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惠 《小学生》2013,(12):113-113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并直接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指标:在九年的基础教育中,要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对于低年级段来说,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是让孩子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阅读习惯。在第一次教一年级的这个学期里,我努力提供服务,在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一、让家长成为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同盟军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认识到,一个家庭如果有阅读氛围,那孩子一定会喜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孩子受益终身。作为一名乡村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笔者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带领学生走进异彩纷呈的阅读世界,尽情畅读,让书香伴其一生。  相似文献   

3.
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激发孩子积累语言的兴趣,教会孩子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孩子积累语言的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亲子阅读是一项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的活动,这项活动不是单方面的,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的,通过亲子阅读活动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将阅读变成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一部分,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以此来培养孩子爱阅读、会阅读、乐阅读的习惯.那么,作为父母应如何引导孩子进行阅读,为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做好准备呢?  相似文献   

5.
如何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规定?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在实际教学中有意识地把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主渠道,通过推进校园读书活动,构建书香班级;家校携手,倡导家庭读书活动,塑造书香家庭;专业引领,提供读书展示平台,培养阅读之星。多渠道并进,以读书为纽带,将学校、家庭、社区聚合成一艘"读书航母",让读书成为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孩子奠定一生发展的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6.
李艳 《快乐阅读》2013,(15):111
亲子阅读是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的活动,通过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让孩子逐渐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将阅读变成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一部分,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快乐、一种享受。那么,作为父母应如何引导孩子进行阅读,为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做好准备呢?一、创设温馨的亲子阅读环境1.可以和孩子一起设计布置,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终身教育的好办法,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小学一年级正是阅读启蒙阶段,是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读书习惯的大好时机。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就要努力让学生的阅读从课内走向课外,让学生得法于课内,获益于课外。  相似文献   

8.
教师在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的作用不仅在于传授读书方法,确定读书的篇目,而更在于通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建立展示平台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学会读书,积累知识,锻炼能力。指导阅读,要从为孩子选书开始,让孩子养成受益一生的阅读习惯,使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品尝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9.
刘燕 《广西教育》2013,(13):36-36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核心,读书的过程是孩子认识人生、发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让孩子终身受益。一、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如果学生能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意义和价值,必将主动、积极地去阅读。所以教师首先要营造氛围,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但也很容易失去兴  相似文献   

10.
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是学习语文、写好作文、让孩子心灵深刻的必然途径。怎样能让孩子们爱上阅读,真正在阅读中体会到乐趣,并且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在长期的研究与实践中,我获得了以下几点感受:营造书香氛围;推荐好书,提高阅读品味;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注重阅读展示;家校联手促进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1.
低年级阅读教学相对高年级来说,一直比较滞后,多数情况下按照高年级的方式操作,使得孩子的阅读处于被动思考的状态。"符号阅读"可以调动孩子阅读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在圈圈画画实践活动中,悄然进入文本,留下自己读书的痕迹,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学会自能积累运用、感悟检验,有效提升思维能力。这个过程,也正是学生自能读书的自我萌发阶段,让学生真正学会读书。  相似文献   

12.
《教育》2013,(3):14-17
课内课外相得益彰语文教学诗化阅读师生灵动,其乐融融阅读影响孩子一生发展课内课外相得益彰主持人提示:让学生拥有自己的青春阅读宝典、富有个性的阅读空间与丰富的精神泉源。江苏省海门市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办公室主任李志军:阅读要成为学生除了课内的学习之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一种生活。书香班级、书香校园、书香家庭、书香少年等项目的建设,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孩子在个性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一种交流,一种展示,一种分享,谈读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习惯是能伴随孩子一生并能督促其不断改变命运的基石。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的课外阅读从阅读数量升级到阅读质量,阅读广度发展到阅读深度,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让孩子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14.
作为小学教师要从小引导学生喜欢阅读,从课堂内营造读书氛围,到课外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授予其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学会阅读,乐意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阅读伴随学生一生,从而使其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15.
白玉华 《家长》2022,(4):45-46
"让学引思"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方式."让学"就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保证学习活动的真实发生和正常展开;"引思"就是引发、引领、引导学生思考,保证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入进行,养成思考的习惯,实现学习者和思想者的统一.如果家长能够借助和利用"让学引思"这一理念培养孩子阅读,会激发孩子阅读的积极性和主...  相似文献   

16.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是培养终身阅读的启蒙阶段。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发展,形成习惯,是每一位教师应该关注的课题。文章从选书、读书、做书三个角度作了探讨,得出选书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内心世界,家长孩子共读可以促进孩子阅读习惯的形成,做书是提升阅读品质的有效手段等结论。  相似文献   

17.
<正>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起点上,教师扮演的是循循善诱、和蔼可亲的引路人,用尽一切的力量调动所有感官让孩子喜欢上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其受益一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低年级段(12年级)要求让孩子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同时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在课堂教学如此精彩纷呈的今日,大量阅读课外读物成为课堂的一种延伸和拓展。一、农村低年级阅读行为现状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外阅读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我校为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语文课堂的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在于教给方法,那么发展能力、拓展知识,就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我们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9.
低年级课外阅读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帮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十分重要。在指导低年级阅读时,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另一方面教师必须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李英花 《考试周刊》2014,(12):46-46
低年级课外阅读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帮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十分重要。作者引导低年段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时五种策略:优化环境,萌生阅读内需;以身示范,激发阅读欲望;推荐读物,保障阅读书源;持之以恒,保证阅读时间;组织活动,感受阅读成就。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他们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