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国音乐教育经过几代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有了长足进步,但不得不承认还存在着不少弊端。传统的音乐教育以学生掌握技能的多少作为衡量学生音乐成绩的标准,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发展。音乐教育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发展学生能力。本文对“以学生发展为本,创建音乐教育快乐课堂”作了一个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梳理了当前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现况,认为我国现行艺术类音乐领域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和类别,很难适应社会对高层次音乐教育人才的需要,为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加强“音乐与舞蹈学”学科教师队伍建设,满足“音乐与舞蹈学”学科专业发展需求,我国亟需设置“音乐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完善音乐人才培养学位体系。分析了设置音乐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所具备的基本条件,从不同的侧面对设置音乐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参考国外培养音乐教育博士生的做法,提出了培养音乐教育博士生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3.
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感受和表现,而不是培养专业音乐人才。所以,我们应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那么如何让学生完成“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变呢?本人在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4.
与传统音乐教育相比,“新标准”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从教材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改革。这对于已习惯传统音乐课教学的广大音乐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那么,音乐教师怎样做才能成为新课程的成功实践者呢?  相似文献   

5.
从去年开始,辽宁省朝阳市、大连市、抚顺市联合进行了“以欣赏为中心”的音乐教学改革实验。 这个实验,从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出发,根据音乐艺术和音乐教育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音乐学习生理及心理因素,对现行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了大胆的改革尝试。教学内容以欣赏为中心,唱歌和演奏乐器并重,音乐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贯穿其中。选择具有欣赏价值,真正能够唤起美感的音乐作品作教材,曲要动听,歌要耐  相似文献   

6.
新媒介的横空出世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观点,也开始正视媒介技术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新媒介蓬勃发展的势头及其嵌入音乐教育发展的力度,触及了音乐艺术的本质,也剧烈改变了音乐教育的学理结构.在与后现代主义思潮发生的结构性联合中,新媒介技术完成了对音乐“技艺”的祛魅,呼唤着媒介技术与音乐艺术的整合统一;完成了对音乐教育方法的“去中心化”,要求建立一种无中心、无权威的新型音乐教育模式;完成了对音乐教育理念的“去审美化”,要求建立以反思性实践为基础的音乐教育范式.对这三个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应该成为当下和未来音乐教育的学理生长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7.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五项全能”比赛的开展促进了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发展.这不仅在中国音乐教育史中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五项全能”比赛提高了高师音乐师范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高师培养实用性、应用型的综合性音乐教育人才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8.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音乐的传入,中国“新音乐”开始萌芽,音乐人根据自己的音乐思想进行各类音乐实践活动,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音乐”初步成型。“新音乐”是中外思想文化交流、碰撞与冲突的产物,也是中国音乐人音乐实践的结果。研究20世纪前期各阶段中国音乐人对“新音乐”的实践,有助于厘清音乐教育思想发展的脉络,明确各阶段音乐教育的思想内涵及其影响,促进当今音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理念下高师音乐教师角色转变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标”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教材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改革。如何使音乐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标”,成为“新课标”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将关系到“新课标”实施的成败。也是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教师只有给自己重新定住,才能适应新课标对高师音乐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课标实施是教师把新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是将理想课程转变为现实课程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从去年开始,辽宁省朝阳市、大连市、抚顺市联合进行了“以欣赏为中心”的音乐教学改革实验。这个实验,从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出发,根据音乐艺术和音乐教育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音乐学习生理及心理因素,对现行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了大胆地改革尝试。教学内容以欣赏为中心,唱歌和演奏乐器并重,音乐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贯穿其中。选择具有欣赏价值、真正能够唤起美感的音乐作品作教材,曲要动听,歌要耐唱,百听不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应充分认识音乐教育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紧紧把握音乐教育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理念 ,改革音乐教学方法 ,营造学习音乐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12.
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审美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本文从音乐教学转换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全新教学目标的确立及进行课堂教学优化的途径,对音乐教学的思想认识、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时空方位、角色位置、系统体系、内在素质等问题进行初步探析,旨在对音乐教学有一个正确的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13.
高职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素质教育能够促进音乐教学的改革,音乐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意。音乐教育具有提升学生音乐审美功能,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要能够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基础。素质教育能够促进音乐课堂教育的改革,能够有效的指导学生将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高师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担负着高级的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使命.但是,长久以来人们对高师音乐从教人员的非技能性的素质要求未形成系统而成熟的看法.高师音乐教育首先是一门师范教育,它必然要求从教人员具备师范教育所应有的、并包含音乐特性的素质:个性化的处理能力、风格培养、特殊教学语言的使用等.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到相关的艺术素养如文学、美学等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在音乐教学中所采用的独特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从不同角度分析介绍了在应试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下形成的音乐教育体系现状.结合音乐教育教学实践和对音乐教育的认识,素质教育思想和理念及新课程标准,着重论述了音乐教育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强调音乐教育的功能,论述了音乐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以实现基础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的音乐教育为客体,针对目前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开展思考和探讨.素质教育要求下的音乐教育应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体现全体性、普及性、基础性,应努力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7.
于琦 《科教导刊》2020,(3):38-39
随着社会及学校对音乐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提升,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音乐人才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高校的音乐教育不能再局限于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音乐人才.本文基于人文素养对高校音乐教育的路径进行了探究,主要分析了人文素养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价值、人文素养视野下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以及人文素养视野下高校音乐教育的路径,以期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8.
心理素质在当今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提高声乐教学质量,正确认知心理素质、加强学生心理训练,可以提高声乐教育质量和学生的歌唱水平,使之更好的服务于声乐教学.  相似文献   

19.
康玲 《培训与研究》2003,20(5):68-69
音乐教育活动作为21世纪不可缺少的美育内容,音乐教师的自身素质与教学能力必定影响着其发展与结果,本通过对音乐教师自身素质与教学能力的调查研究,提出统一师范培养目标的教学思想,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以期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音乐教师。  相似文献   

20.
根据幼师音乐教学实际,强调了幼师音乐教学加大改革力度,突出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结合幼师音乐教育的根本性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重点论述了素质教育中应予以解决的几个紧迫问题,力求全面提高音乐教育质量,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