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年 《生活教育》2012,(19):28-29
做过父母的都知道想让孩子听话是多困难的一件事。孩子们经常把父母说的话当耳旁风,或者干脆不听。这自然会让父母很生气,于是这种情形常常很快升级,成为亲子间的冲突。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孩子不愿听父母的话?我个人就有这样的问题,所以我直接去问了一些6到13岁之间的孩子,问他们为什么不愿听父母的,他们的回答很诚实。1.以前已经说过同样的话了孩子们喜欢抱怨的就是成年人总是一遍遍重复同样的话。因此父母一开口,孩子们就知道他们要说啥了,这可是件令人厌倦的事情。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们能预计到大人们将要说什么,  相似文献   

2.
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完美的小孩,但你们从来也不是完美的父母,所以我们必须互相容忍,辛苦坚强地活下去。大人都爱说孩子是他们的一面镜子,孩子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大人的反射,要让孩子有好模样,大人应该先做好榜样。当我变得和你期待的不一样时,请爱我原来的样子,疼我原来的样子,赞美我原来的样子。大人都希望孩子能够承担压力,但孩子们不懂,他们为什么要承担压  相似文献   

3.
张延增 《早期教育》2000,(10):11-11
法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崇尚爱与严的和谐统一。他们认为母亲必须对子女有着强烈的母爱,同时也必须具备严格的教养方法。孩子从小在父母严厉的管教下学习怎样待人接物等礼仪举止。家庭一般都有严格的家规,如吃饭时,父母不允许孩子随意讲话,孩子晚上不准外出,不能随意交友,父母有权指导孩子选择一起玩的小朋友等。法国的父母们很重视从小培养子女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们能做的家务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做,并且让孩子知道能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光荣。  相似文献   

4.
赵馨 《考试周刊》2010,(30):216-217
平时在和朋友的交谈中,我发现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大多是娇生惯养,一些孩子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和不关心他人、自私自利的品性,有的孩子还经常对父母大呼大叫,无故发脾气,丝毫不顾及父母的感受,对父母所做的一切都视而不见,使父母很伤心。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这究竟是怎么了?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的孩子们却不知先哲们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只有做了父母才知道做父母的辛苦、劳累.对孩子无私奉献的心甘情愿,把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掉了的小心翼翼。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一切只有等孩子们做了父母才能深切地体会到,但到那时却为时已晚。  相似文献   

5.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希望你的父亲不是我。我小时候这样想过,我那时想将来我要是有孩子绝不让她这样想。人家讲,做了父母才知道做父母的不易,我是有了你才知道孩子的更不容易和无可选择。  相似文献   

6.
五一长假结束了,孩子们又回到了我身边,放假前给他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在假期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并把感受写下来,在全班交流。我知道农村孩子回家都免不了要干活的,有意识地强调一下,是想让他们用心地去感受。  相似文献   

7.
孩子的天空     
“六一”是孩子的节日,应是一个充满欢乐和笑声的日子。在这样的日子里,做父母的能够为孩子做些什么呢?我想绝不仅仅是去学校里观看一次孩子们的表演就足够了,那是孩子给予父母的。孩提时代,是一个做梦的时代。但我们却对孩子的梦知之甚少,很少有父母自觉自愿地去理解孩子的梦想,甚至有人认为那是孩子的话而不以为然。我们应该放下手中自以为重要的事情,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当中,做他们中的一员,平等地与他们进行对话,而不是居高临下地要求他们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做什么,不做什么。让我们再担当一次孩子的角色,就会觉得孩子并不简…  相似文献   

8.
父母可以偷看孩子的日记吗?我就这个话题和孩子们聊了起来,没有想到孩子们唧唧喳喳,反应很强烈。差不多有95%孩子都强烈反对父母偷看自己的日记。她们说尽管日记里面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但是那毕竟是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真心话,怎么能够不经过自己的允许就让爸爸妈妈看到呢?现代的孩子都知道他们享有稳私权,所以他们坚决反对父母侵犯他们的这一权利。  相似文献   

9.
王兴军 《山东教育》2012,(31):45-47
每一个孩子学会走路都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中有幼儿自己的摸索,也有父母的指导。我想,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在指导孩子进行探究时是否也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呢?"孩子学走路"的经历不但告诉了我们要让孩子自主思考,自主发现,还要让孩子们自主探究。教师只是给予一定的方式进行帮扶,这样的过程即使有失败,也能让孩子们知道为什么会失败,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经历中超越自我不  相似文献   

10.
五一长假结束了,孩子们又回到了我身边。放假前我给他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在假期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并把感受写下来,在全班交流。我知道农村孩子  相似文献   

