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曹文轩在其理论和创作实践中一直关注美感,倾心雅致,其小说中大量的意象描写充分展现了他独特的美学追求。本文通过对曹文轩和废名小说的美学理念及小说中意象的解读,探讨曹文轩对于古典主义美学的传承及小说的诗性现代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伊恩·麦克尤恩在其著名小说《赎罪》中使用了后现代主义元小说写作技巧,展现了虚构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关系。作家通过对文学经典的指涉,凸显小说的自我意识;通过对小说创作过程的自我揭露,模糊了虚构与现实的界限;元小说技巧的应用赋予了小说更丰富的内涵和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3.
《无名的裘德》是英国跨世纪的文学巨擘托马斯·哈代的力作.亦是其悲剧小说的最后一部。在这部小说中,哈代以凝重的笔墨创作了一个哀婉悲戚的放事,再现了古希腊悲剧的瑰丽雄伟,堪称是其悲剧小说中的圆熟之作。本文主要通过对这部小说形式和内容的分析,探求其作为悲剧小说的艺术效果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苏童的小说塑造了众多的底层人物形象,文章通过对其小说中的底层人物命运的分析,揭示苏童小说中底层人物在生存困境中孤独与抗争的姿态,进而探究苏童小说中人物形象类型化的原因。苏童小说中的人物类型化形成了苏童小说的独特氛围,孤独、虚无是苏童小说的底色。  相似文献   

5.
小说《缅甸岁月》体现了乔治.奥威尔的反殖民主义思想,表达了其对英国帝国主义行径的质疑和抨击,然而,在小说中,作者对于东方人负面形象的刻画,却表明其仍无法摆脱欧洲中心主义和白人优越论的影响,从而导致其反殖民主义思想的不彻底性。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主要的东方人形象来验证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6.
索尔·贝娄的小说创作中成功的运用了流浪汉小说这一众所周知的艺术形式,并根据时代的需要对其艺术方式和表现内容有所发展和丰富,体现出鲜明的现代性。通过对其创作的流浪汉小说的现代性的分析,可以进一步认识其创作的独特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延安小说”视野中考察卞之琳的小说创作,可见其小说内在的思想演变轨迹.卞之琳在“延安小说”语境中的短篇小说由单纯乐观开始生发了新的主题.《山山水水》放弃了单纯反映现实的视角,以他去延安之前的思想准备作为小说创作的理论基点.在《山山水水》中通过自语和对话思考了“延安小说”语境的功能和意义,进而观照人物、邦国和社会的历史和现实.  相似文献   

8.
陈欣 《文教资料》2010,(10):35-36
本文关注的是关于舍伍德·安德森的成长小说《我是一个傻瓜》的视角问题。通过仔细研究这个小说,以及对相关材料的阅读,作者在该小说中发现三个以第一人称叙事的优势。通过第一人称,这部小说读来更自然、可信和发人深省;恰恰是第一人称的叙事给叙述者创造了一个机会.使其可以非常清楚生动地叙述他的成长过程;通过第一人称叙事.使作者、小说、故事和小说中的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得到完美的平衡。总的来说,这三个优势表明:在这本小说中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得到了非常合适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罗伯·格里耶是法国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其小说创作以一种电影化的思维和视角时文学的叙述进行解构.这种对小说叙述策略的尝试性改变也反映了作家对世界存在方式的思考.文章通过分析他的作品,揭示其小说为读者带去全新阅读体验的原因,并集中对小说中文学性镜头的表现手段的极端视觉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10.
刘玉双 《鸡西大学学报》2013,(2):129-130,133
亨利·詹姆斯创作的18篇小说中,都涉及自杀题材,包括肉体自杀题材和精神自杀题材。小说中人物的自杀与个人心理、社会现象、婚姻爱情、家庭关系都有很大关系。通过亨利.詹姆斯的个人经历,认真分析了其小说中自杀题材的成因。  相似文献   

11.
《儿子与情人》是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所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小说中巧妙且浓烈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其中花草树木、太阳月亮、矿井黑暗等都是意象,这些意象的运用,为小说的氛围的渲染和人物心理的刻画起到了烘云衬月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矿井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进行分析,以期能更深入地理解整篇小说的主旨。  相似文献   

12.
在"小说界革命"的引导下,晚清小说观念的诸多方面均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个时期小说理论重点探讨了小说的作用与地位,小说与政治的关系以及小说的艺术规律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了小说的政治功利观、非功利的艺术审美现以及小说的消遣娱乐观,显示了晚清小说理论批评向"现代化"的转化.  相似文献   

13.
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将她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融入《黄色墙纸》的创作之中。小说通过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流露出作家对隐含等级制和性别歧视的诸如男人与女人、理性与非理性、文化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精神与肉体、太阳与月亮、日与夜等二元对立思想的痛斥。另外,作品还反映了实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永续共生的生态和谐。  相似文献   

14.
在《红高粱》这部小说中 ,莫言用他优美的笔调为人们奏响了一曲荡气回肠的生命乐章。现从“红色”原型批评的角度对红高粱世界中呈现出的“生的伟大”“死的美丽”进行全面解释 ,进而探求其深层的心理情感模式以及所寄寓的主观理想  相似文献   

15.
《绿牡丹》是清代出现较旱的一部武侠小说,在小说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代表着小说的转型。它是历史演义、英雄传奇向武侠小说演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武侠小说向武林正邪、儿女侠情模式发展过程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6.
生老病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再自然不过的现象。近代小说家李涵秋在其小说《广陵潮》中,以死亡叙事开始,又以死亡的完美落幕结束。小说中大量死亡事例的书写,既是李涵秋用来点指江山,激扬文字的工具,同时还暗含着作者对于社会变迁的观感,对于过渡人物的点评,更有对于生命意义的尊重。用包含情感的笔墨来点染情节的发展,小说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三国演义》采用了外貌、语言、行动等古典小说习见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具有类型化的特点。“义”是个道德范畴,也是小说中人物性格的要素,把“义”和人物塑造的方法结合起来就能发现“义”对人物刻画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五四"文坛上,出现了一种深受日本"私小说"影响的小说新样式———"自我小说"。鲁迅是最早创作"自我小说"的作家。他的《一件小事》,不仅符合小说的基本要求,是小说而不是散文,而且与日本"自我小说"的理论和创作实际相符,是一篇典型的"自我小说"。同时,《一件小事》发表的时间又最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自我小说"。  相似文献   

19.
《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高超的语言艺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当然这种艺术体现是多方面的。统计显示,动词“以为”在作品中多次出现,这种现象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从动词“以为”的语表形式、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三方面作分析考察,以揭示作者语言运用方面特点。  相似文献   

20.
《水浒传》是一部带有粗豪、阳刚之气的男人书,又由于故事素材及题材演变的复杂,梁山人物在仗义复仇的同时,也伴随着“嗜杀”,但它并没有影响读者对水浒英雄的喜爱。这就在于作者从艺术构思、叙事技巧以及世俗认可的伦理观念等方面对“嗜杀”予以了化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