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词义具有民族性。各民族的词语都有其自身特点。汉语称谓系统,是在汉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浓厚的民族特点。本文以汉语称谓系统中的一些词语为例,试图通过分析这些词语,更好地阐释词语的民族性特点。  相似文献   

2.
一种语言都具有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即民族性,本文从词语-0词语组合-某些交际用语三个层次,探讨了汉语语词序列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和道德理念的影响下,中国动画创作出了具有民族性审美特征的动画电影,展现出了中国动画的艺术魅力,因此在市场上备受欢迎。本文对中国动画的民族性审美特征做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语言的发展和变化受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制约 ,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和变化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在语言之中 ,尤其是词汇中所蕴含的文化语义 ,鲜明地体现了民族性  相似文献   

5.
阿尔都塞认为“每一种艺作品,都是由一个既是审美的又是意识形态意图产生出来的”。这个观点隐含着二元论的倾向,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是不一致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美的规律简言之就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最大程度地把握客体对象,同时最大程度地伸张人的主体自由性。因而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美的规律的性质必然是统一的,而不是多样的。美的规律不是意识形态,而是实践的指导法则和要求。艺作品里意识形态性的强弱是依照美的规律的需要而增减的,而不能与审美性形成此起彼伏的对立面。阿尔都塞的观点在中国产生的不好影响应该被澄清。  相似文献   

6.
万中亚 《现代语文》2006,(10):18-20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笔者一直在思考有关审美语言(文学语言)的问题:什么是审美语言?审美语言与实用语言(科学语言、新闻语言、日常语言)是否象某些学者所讲的那样是两套不同的语言符号系统?"新闻语言与诗艺语言最基本的差异在于它们属于不同的话语范畴.  相似文献   

7.
周秀苗 《考试周刊》2007,(11):26-28
思维具有民族性,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的民族性不可避免会反映到语言中。不同民族语言的接触、交融直至借用过程,都要依据引进他语词的民族思维特性进行转换,反映到语言上就是对借入的外来词按照本民族的思维习惯、语言特点进行适当改造。汉语是一种表意语言,因而外来词在引进和使用的过程中经过汉民族思维的梳理,使之具有汉语的特点,才能在汉语词汇系统中生根发芽。汉语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能不断地吸收异族、异国的语言并不断地汉化。  相似文献   

8.
在修辞上将两个语义特征互不相容的词语搭配在一起,称作"超常搭配",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爱着您的爱,幸福着您的幸福"等.这种搭配由于打破了语言的线性组合规律,不合逻辑、不合语法,造成了独具效果的陌生化现象,从而在语言接受上具有多方面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9.
鲜芸 《语文知识》2011,(2):89-91
近年以来,符号的象似性原则蓬勃发展,成为认知语言学中一个很热的话题。作为与任意性原则相对立的一种符号学说,象似性认为语言结构与人的概念结构之间有很深的自然联系。汉语在语音、词形以及句法上都体现出了象似性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一、词汇意义的民族性。不同语言的语言单位相应的概念系统不尽相同.例如英语中aunt概括一切女性旁系上一辈亲属,相当于汉语中的“姨母、姑母、婶母、舅母”等词义。  相似文献   

11.
民族审美心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日臻完善丰富的。它一旦得以深化之后便遥控民族所有的个体审美心理的生成。这集中体现在对神、宗教,对现实人生的态度和对民族艺术的规范上。稳定的民族审美心理结构,对于不同艺术的创造、功能、本质和欣赏都有着规范。  相似文献   

12.
民族性文艺蕴涵着的独特的审美意义和旺盛的文化生命力,具有"美在民间永不朽"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然而,民族性文艺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对此,文章概括了民族性文艺的文化价值、文化性格和文化语境等文化特性,以及它在现实境遇中的种种矛盾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民族性电视文艺节目的现实状况,强调了民族性电视文艺节目在弘扬和发展民族性文艺中的义务和责任,井进一步指出民族性电视文艺节目应该与"美在民间永不朽"的民族性文艺的文化价值互为表里,应该极力倡导"诗意地栖居",尤其是在制作者方面,文章强调了真诚的艺术家应该担负起时代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通过图像和声音二维通道传播信息,观众收看电视新闻是实现认知同构的审美过程。电视新闻的信息用字记录,通过播音员用口语播送出去,最终诉诸受众的听觉,电视新闻语体是书面语体的口语表现形式,必须具备翔实美、规整美、音韵美等审美特征,作紧密联系新闻实践,运用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对这一命题加以论述。论涉猎符号学、信息论、传播学、语体学等多学科。  相似文献   

14.
金一枚 《考试周刊》2011,(26):46-47
一件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无不体现出其民族性与世界性,只有鲜明的民族性才会使其拥有广泛的民族基础,反映出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代表其民族美德。在世界交流日益加强的今天,在继承我国优秀艺术作品的民族性的同时,创造出为世界所接受的艺术作品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5.
现象学的目标是,如何使世界的本质直接显现。语言哲学认为,世界是由符号构造的,意识也被符号所支配。因此,在现实领域,世界作为对象并不能直接呈现,它必须经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要实现现象学的直观,要求语言符号必须具备这样几种特性:第一,它应该具有意象性,如此才能破除语言符号的抽象性,使存在作为现象呈现。第二,它应该具有主体间性,如此才能使我与世界同一,实现本质直观。第三,它应该具有超越性,从而能够显现存在的意义,而不仅仅是对象的本质。具备了以上三种特性的语言符号,也就具有了现象性。这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只能是审美语言符号。  相似文献   

16.
汉语文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言语形态。基于文本的汉语文学语言研究可以以不同层次、不同性能、不同文体、不同创作主体的文学语言为视角,采用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符号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辐射性和开放性研究方法,以求更全面更深入地剖析和把握其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语用是语言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它与语形、语义、语法共同构成语言学的基本结构,在汉语教学中发挥首不可小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临摹性”是认识语言学在分析语法时,针对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而确立的理论前提.本文认为:语法是杜会性的规则,因而它只能在更抽象、更超越的层面体现其临摹性,而不能对每一具体情景、每一具体思维过程表现其临摹性特征。而在直面具体语境的修辞层面,临摹性的特征倒有较多的体现。本文从两十方面论证了汉语修辞的“临摹性”特征:第一,语言节奏的临摹性特征;第二.语词顺序的临摹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时代,英语有居于世界语言霸权地位的倾向,汉语有沦为“方言”的可能性。回顾汉语的光辉历史,汉语不仅是一种字,更是民族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为了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维护汉语在世界语言之林中应有的地位就显得尤为迫切。多种语言并存,在碰撞中合作、交流中发展,才有利于世界化的真正进步。  相似文献   

20.
民族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另一方面,中国具体实践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从内涵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与中国社会发展相结合,与党的中心任务相结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需要推进中国文化现代化转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