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者互动     
2009年07期江严读者问:如果地球上的水失去地球的引力,会散到宇宙中吗?以何种形式存在?我认为如果地球上的水失去地球的引力,将会散到宇宙中去。地球上的水之所以附着在地球表面上随着地球的自转而做圆周运动,是因为水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正是由地球与水之间的万有引力所提供的。如果地球上的水失去地球引力(也即是地球上的水失去了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的话,那么地球上的水将做离心运动,水因地球的自转而被“抛”出地球,散失到宇宙中。  相似文献   

2.
<正>人类是地球生命规律产生的,地球是人类生存的载体。人类是地球的消费者,地球上的生物和矿藏资源供养着人类。人类与地球是相依为命的关系,人类爱护地球就是保护自己,人类消费地球就要服务地球。所谓"孝敬"地球就是表示亲切、尊重、爱护人类同一个母亲。  相似文献   

3.
正失去一切生命的地球将更加炎热。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地球对于生命的重要性,因为像地球这样适合生命居住的环境在宇宙中十分稀少——尽管我们一直在努力,但迄今为止却仍没有发现另一个地球。事实上,这个观点反过来也成立,即生命对地球而言同样不可或缺。假如失去生命,地球便不再是现在的地球了。生命曾给地球带来了什么?或许只有剥夺了地球上全部生命之后,我们才  相似文献   

4.
《科学生活》2009,(2):26-28
日本2005年爱知世博会的主题是"自然的睿智",提出的口号是:"让地球充满微笑,让地球美梦成真,让地球光彩照人,让地球声形并茂",宗旨是通过世博会提醒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地球上各式各样的潜在危机,倡导在全球范围内力求解决地球的  相似文献   

5.
地球内部水的分布与循环对了解地球内部的物理化学性质、地球动力学和地球的演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地球内部水含量的探索方法、存在状态、地球各个层圈水的储存能力、高温高压下矿物中的溶解度以及地球物理观测(大地电磁和地震波)结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地球内部储存的水可能超过了地球表面大洋水的数倍.微量的水能够引起地震波速度的降低和电导率的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6.
地球已经太拥挤了,我们需要新的星球做为家园。金星怎么样?金星与地球,一对双胞胎金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无论在年龄、半径、质量、密度等方面,它都与地球类似:金星的年龄也是45亿岁左右,金星的半径为6073千米,只比地球半径小300千米,体积是地球的0。88倍,密度是地球的0.96倍。因此从年龄和个头上,金星与地球很相像。金星的面貌也与地球差不多:  相似文献   

7.
金星与火星 金星与火星都是紧靠着地球的行星,金星位于地球的内侧,火星位于地球的外侧,它们在结构上和地球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8.
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数据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高地,是国家和全球的新型战略资源。作为大数据重要组成部分的地球大数据,正成为地球科学的一个新的前沿领域,在推动地球科学的深度发展以及重大科学发现上意义重大。文章在分析地球大数据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正在开展的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剖析了专项目标、科学内涵,并对地球大数据促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进行了分析。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集成地球科学、信息科学、空间科技等领域交叉融合前沿科学技术,为地球大数据服务地球科学发展带来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每天与它朝夕相处。可以说,地球是我们非常亲密的朋友。但是,你对这个朋友了解吗?关于它的惊人秘密,你又知道多少呢?地球究竟长啥样?在地球仪上,地球是一个正宗的球体,我们也一直认为它就是个球体。其实,你不知道吧,地球不仅不是一个标准的球体,而且长相有些怪。地球不是球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家估计,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6亿年的历史,而地球是可以与太阳同在的,太阳还可以平稳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50亿~60亿年,这就是说,地球可以有近100亿年的寿命。如果我们将地球的100亿年的可能寿命压缩为100年,来看一看地球生命的历程。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1,(12)
地球肿瘤分析是一门技巧,只有熟练掌握了地球肿瘤学,才能服务于地球肿瘤的预报。地球肿瘤分析首先要选用合适的分析资源,而能作地球肿瘤分析的合适资源就是气象卫星所拍摄下来的气象卫星云图,而其他卫星所拍摄的图片则不可用。地球肿瘤分析的技巧主要包括:地球肿瘤分析工具、地球肿瘤的识别技巧、地球肿瘤发生前与地质滑坡前的区别和地球肿瘤发生前与火山喷发前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地球化学图提供了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本文现按谢学锦等1992年提出的地球化学模式分类意见对铜元素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和地球化学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莫语 《金秋科苑》2011,(2):92-93
科学家估计,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6亿年的历史,而地球是可以与太阳同在的,太阳还可以平稳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50亿~60亿年,这就是说,地球可以有近100亿年的寿命。如果我们将地球的100亿年的可能寿命压缩为100年,来看一看地球生命的历程。  相似文献   

14.
读者互动     
2010年第01期李振鹏读者问:地球是如何支撑它自身的重量的?如果将比地球还要重的物体放在地球上,地球的轨道会改变吗?  相似文献   

15.
月亮帮助稳定地球的自转 多年来,科学家一直相信,地球之所以这样生机勃勃,月亮可谓功不可没。月亮不仅替地球挡住了大量天外陨石,保护了地球生命的演化成长,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在地球科学各个学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数据驱动地球科学发现的案例不断出现,有关地球数据信息中心、地球大数据平台及相关学术会议数量逐渐增加,地球大数据正在科学研究上表现出巨大的潜力。科学家对地球大数据的科学方法和工具的需求很大,然而目前地球大数据的理论基础、储存管理和分析方法等仍处于发展之中,对地球大数据的研究和讨论有限。文章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科学引文索引(SCI)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地球大数据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从全球论文的产出数量、国家与机构领域研究影响力、研究主题分布、研究热点变迁和国际合作等多角度,分析揭示了地球大数据研究现状;最后,建议未来重点加强跨学科的地球大数据共享与融合,完善地球科学大数据深度挖掘理论和方法,实现对复杂地球系统的分析、建模与预测,支持和服务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1988年3月,享誉世界的美国地球物理学学会在加州圣地亚哥召开了一次地球科学研讨会,专门讨论由英国科学家詹姆斯·洛夫罗克提出的新理论——盖亚假说。 此假说企图从地球与地球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说明何以只有地球有生命存在这一科学难题。  相似文献   

18.
除2018年10月10日前英国天文学家发现的太阳膨胀引起太阳吞噬地球外,本研究发现地球膨胀引发地球向太阳移动是太阳吞噬地球的另一视角。地球膨胀引发地球向太阳移动是部分可逆的,它为人类部分阻止和延缓太阳吞噬地球提供了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英格兰利兹大学古生物学家保罗·维格纳尔等人最新研究发现,发生在三叠纪早期的地球生物大灭绝缘于地球表面温度过高,而当前越来越高的地球表面温度.似乎预示着另一场大灭绝的到来。三叠纪早期的大规模生物灭绝让地球彻底沦为了一颗荒废的行星,造成这种大面积灭绝的原因是因为地球上大多数生物无法承受地球该阶段过高的表面温度。  相似文献   

20.
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同时,由于日、月、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各种作用,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要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