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今乃至今后教育教学发展的人才需求目标。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实践为基础不断创新发展的学科.应当担负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在物理教学中通过树立创新观念.渗透科学研究方法.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创新方法,优化教学方法.重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一、建设和完善实践教育体系,突出高职创新教育重点重视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的特色,高职学院应该确定“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原则,采用“教学工厂”和综合科技教学环境等先进教学观念,建设和完善实践教育体系。1.分层次构建实践教育体系实践第一层次,让学生了解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具体工艺与技术设备,初步学会选材料,了解制作对象的结构、工艺、性能,了解常用技术装备,通过操作实践,增强基本操作技术。实践第二层次,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实践中心完成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任务,通过规范、系统的单元实验、课程设…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就学校的教育教学而言.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具体事例就如何结合课外游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所以教学过程应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就学校教育而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若特殊的使命。”教学应如何依据学科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突破口。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人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该文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几点做法和体会表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盛红姣 《中学理科》2006,(12):34-35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新课标的要求.物理习题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习题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习题教学不但有助于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深化,提高学生解题技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发散性、灵活性.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习题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求“新”、求“变”,以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国家建设、社会发展需要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所谓刨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实施刨新教育成功的关键.中学化学课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战场,为此,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9.
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实施创新教育成功的关键.为此确立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课堂教学策略至关重要.创新教学的课堂教学策略,就是在实施创新教育中运用创造学、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根据课堂教学特点及其变化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活动方式.笔者根据多年的创新教育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常用教学策略,供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创新意识,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我制定了本节课将要完成的教育、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教学应如何依据学科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突破口。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2.
浅谈对初中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中国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笔者作为初中数学教改的一线教师.下面就“培养初中学生数学创新思维”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走向教育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伟大使命。教育创新的基础是教学手段的创新.教育需要创新,教师渴望教学创新,学生呼唤教学创新.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为了更好的实现素质教育,教师应在课堂有限时间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要使学生学会获得新知的本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浅谈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要更新教学观念;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活跃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的发现、思考和解决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刘积能 《中学理科》2007,(11):28-29
探究式教学是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提出、猜想、实验探究和交流评估,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科版物理新教材中,大多数物理实验是探究实验,因此,探究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显得特别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法,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切忌包办代替,要着眼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会到探究真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实施素质教育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强思维训练、激发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意志,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解题能力训练、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在教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教学创新教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中小学之间在教学环境、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使得小学生刚进入初中时面临着许多问题.从而阻碍了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就学校教育而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实验是很有必要的,以下就此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体操教学中影响创新能力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体操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途径,使学生在完成体操教学任务的同时,自觉与不自觉地接受创新教育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要更新教学观念;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活跃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的发现、思考和解决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