11.
正看过很多新闻报道,说如今的学生花钱大手大脚,完全不念及父母挣钱的辛苦,甚至很多孩子不了解家里的经济状况,花钱时冲着父母狮子大开口。如何让孩子们从小建立正确的消费观,知道挣钱的辛苦,感恩父母的付出呢?当学生进入四年级的时候,我认为是时候该和孩子们谈"钱"了。于是乎,我和孩子们开  相似文献   

12.
很多人做了父母之后,就学会了隐忍。尤其是很多年轻母亲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情绪再不好也会以微笑面对孩子。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认为父母天生就是该这么“好”的,而不知道珍惜别人的关爱。因此我认为,要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得让孩子明白你的付出。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孩子玩“角色游戏”,让孩子扮演家长,家长扮演孩子。在“角色”游戏中,父母不妨把孩子的种种表现予以复制,如挑食、任性、撒娇等等。因为是游戏,孩子会很投入地想方设法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麻烦”。孩子虽然小,但是只要与他真诚地沟通,他们完全可以理解父母为他们付出…  相似文献   

13.
没有一个父母不爱孩子,没有一个父母不愿把最好的礼物送给孩子,但成长中的孩子究竟希望父母送给他们什么样的礼物呢? 自己的事情让我做一做 要知道,生活习惯的养成过程,就是独立性发展的过程。无论吃饭穿衣,还是叠棉被、洗手帕,一开始,孩子都可能做不好:吃饭时饭粒洒了一地,穿衣不是穿反就是穿倒……可是,孩子就是这样一步一步通过自己的体验、实践、思考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14.
王晓燕 《辽宁教育》2010,(12):16-16
马上就要放假了,看着这群朝夕相处的可爱的孩子,还不知道下学期是否还会和他们在一起,我感到有些不舍。为了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全面的了解,为了以后能更好地与孩子们相处,在分别之际,我想让孩子们给我的工作做个评价。于是,  相似文献   

15.
陈功苹 《山东教育》2010,(1):106-106
现在的孩子,是家中的“皇帝”,父母的手中宝,爷爷奶奶的心肝。现在的孩子,他们很少知道去体会父母的艰辛,更不懂得体贴老人的身体。面对操场上那些蹦蹦跳跳的身影,我常自问该如何让他们去更多地明白父母的不容易,该如何让他们明白爷爷奶奶的疼爱和呵护,又如何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会付出……  相似文献   

16.
我们常常想到一首现在的孩子已经不大知道的歌——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向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花朵总能让我们想起孩子们的笑脸。然而,父母和老师,孩子最可亲近的人,你知道孩子为什么快乐,又为什么不快乐吗?你知道他们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敏敏 《家庭教育》2008,(11):22-22
爸爸妈妈们知道自己孩子的理想吗,孩子们知道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吗?有理想的人生是充满了希望的人生;理想让孩子们学习更勤奋、眼睛更明亮、胸怀更宽广、意志更坚强。下面我们让保俶路实验学校五(6)班的同学们来谈谈他们的理想吧。  相似文献   

18.
现在的孩子,哪个当父母的会舍得让他们去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啊!可让孩子们说起来,他们遭遇的不公正还真不少呢。让我惊讶的是那些把孩子当个宝的父母,竟也会让自己的孩子委屈伤心到如此地步!一个五年级的女孩说,自从新买的电脑放在她小房间的桌子上后,她就只能在妈妈的房间做作业了。  相似文献   

19.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知道这话的人不在少数。可是,很多父母恰恰忘了在初期的社会化过程中,孩子们最需要父母的牵引和帮助鼓励,给他们以成长的信心和力量。很多时候,因为各种原因,许多家长只注重管、教、训,往往忽略了言传身教,忽略了夫妻矛盾成了打击、否定、训斥孩子的不良教育方法。在家庭这种“原生”的环境下,让孩子在生活中陷入消极、低级、不健康的生活情调和氛围,还不知道孩子的“精神污染源”就在父母身上。  相似文献   

20.
回想自己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没有主动给我送过什么礼物,因为那时候实在是太穷了。我想要的时候,那规矩那条件,让二十多年后的我想起来都还沉甸甸的。父母说“:不是不给你买,是因为你没有考到双百,你就等下回吧。”有一回我真的考了双百,但他们却没有履行诺言。父母可能认为,不就是一个漂亮的铅笔盒吗?他们不知道,这个铅笔盒是一个孩子的愿望和努力,是家长的诚信。买玩具讲条件,我觉得父母应该尽量避免或减少这种行为,毕竟玩具的主要作用还是让孩子们开开心心地生活,它不应该被用作交易。送孩子礼物,彼此都图个高兴,总是讲条件,礼物的性质就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