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海外汉学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传播与研究,大大推动了中国文学"走出去".他们采取种种合作互动的手段,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有着不同的视野和视角,具有一定的特点与意义.影响他们翻译与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因素有文化、政治、审美等.汉学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是国内研究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出版的探索经历,分析了其面临的赞助人与市场化的内在矛盾、文学输出中的内部结构失衡、文学输出中的作者和译者因素影响等三重困境,提出了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出版三原则,包括赞助人适度原则、主体间性和谐原则、市场化导向原则.  相似文献   

3.
本文收集整理了1970年至2013年欧美翻译出版中国当代文学英译作品比较有影响的59家出版机构资料,并以这些机构出版的114部作品在全世界收藏图书馆家数为依据,简要分析了欧美翻译出版中国当代文学所存在的意识形态化特征。期望这种对于海外出版机构的专题研究能够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出版拓展欧美市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议程设置——即出版组织的角度总结中国文学60年间外译与传播作用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探索如何建设一个文化大国的路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当代文学的外译与传播,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了,时至21世纪,前后约有60多年的历程。从1951年外文版《中国文学》创刊到2001年《中国文学》杂志社关闭,50年间有过曲折,有过教训,但因为专业机构——《中国文学》杂志(英文版、  相似文献   

5.
只有认识到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主动性、初级阶段性以及中西文化接受语境的不平衡性,才能在翻译历史观的视野下认识到目标语读者之于中国文学传播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目标语读者进行市场细分,在充分了解不同群体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审美旨趣的基础上,选择适切的翻译文本和翻译策略,构建中西合璧的译者模式,融合全球文化消费视角,并构建现代的翻译作品出版营销机制,方可从根本上扭转当前中国文学外译的不利局面,从而实现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6.
《红高粱》作为莫言的成名作,代表着中国当代知识分子人文主义的精神实践,有着厚重的文化蕴涵,其作品近年来英译文本的海外传播也取得了良好的口碑,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力.本文从《红高粱》的翻译特色以及出版商的良好运作等方面着手,分析了其海外传播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针对其英译与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从文学作品的选择、翻译人才的培养以及传播路径的革新等方面提出了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7.
文学翻译出版中的编辑权力话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翻译是一种社会化行为,译作必须经由出版、传播,并被他人接受,才有可能实现其社会价值.在翻译出版过程中,编辑既是翻译内容审查者、出版过程协调者,也是译文读者同盟军和翻译质量把关人.编辑行为是对原作、原作者权威的一种解构,同时也是对编辑话语权力的一种建构.然而,在不同出版环境下,编辑的话语权并不相同.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译介过程中,很难找到在语言和专业知识方面都很出色的编辑.译稿的部分编辑任务落到了译者身上,造成译者代理编辑行使职权的现象.这种代理编辑行为有其内在原因,也有其潜在风险,需要进行仔细辨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分析框架,从出版市场、翻译作品选材、翻译作品质量、出版营销以及读者反馈等维度,剖析葛浩文在出版场域中积累的各类资本及其转化机制,探究其如何利用资本转化推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海外市场的传播与接受。葛浩文翻译作品的海外传播实践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国际流通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南,有助于深度理解文学作品在海外出版传播过程中的运行轨迹,为中国文学作品走向世界擘画出一条明晰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鲍红 《出版参考》2005,(1S):11-11
2004年12月1日,在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成立五十五周年庆祝会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向海外书商发出倡议,希望海外书商用当地文字翻译出版中国图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比较文学接受研究为基本方法,通过对伊万斯小说近20年来在中国的翻译出版情况,以及与之相关的评论情况的量化分析,总结中国读者接受和排斥她作品的基本状况,并从中国的社会时代条件、中国人的文化接受心理等角度出发,阐释她的长篇小说被中国读者接受和排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刘忠波  李贞玉 《出版科学》2016,24(6):98-101
韩国出版业的显著特点是本土出版产品单一,主要依靠引进国外图书补充国内市场,因此中国图书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中国图书所占韩国引进图书比例不高,有一定增长空间,缺乏市场判断是影响韩国出版业引进中国图书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专业翻译和中文编辑的紧缺也制约中国图书在韩国的发展。中国图书所贯彻的中国文化软实力“走出去”战略,要政策推行和市场自觉结合,把握韩国读者需求,才能建立产业国际化模式,进而释放中国图书的内在价值力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图书的当代文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图书在中国漫长的发展历史上,承栽了丰富的文化成果,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当代文化构建与文明进程中,中国古代图书依然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实证价值、史鉴意义、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出版与传播价值、文化产业价值等。  相似文献   

13.
在对非正式出版物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图书馆非正式出版物的收藏和利用情况,并从模式特色、理论法源、文献类型、出版机构、征集方式、书目控制及利用管理七个方面对国家图书馆非正式出版物的收藏进行了国内外比较,最后针对国家图书馆非正式出版物收藏的几个基本问题、采访范围和采访要求、将非正式出版物纳入呈缴范围等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对汉籍的定义进行考察,并扼要介绍日本汉籍庋藏机构的基础上,重点从6个方面论述近年来日本汉籍出版与研究的情况:数量众多的汉籍目录索引和解题的出版;对中国学者的学术成果的译介;汉籍整理的专题化和细化;珍稀善本的影印;图录的出版;汉籍书店的发达。最后指出对国内相关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变化对于东南亚华人社会、华文报的生存与发展仍然会有直接、间接的微妙互动与影响。中国的一举一动,仍然备受东南亚各国华人社会与华报的密切关注。这种关注,总体而言(以新老华侨为对象或主要对象的华文媒体例外),已和侨报时代以中国为效忠对象、"心系祖国"的心境与意识截然不同。这是东南亚华文报业史不可忽视的起点。  相似文献   

16.
王宏 《出版科学》2011,(4):45-49
对古典文学名著现代出版凸显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目前市场中古典文学名著重复出版现象严重,选题策划具有很大局限性,古典文学名著应该走大众化道路,针对不同的读者进行分层出版。同时,在装帧设计上,要准确把握图书艺术性与商品性的双重属性。面向市场,最终实现由数字化向数字出版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中文图书出版年是采编工作查重的重要指标,也是读者选择图书的重要参考,因此出版年的规范著录非常重要。然而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出版年有误、同一种图书的复本有不同的出版年、只有印刷年没有出版年等),出版年的著录往往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对于这些情况,编目员应通过认真分析图书中的信息和查找网络信息资源等方法考证图书的正确出版年,并从方便利用的角度合理运用著录规则,以确保出版年的规范著录。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中国少数民族的非纸本文献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叙述了非纸本少数民族文献的种类及其特点。通过对“结绳记事”与“刻木记事”、贝叶文献、皮书、碑碣石刻、金属铭文的等非纸本文献载体的分析,引发对人与大自然关系的反思,从而唤起人们对于自然的关爱,为人类自身长久发展计,给当前的人类改造自然活动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灰色文献开发利用现状对比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介绍了国内外灰色文献开发利用现状,从多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灰色文献开发利用所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