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8~89页。【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1援同学们,我们学习数学经常跟数打交道,想一想,到现在为止,你们都已经认识了哪些数?举例说明。2援经过刚才的交流,你们已经认识了整数、分数,有的同学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106~107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概括性和简约性。2.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3.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8页例5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继续体现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丰富解题策略。2.清晰地认识连减同数的问题,积累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为今后学习除法做好铺垫。3.让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应用意识的形成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圆形纸片、纸袋、印有例题的作业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仔细观察,发现信息。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8耀20页。【教学目标】员援在探究、交流等活动中认识圆柱和圆锥各部分名称,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圆援利用旋转、平移、堆积等手段形成立体图形,发展空间观念,促进数学思考。猿援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7~29页例1,想想做做1~4。【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1.播放动画片《曹冲称象》。提出要求:看的时候请你们想一想这个故事对你学习数学有什么启发?2.启发思考:通过这个故事,对你学习数学有什么启发?3.小结:其实数学中的解决实际问题就像"曹冲称象",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策略,这样才能顺利地解决实际问题。二、前置性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单)(一)练一练。1.上学期,我们学过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浙教版二年级下册第48、49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强化"位值",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2援经历数形对照、方法的比较与概括等过程,积累数学思维活动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引入师:今天我们去饲养场看一看。这是一周内新孵出的小鸡数量。师:看到这些,你有和数学日期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孵出只数99 223 232 239 189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苏教国标版《数学》第八册第78页"素数和合数"。【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出问题教师在黑板上随便写了一些非0自然数。师:同学们,黑板上这些数都是自然数,我们可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8~9页。【教学目标】1.感知打"折"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打"折"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2.结合具体情境,体验打"折"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第三册数学活动课《购物中的数学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选择数据提出问题,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情感,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学生能提出数学问题,并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购物问题。【教学难点】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选择购物方案。【教学准备】多媒体计算机、自制课件和游戏所需的各种实物(学习用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90页。【教学目标】1.通过线段图帮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结构特征、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数学问题。2.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教学过程】一、自主提问,把握学生逻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9~20页。【教学目的】1.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在活动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例1。【教学目标】1.能看懂直观的集合图,并能根据直观图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解决重叠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最优化。3.发现生活中的重叠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重叠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8~119页。【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巩固"组合"的有关知识,探讨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3.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0~32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五第1~6题。【教学目标】1.借助直尺,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联系。2.在经历小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中积累数学思维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操作、思考,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理解、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数感、符号感,感受符号化的思想。2.通过引导使学生具有初步的代数思想,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深含义,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由字母抽象概括成符号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学流程】、谈话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知道字母吗?你知道的字母有哪些?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字母?师:字母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很广,它们能表示英语单词,能表示…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苏教版第三册第18-1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数边等方法,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苏教版第三册第18-1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数边等方法,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9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第八册第61页。【教学目标】1.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表达简洁、便于交流、具有普遍性等)。2.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描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特点,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培养学生的代数化意识,发展抽象思维。3.经历一些具体问题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8~69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实例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之间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比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领略发现的乐趣与数学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