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于晓红 《下一代》2013,(4):34-34
清明节是缅怀先烈及怀念已故亲人的传统节日,也是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及感恩教育的好时机,丹东市滨江街小学积极响应区教育局文件精神,精心组织安排,学校在清明节前,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明祭祀平安清明”系列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
清明节是我国人民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每年清明,中小学都要举行扫墓活动,深情缅怀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的自由幸福而献出了宝贵生命的无数英烈。  相似文献   

3.
清明缅怀     
清明缅怀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它是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正是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的习俗。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相似文献   

4.
饮水思源,缅记先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国人"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情怀,值得传承和弘扬。但近几年,在清明扫墓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不文明的现象。用于祭祀的祭品,从过去的烧纸钱,逐渐演绎成烧纸汽车、纸别墅,现在竟然烧纸二奶、纸小姐。确实让  相似文献   

5.
清明絮语     
清明,清明,年年清明,今又清明。关于"清明",我始终觉得这是一个代表着过去的词汇,因为祭奠和怀念。花木芳菲、草长莺飞的四月天。怎奈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使得"清明"二字,在文字深处更增添了几分烟雨迷蒙之感,使得整个四月,仿佛都是湿漉漉的一身雾气。  相似文献   

6.
清明祭     
说起"清明",电许每个读过诗书的人脑海中都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细雨濛濛,杏花村里酒店外拂动的幌子,在孤苦诗人的心头唤起许多暖意。  相似文献   

7.
【文雨的故事】4月5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文雨一家准备着那天去给去世的二舅舅扫墓。周末就是清明节了,一家人都在为扫墓的事情忙碌着。二舅舅生前很疼爱文雨。所以文雨也想为二舅舅准备份祭拜之物。“准备什么好呢?”文雨一边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边思考着。  相似文献   

8.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  相似文献   

9.
人和自然环境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人是自由自觉的存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将自然纳入人伦关怀的范围,社会发展要以相应的生态平衡关系为基础,要依赖社会内部关系和外部自然环境联系的状况来界定,人类必须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只有在可持续发展观的视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获得和谐的发展,达到"天人合一"、"人地共荣"、"人人幸福".  相似文献   

10.
当前,家长和学校要及时沟通,纠正学生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帮助学生养成文明习惯。同时,运用多媒体播放文明行为知识,使学生自觉约束自身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成为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榜样,促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成为一名有礼貌、懂文明的优秀学生。  相似文献   

11.
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朝阳走进校园,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每天有将近一半的时间是在美丽的校园度过的,那么,你是否留意过校园里的“文明百相”呢?从这一期开始,我们就一起来盘点校园文明吧! 今天,我们先去教室里瞧瞧。  相似文献   

12.
简论庙会与中国农耕文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庙会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独特的组成部分,充分反映着广大民众的心理诉求和风俗习惯,其中的很多活动,都与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的运作方式相适应。从根本上说,庙会是中国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从庙会祭祀活动中的诸神、庙会节日时间的选取,早期祭祀的社会功能、庙会中的祭祀对象的文化渊源等等方面,都可以看到明显的农耕文化的影响印记。  相似文献   

13.
礼乐文明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由于文献不足的问题,人们对商代在中国礼乐文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论述很少.而商汤桑林祷雨为史书多处记载,是有商一代关于礼乐记载较多的事件.从此入手探讨<大濩>乐与<桑林>乐的关系兼及论证了阳城县为桑林祷雨的地望,认为桑林祷雨及<大濩>乐的制作反映了商汤把以民为本的道德准则和上帝的意志结合起来的治国思想,其中德治是其核心.认为商代礼乐的功用虽然仍以巫术宗教礼仪为主,但是也已经开始向治国和教化的工具转变.因此商代是我国礼乐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的文明行为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农村小学生在日常行为规范方面,出现了观念淡薄,意识不足,家庭教育缺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些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策略,不仅有利于农村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还能有效提高农村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符号,那我们每个人就是书写这个符号的重要笔画。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作为祖国未来希望的小学生,是文明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从本期开始,我们推出“文明百花园”栏目,由活泼可爱的小虫姐姐带着大家一起谈谈生活中的“文明”。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的小学生。用实际行动让“文明之花”绽放在中华大地吧!  相似文献   

16.
清明时节,缅怀先人,这是我们的传统。表达怀念却有很多种方法,有没有更环保、更低碳和更有效的方式呢?贵州省六盘水市的明湖村"百科走进农村"活动,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让我们跟随凉都小记者去那里看一看吧。  相似文献   

17.
杜良军 《广西教育》2014,(20):31-32
近年来,每逢清明节,倡导文明、低碳扫墓与祭拜的声音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多的人改变了传统的扫墓与祭拜方式,改为献花、植树、网上祭拜等。但总体来看,目前传统的烧香火、燃炮竹等方式依旧还是主流,而对于那些新的方式,仍有许多人持不解乃至质疑的态度。不管怎么说,扫墓与祭拜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是不争的事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教育是人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生态文明社会,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原则与方法融入到现代全民性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文章通过对西藏小学生态文明教育实施情况的田野调查,指出当前西藏小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方式为课程理论教学、课外环保实践、环保主题班会,应从教育层次机制、教育形式机制、教育功能机制完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系统化,将教育活动与西藏生态特点和小学教育特征相结合,开展“接地气”的实践教学,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参与生态保护的行动能力,有效助力西藏生态文明高地建设。  相似文献   

19.
小学阶段是学生意识形成的初期,这时候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对于农村地区的小学生来说,由于教育条件相对落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其生活、学习各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明确文明行为习惯的界定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梁霞 《中国德育》2013,(14):76-78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文明出行的常识,提高文明意识。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争当文明的实践者、传播者和捍卫者。3.通过小手拉大手,家校协作,共创和谐文明校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