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意识形态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属于高频词汇,对其内涵及特征的准确把握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把钥匙。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意识形态是由意识形式聚合成的综合概念,它是指以语言文字符号为载体的、产生于社会存在但具有独立运动特征的虚假意识。意识形态由政治法律思想、宗教、道德、艺术、哲学等社会意识形式构成,具有虚假性、公共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四大特征。  相似文献   

2.
论智慧的涵义及其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智慧是人们运用知识、经验、能力、技巧等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的本领,是人们对于历史和现实中个人生存、发展状态的积极审视、观照和洞察,以及对于当下和未来存在着的事物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进行明智、果断、勇敢地判断与选择的综合素养和生存方式。智慧同智力、能力、聪明、机智、明智等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智慧具有知识性、主体性、价值性、实践性、综合性。  相似文献   

3.
管窥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演进脉络有一个核心问题,即如何整体认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跃迁的基本路向。因循于此,唯物史观转向的开端与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最初表述紧密关联,它延续了马克思揭示"国家之谜"、"历史之谜"两道谜题所遵循的逻辑线路与初步结论。奠基于唯物史观真正出发点之上的意识形态理论跃迁,则表明马克思对物质生产内在运动规律与意识形态自身之谜认识的深化与超越。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丰富并反映着唯物史观的实践内涵,其方法论意义即在于打开并拓展了关于意识形态的发展规律、意识形态的主导力量、意识形态的对抗问题等实践命题的论域。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即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这一复杂问题的观点和看法。深入研究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理清其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揭示其当代价值,有助于我们科学、系统地把握意识形态,特别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特点和功能,从而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孙晓明 《文教资料》2010,(22):91-92
在马克思语境中,意识形态终结是指阶级社会中维护剥削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的终结,意识形态终结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革命的实践,意识形态终结的过程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西方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马克思主义其他理论具有重要影响.马克思认为社会结构主要是一种关系性的结构,并以社会结构的构成社会要素为起点,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层面来建构他的社会结构理论的,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体现了层次性和系统性、动态性与稳定性、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在对旧意识形态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基本特色.在对"旧意识形态"的批判中,马克思主要针对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费尔巴哈、普鲁东等进行了批判,其中涉及的问题主要有:关于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意识形态的本质及根源,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科学性等.  相似文献   

8.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建立在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误读的基础上的。阿尔都塞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代表,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在很多方面进行了丰富和发展,这一建树在其思想建构中尤为重要,但是他最终背离了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初衷。文章试图从四个方面把马克思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进行比较,从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更好地指导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理解马克思批判性意识形态观的重要文本。只有在文本解读中,我们才能完整地把握马克思批判性意识形态观的形成、内涵及其转变。在《形态》写作前,通过对已有理论成果的借鉴和政治实践的深入,马克思的批判性立场已经形成。在《形态》文本中,马克思重点批判了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及其"统治阶级维护意识"的实质。但因为《形态》的重大缺席,意识形态的内涵开始出现从批判性到描述性、从否定性到肯定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指对当时社会采取非批判和维护态度的思想体系。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具有统治阶级的统治性和对社会真实关系的遮蔽性。对马尔库塞而言,意识形态就是技术理性,技术在当代工业社会已经代替了传统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而充当着新的意识形态的统治和辩护功能、马克思创造性地建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实践观是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最基本的观点,马尔库塞提出意识形态批判的最高诉求是解放爱欲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西方工业社会,随着技术理性的不断高涨及消费已渐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的同时,意识形态范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对此提出了一系列的文化一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但其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有本质的区别.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是通过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及其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虚假性,具有革命性和实践性的特质.从阐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出发,论述了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以及弗洛姆、马尔库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在比较的基础上揭示了法兰克福学派意识形态理论的实质及其局限.  相似文献   

12.
服务于千百万下层贫苦群众是马克思一生中不变的政治立场。青年马克思的政治立场经历了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学生时代树立为千百万人的幸福而奋斗的理想、莱茵报时期代表下层贫苦群众的利益、巴黎时期把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作为革命的物质力量。同时,青年马克思对无产阶级使命的阐述也经历了哲学论证和科学论证两个阶段。还原无产阶级的本真内涵及其使命的双重论证,有利于理解无产阶级变化的身份和不变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相同点和不同点在于:1.关于意识形态的存在问题: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没有历史”,且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观念的上层建筑”而存在;而阿尔都塞则认为意识形态尽管没有历史(指的是意识形态一般,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具体形式),但却永恒存在,而且意识形态是作为一种社会结构而存在;2.关于意识形态的意义或功能问题:马克思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扮演的是“阶级社会的维护意识”,在全部人类历史中,则承担着人类文化发展的载体的角色;阿尔都塞则认为,意识形态以其“物质性”特征发挥着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作用,而在全部人类社会历史中,意识形态则承担着主体建构者的角色,即意识形态的功能,就是将“个体召唤为主体”。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批判的同时,也进一步揭示了意识形态的功能和作用。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具有维护阶级利益的功能、政治合法性的功能、社会整合的功能和先导性功能。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在阶级社会中,作为代表统治阶级意志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意识形态的阶级性主要体现于其概念、本质和功能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从马克思的语境看,意识形态这个词是用来表示解决社会冲突的特殊手段、特殊功能。某种东西是否成为意识形态,这是由这种东西的社会职能所决定的。所以,意识形态是文学的职能规定而非本质规定。审美可界定为文学的性质或特点,而意识形态则可作为文学的功能或作用,二者是体与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作为当代西方著名的马克思学者,戴维·麦克莱伦把二百多年的意识形态论发展史划分为德国传统和非德国传统、马克思主义传统和非马克思主义传统。他认为,马克思总体上倾向于属于德国传统,而“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也即马克思主义传统则是对德国传统和非德国传统的一种兼容并蓄式的发展结果。因此,从德国传统语境出发,麦克莱伦梳理了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的形成;从马克思主义传统语境出发,麦克莱伦梳理了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经由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演化历程。这是一种典型的英语世界的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史梳理。  相似文献   

18.
意识形态批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难以割舍的一块阵地.英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提出了"审美意识形态""作者意识形态""读者意识形态"的创新性概念,建构了自己独特的意识形态批评理论.伊格尔顿不仅吸取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评的成果,而且借鉴了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解构主义等20世纪新潮理论成果,伊格尔顿最终走向的政治批评是与他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批判立场、目标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9.
卡尔·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资本追逐利润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过程中,人的异化是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本身固有的根本矛盾。而马克斯·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合理化或理性化的过程,是资本主义精神促成的结果,人樊自身无法克服理性化所带来的苦果。二人提供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变迁的理论,并引发人们在理论和现实层面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