纸变成了言辞激烈,要求抗日的进步报刊。本文以1931-1934年为着眼点,探讨这段时期内《申报》在公共空间发挥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蔻”文化日益兴盛的现象出发,分析“蔻”文化对校园主流文化的冲击,阐述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语境中,"启蒙"的本土内涵包括"阶级解放"和"民族独立"两方面内容.在这两个范畴的共同定义下,"中国人民"是一个相当具有症候色彩的概念,是社会主义启蒙的核心概念,也是《人民画报》在社会主义启蒙中向读者普及的关键身份概念.本文从刊物本身国有性和视觉性两种属性出发,发现《人民画报》通过独特的视觉表征实践与...  相似文献   

8.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有关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条款进一步明确了政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方针政策。这些条款确定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合法性,并在参与模式上给出导向性的意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颁布实施将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在参与主体上,培育文化类社会组织;在供给模式上,鼓励多元服务;在服务类型上,推进政府购买;在参与辅助力量上,规范文化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9.
报纸作为传统媒介中的第一媒体,其政治文化功能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社会传播力.本文对话语、新闻话语以及政治文化的概念进行了阐释,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审视了报纸新闻话语的政治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组织结构的建立,报纸新闻话语的议程设置与舆论引导以及受众认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正艾尔雅维茨曾说:"无论我们喜欢与否,我们自身都处于视觉成为社会现实主导形式的社会中。"1从印刷术的发明到摄影技术的革新,电视电影的广泛应用,以图像为传播媒介的视觉景观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已被大量的视觉图像符号所包围,图像文化已成为日常文化的一种主导形态,而早在十九世纪中晚期的中国晚清,就开始见证着视觉文化的兴起。晚清时期出现的一种新兴的媒介体裁——  相似文献   

11.
公共图书馆的基本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数字图书馆的建成使用很好地发挥了其在文化建设中引导社会、教育人民和推动发展的功能,凸显了公共图书馆在实现资源共享、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开展普遍均等服务、传播先进文化、提高全民素质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2.
赵宁 《新闻世界》2010,(11):221-222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加布里埃尔·塔尔德其人,说明其在社会学中的地位,然后分析了《传播与社会影响》一书的整体结构,前七章及后两章依据与传播的密切联系程度分开论述。重点阐释引用了本书中的"公众"和"舆论"两大概念。  相似文献   

13.
2002年8月8日由著名的网络评论家王俊秀和方兴东共同撰文,正式提出中文“博客”一词,此后,博客真正为广大中国网民熟知。在近几年内有巨大的发展。2005年被称为“博客元年”,2006和2007年被称为“博客井喷年”,它给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全自由的网上言论空间。博客可是说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是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记,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消费社会的到来,人们消费观念逐渐变化,消费行为越来越注重符号性。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消费社会兴起的产物,城市杂志已成为我国期刊市场的重要文化力量,在社会消费观转折期城市杂志编辑理念能否顺应目标受众消费需求变化,影响受众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有效引导消费文化,关乎其生存,也是困扰我国城市杂志发展壮大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的思想源泉、文化精神和道德核心。系统梳理《论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利于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作为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青年亚文化现象,网络'丧文化'备受青年群体和社会舆论的关注。从后亚文化理论及其语境出发,通过'符号表达'仪式展演'与'线上狂欢'三个层面探析网络'丧文化'的社会表征。网络'丧文化'这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不可能简单地一笔抹煞,应对其作客观评析,但其背后潜在的价值虚无主义、犬儒化倾向与自恋主义也需引起重视和警惕。  相似文献   

17.
自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陆续发表多个文件大力倡导发展文化产业,将社会主义文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分为三大体系: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18.
文璇  刘光磊 《视听》2021,(7):110-113
网剧是在网络环境中诞生、成长起来的,具有鲜明的互联网特征,形成了独特的网剧文化.《沉默的真相》是2020年高分国产网剧,其主人公形象建构、符号解构、去中心、非线性的叙事手法,充分显现了后现代的反叛、多元、注重个体、碎片化的特征.本文从解构传统叙事、超文本叙事的角度出发,分析该剧的叙事特征,探究当今网剧叙事的规律,为今后...  相似文献   

19.
对新闻生产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把关人的研究,但把关人只是新闻生产中微小的一个环节。舒德森认为,新闻的生产方式以及引发的媒介效果是一个多变的研究领域,这就将新闻生产研究引入更宏观的研究视角——社会学的视角。我们有必要对其思想进行分析,重思新闻业的定位,这些都是其新闻生产思想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从戊戌变法以后,宪政就一直是国内外报刊热衷探讨的问题。改良派人士在日本创办的《清议报》和《新民丛报》不仅将西方的立宪制度条分缕析地介绍给国内读者,同时还将宪政文化作为一种国民常识进行普及和宣传。尽管革命派创办的《民报》对君主立宪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对于以宪法实施为政治合法性的基础这一点并没有太多的异议。辛亥革命的结束无疑也结束了清政府立宪实践的可能,但改良派人士在宪政文化建设中的努力并非毫无"遗产"可言,至少在一些报刊的议政方式上已经将"舆论政治"变成了宪政文化的直接表现形式,这不仅在新闻史上意义深远,也给现代政治文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国风报》于1910年2月创刊于上海,作为一份旬刊,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