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培养孩子学中国画,造型能力是教学的关键,应该采用何种方法呢?答:在国画教学中,对于儿童的视觉造型反应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形和色入手。形主要来自写生,写生是儿童学习中国画的必经之途,中国画的写生与西画的写生应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  相似文献   

2.
陈自田 《云南教育》2002,(13):27-27
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形式,过去多为文人仕大夫玩弄笔情墨趣,这给中国画蒙上了一层高不可攀的神秘面纱。让儿童拿毛在宣纸上作画更是不可思议。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儿童早期美术教育的发展,儿童学习中国画不像从前那么神秘了。尤其是造型概括、笔墨简练的中国写意画与天真质朴的儿童画十分接近,再加上毛笔、水墨在宣纸上产生出来的无穷墨色变化,更能激发儿童的好奇和兴趣。他们有时寥寥几笔的即兴之作,往往使人爱不释手。画中国画不仅要考虑形,还要考虑用笔、用墨、对于造型能力比较差儿童来说,很难掌握。在教学中,我根据小学生…  相似文献   

3.
儿童水墨画是传统中国画的范畴,是儿童画的一种形式.喜爱绘画是儿童的天性,对水墨画的学习,能拓宽儿童的知识面,培养儿童多方面的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儿童学习中国画不应只强调程式语言的学习,应在儿童掌握一定技法后,引导和启发儿童运用笔墨形式表现自己眼中或心中的世界,促进儿童个性发展与创造力培养。在对儿童进行物象的造型训练时,要注重渗透构图法则,给予正确引导。在对儿童进行中国画教学时要慎用物象个体教学法,要注重儿童自学能力培养,避免重“技”而不重“智”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儿童题材中国画是以儿童为主要创作内容的中国画作品,强调童真稚趣,表述一种自然、纯净的状态。教师可从历代作品的传统表现技法到与多元文化的融合,再到当代开放探索性实践的经过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顾丽娟 《考试周刊》2014,(56):176-177
中国画教学是初中美术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对初中学生进行中国画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更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作者在文中分析了初中国画教学薄弱现状的原因及中学生学习中国画的重要性,结合理论知识和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了在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这两大美术课型中国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有趣的墨点     
写在前面:当前儿童中国画的教学存在着以传统国画题材“梅兰菊竹”为主要学习内容、以教师直接示范(师傅传带式)为主要教学方法、以临摹性“抄袭”为主要学习方式的状况。艺术理念传达的单一,带来的弊病是学生难以用中国画丰富而独特的表现手法来自由地表现自己的生活和心中的情感,难以“我手画我心”地大胆地进行艺术的理性创作,难以体现国画表现的个性化和多样性等,只剩下传统国画的审美情趣,而传统的审美情趣、理念与技法手段仅仅是现代儿童中国画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有趣的墨点》这一节课就是想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试图在儿童中国画…  相似文献   

8.
中国画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璀璨的瑰宝、灿烂的明珠,而且在世界艺术领域中形成独特的体系而为世界瞩目。从大班起学习中国画是最佳时期,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艺术。自幼接受中国传统绘画的熏陶能使儿童产生对祖国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所以在培养幼儿画水墨画时应注重“欣赏观察一体验实践一发现想象和用心创造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绘画,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画是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培养中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丰富其想象力与创造力。而且运用笔墨语言传情达意,还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扬。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国画的历史特点及其价值,初中美术国画教学培养中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0.
宋伟  孙科宇 《山东教育》2010,(10):50-50
<正>中国画注重笔墨趣味,强调"形神兼备"。她所追求的艺术境界与儿童的好奇、求异心理特征相吻合,使他们在整个绘画过程中充满了新鲜感,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绘画激情。  相似文献   

11.
在高校中国画课程的教学中,"硬笔线描造型"既有利于提高学生造型的能力,又方便搜集创作素材。硬笔线描造型的工具——硬笔,是指除了软笔以外的硬材质的笔,如铅笔、钢笔、炭笔等。虽然毛笔是中国画教学的主要工具,但时代的节奏逐渐在变快,中国画的训练手段也变得多元化,像类似铅笔、炭条、钢笔等各种方便快捷的硬笔造型也开始在教学中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画以笔墨为载体,它积淀了深厚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是我国文化艺艺术的象征和瑰宝。在中小学开展广泛的中国画教学,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是培养书画专业人才的需要,更是让高雅艺术步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一、临摹入手,画感兴趣的事物,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中国画传统的学习方法应从临摹入手,但并不是对着一些枯燥的梅、兰、竹、菊整天不停地画。临摹对象的选择相当重要,一些贴近儿童生活的,儿童感兴趣的事物都可以是儿童画笔下的表现对象。如一些蔬菜水果、美丽的花朵植物、可爱的小动物等等。小朋友对这些事物…  相似文献   

13.
刘为 《考试周刊》2013,(82):177-178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具有独特的功能。本文对小学中国画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画以传神写意、抒情言志为主要特征,是二者结合的意象艺术。通过中国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能力,陶冶情操,起到德育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可从创设情境入手,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激发兴趣;师生互动,突破难点;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鼓励人人参评,教师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5.
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理当是美术教师的神圣使命,但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开展思想教育却是一个并不轻松的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感:中国画蕴涵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学生,因此,教师有理由有必要在国画课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我在教学中以审美教育为主线,循序渐进、因势利导,把中国美术史、中国画理论、中国画技法结合起来,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一、技法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之感技法的传授与训练是中国画教学的主要…  相似文献   

16.
中学美术教材中跨度较大,中国画与水彩画同编在一个学期的一本教材里,使学生学习、教师教学都觉得跳跃性极大.应利用学习迁移突破这两个画种之间的界限.将学生学习中国画时掌握的对水的运用能力,迁移到水彩画的学习中.  相似文献   

17.
水彩画色彩透明柔和,水分淋漓酣畅,其特点与中国画有相似之处。同时,水彩画作画工具轻便,便于儿童携带,色彩又受儿童喜爱。因此,在小学中、高年级进行水彩画教学是适宜儿童特点的。水彩画教学是图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色彩教学又是水彩画教学的基础。所以,搞好色彩教学是水彩画教学的重要一环。在水彩画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初步掌握好色彩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法的运用。色彩的认识,先要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学生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画作为国粹之一,以线条、水墨作为绘画基础表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古代中国的画家们运用美学原理,在中国画艺术表现中充分地展示出他们对美的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以中国画家的审美情趣为中心的中国画艺术表现形式及表现技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魅力。中国画博大精深,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在艺术鉴赏、创造、审美等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9.
在快速发展和竞争激烈的教育环境下,儿童身心发展所面临的压力和焦虑影响了儿童在教育和生活中的幸福体验。因此,有必要探讨、理解和提升儿童幸福能力,促进儿童幸福成长。儿童幸福能力是儿童在追求和获得幸福的过程中体现的综合能力,包括幸福认知能力、体验能力、共享能力、创造能力和反思能力等五个要素。培养儿童幸福能力,需加强家长和教师对儿童幸福能力的关注,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并为儿童追求幸福创设适宜的教育情境。  相似文献   

20.
小议中学美术课中的中国画教学方法省教育学院潘望森在现代基础美术教育中,教学气象的培养、渲染和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好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素质。在中学中国画教学中,占整个课时的一小部分,课时短、课程多,同学们不可能把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