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吐温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现实主义批评作家,同时又是幽默大师及儿童心理学家.本文着重探索其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主人公小哈克通过对黑奴吉姆看法及态度的转变引起的道德和心理成长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哈克形成了自己的道德观并变得成熟起来.  相似文献   

2.
彭罗德是一个男孩。12岁。他比密西西比河边的汤姆和哈克大,比宾夕法尼亚州潘西中学的霍尔顿小。汤姆、哈克、霍尔顿我们已经熟悉了,彭罗德我们是陌生的。但是我们现在可以熟悉起他来了,因为我们已经能够读到《男孩彭罗德的烦恼》。这是来自一本美国小说的又一个十分有趣的美国男孩。他没有汤姆和哈克一样的历  相似文献   

3.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最著名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14岁少年哈克和黑奴吉姆沿密西西比河逃亡的经历及所见所闻。本文从该小说在美国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入手,通过对小说故事情节的介绍,从罪恶的奴隶制、畸形的道德观以及虚伪腐朽的资本主义生活现状等方面深入地探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批判主题。  相似文献   

4.
李洪辉 《考试周刊》2009,(1):195-196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名著,讲述了主人公哈克和黑奴吉姆乘木筏子沿着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的历险经历。本文通过哈克的冒险经历分析了哈克的内心冲突、思想的变化及其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5.
彭罗德是一个男孩,12岁。他比密西西比河边的汤姆和哈克大,比宾夕法尼亚州潘西中学的霍尔顿小。汤姆、哈克、霍尔顿我们已经熟悉了,而彭罗德我们是陌生的。但是我们现在可以熟悉起他来了,因为我们已经能够读到《男孩彭罗德的烦恼》。这是来自一本美国小说的又一个十分有趣的男孩。  相似文献   

6.
李丽 《现代语文》2006,(9):91-92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简称《哈克》)是十九世纪美国伟大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曾被厄内斯特·海明威评价为:“它是我们至今所有的书中最好的作品。现代所有的美国文学作品都起源于这部书。以前没有一部作品,今后再也不会有任何作品会像它一样优秀。”(转引自王长荣,1996:26)。书中以第一人称的方式,生动地讲述了美国内战前十三岁的主人公哈克贝利·费恩(简称“哈克”)不甘社会循规蹈矩的“教化”,和黑奴吉姆逃亡到密西西比的历险故事。作品对主人公哈克的描述有血有肉、生动逼真,而且寓意深刻。在实用的功利主义道德观的指引下,我们…  相似文献   

7.
杨磊  辛磊 《大学时代》2006,(9):36-37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英国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小说通过哈克帮助黑奴吉姆摆脱被奴役,被出卖的命运的故事,塑造了哈克这样一个与当时社会离经叛道的艺术形象。在哈克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既他软弱的一面,也有叛逆的一面。这部小说在美国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具有杰出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反对种族歧视是马克·土温中期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为例,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塑造哈克和吉姆这样两个人物形象去表达反对种族歧视这一主题,结论是该书是反映马克.吐温种族观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9.
刘晖 《培训与研究》2005,22(3):9-11
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文学的里程碑。本文试图分析这部小说的两个重要主题:一是“逃离”。哈克要逃离“文明”社会的虚伪与腐败,吉姆要逃向自由;第二是“觉悟”。对哈克来说,沿河而下的旅程是认识与道德成长、觉悟的旅程,学习的旅程,从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他都获得了知识,最终成为一名具有健全心灵和民主理想的人;而吉姆作为一个平等的“人”的意识的觉醒体现了黑人对自由、对真正“人”的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相似文献   

10.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它向我们展示了主人公哈克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历险活动。然而,本文认为小说结尾,不仅使哈克这一人物形象失去往日英雄的光彩,而且还削弱了小说抨击蓄奴制的主题。最后小说结尾的某些营救细节也经不起推敲。小说的结尾不能不说是全文的败笔。其情节大致如下:吉姆被两个骗子以40美元卖了,哈克再次前去营救。汤姆的意外加入使得营救变成一场闹剧。最后还是华珍小姐的遗嘱让吉姆重获自由。本文观点基于以下三点理由:  相似文献   

11.
小说类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马克·吐温著故事讲的是一个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青少年,他发现自己在和一个逃亡的奴隶吉姆乘着木筏沿密西西比河漂流而下。哈克和吉姆历经艰险、危难,遭遇各色人等。深藏在吐温出色的幽默之下的是南北战争之前一股残酷与不公正的黑色潜流,这使得这部小说在妙趣横生的同时又带有严肃的寓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 ,他于 1 884年发表了他最成功的长篇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在这篇小说里 ,马克·吐温运用了当地的方言土语 ,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描述了白人孩子哈克帮助黑人逃奴吉姆获得自由的历险经历。故事贴近现实 ,真实可信 ,反映了马克·吐温对蓄奴制度所持的批判态度  相似文献   

13.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吉姆的形象及其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黑奴吉姆的形象:作为一个黑奴,他既愚昧无知又奴性十足。通过吉姆的形象分析,探讨了造成他奴性与无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河流在马克·吐温小说《哈克·贝丽芬历险记》中充当着文章内容的主线索,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河流象征着自由、平等和哈克与吉姆所追寻的兄弟情谊。  相似文献   

15.
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自1884年出版以来就一直广受欢迎。该小说讲述了小哈克在密西西比河上的逃亡旅程,已经成为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一,而哈克也成为美国文学史中一个经典的青少年形象。本文主要从原型主义批评理论的角度分析哈克的"英雄"形象,从"追寻"和"替罪羊"两个方面着重阐述哈克的英雄原型。  相似文献   

16.
真理     
吉姆给哈克讲了一个有关羊的故:有一只羊因为离开了羊群被狠吃掉口〕事了 “明白了吧P”吉姆说,“如果这只羊不离开羊群,它就不会被狠吃掉了,对吧?!’“对,吉姆。”哈克回答道,“但它以后会被我们吃掉的。”真理@乾华~~  相似文献   

17.
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提供了一幅密西西比河两岸纷乱繁杂、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的宏伟画卷,表达了作家对于黑人奴隶的深深同情以及对于造成黑人悲惨境地的奴隶制度的强烈仇恨。小说的故事并不复杂,讲述了白人男孩哈克帮助黑奴吉姆顺密西西比河而下,历经艰难困苦,投奔自由的过程,但是,因为作者把故事置于美国南方社会文化氛围之中,小说背景上的文化环境就给了小说以深厚的底蕴。文化人类学家认为:文化是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所依据的一套观念体系或意义体系,如古迪纳夫所说,这种知识提供了“一些标准来决…  相似文献   

18.
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通过白人孩子哈克帮助黑奴吉姆摆脱被奴役、被出卖的命运的故事,塑造了哈克这样一个与文明社会呆板的社会规范格格不入,保持了正直、善良、纯朴的天性,头脑清醒、聪明,天真可爱、追求自由的艺术形象,表现了哈克蔑视文明世界的法律和世俗观念、厌恶种族歧视、同情黑奴命运的叛逆性格.揭示了美国社会种族歧视道德观念和蓄奴制度在哈克幼小心灵里的积淀与他天性的正直、善良性格发生的激烈冲突,哈克的叛逆性格正是在这种激烈的思想冲突中形成并走向成熟的.小说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具有杰出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艾丽 《成才之路》2012,(4):3-I0001
正2011年7月10日晚,"梦想之夜2011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盛典"在沪举行。在田埂上练就一身炫目舞技的卓君,决赛中用舞蹈演绎《爱丽丝漫游奇境》,童话般的氛围、高超的舞技令他一举拿下"年度达人"。卓君的父母都是广西武鸣县府城镇乡村的农民,上初三以前,卓君基本上还是一个"舞盲"。直到有一天,一张美国摇滚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的舞蹈视频彻底征服了他。杰克逊的滑步舞简直太酷了,卓君发誓要把这一舞蹈学到手。  相似文献   

20.
马克·吐温是一位公认的出色的儿童作家,他在代表作《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塑造了两个小主人公汤姆和哈克的形象跃然纸上。本文将从社会环境,教育体制,家庭背景及社会经历四个方面分析这两个富有生命力和冒险开拓精神并代表着美国气质的儿童——汤姆和哈克的形象,通过孩子的视角揭示了南北战争时期美国现实中的阴暗面以及哈克与汤姆对腐朽的社会制度、刻板的传统教育、压抑童心的宗教礼仪反抗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