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到年底,国内很多网络媒体、纸质媒体、文化机构都会推出各自的年度好书榜,为读者推荐一年来国内出版界所出版的好书。这些好书榜通常是行业风向标,备受读者、文化界和出版界的高度关注。在现今这个快餐文化和碎片化阅读盛行的时代,好书榜的出现有助于读者挑选经典读物。笔者选取了2011—2014年国内主流媒体和机构发布的好书榜进行统计与分析,并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师大社”)旗下的“理想国”与“新民说”图书品牌作为案例,探讨图书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读者是上帝”辨·木然·近几年,保护消费者权益,日益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吁求,以至于消费者被冠以“上帝”这一雅号。而出版界也有人如法炮制,“读者是上帝”云云,成为出版界一些人士的口头禅。尊重读者、服务读者是人们的共识。问题在于,我们能否把读者完全摆在...  相似文献   

3.
陈波  张雷 《新闻世界》2013,(4):37-39
数字时代的到来催生了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从而致使报纸的年轻读者大量流失。面对全媒体时代报纸现有读者群体老龄化、年轻读者边缘化等问题,本文着重探讨在“内容为王,渠道为皇’’的新形势下,报纸可以通过强化服务意识、融合传播渠道、开展特色活动等方式,实施“巩固当前读者、发掘潜在读者、培育新兴读者’’等针对年轻读者的经营策略,吸引并留住这一优质读者群体。  相似文献   

4.
以提高出版物质量为目标之一的编辑学理论,经过出版界广大学者的努力正初露端倪的时候,来自读者界甚至出版界关于“无错不成书”的看法大有蔓延之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竟是这样一种“二难境地”,显然不是编辑学建设所企望的。为了不辱没编辑职业,作者不揣见识浅陋,略陈对出版物质量与编辑学建设的点滴看法,以求教于出版界和读者界的广大学者。  相似文献   

5.
高云,是我们对江苏出版界一系列专访中留下独特印象的一位年轻的改革者。这之前,我们已经知道他是中国连环画创作屈指可数的拔尖人物,是美术界的“得奖专业户”;还是中国美术出版界的管理好手,出版圈内难得的少壮派  相似文献   

6.
王璟 《传媒观察》2015,(1):18-19
2014年,如果用一个词作为“年度关键词”,我想围绕“公益活动”,就我参与策划及组织的报社青少年学生公益活动,谈谈扬子晚报通过特色公益活动增强与年轻读者之间粘性互动,提升报纸在年轻读者中的品牌形象,进而对年轻读者进行忠诚度培育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红楼梦》至今脍炙人口;莎士比亚、普希金、巴尔扎克、德莱塞的作品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扉。《安徒生童话》距今150多年,能被世界各国读者所喜爱,成为主人类的财富,不分时代、不分种族、不分年龄、不分性别。既可用故事的方式给少儿读,也可作为学者、专家从事学术研究的范本。这一类书,我们可称之为“长命书”。 到书店去走走,发觉近几年出版的书,有很多并不“长命”,这个“热”那个“热”,有些作品也曾轰动过一时,但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在读者的选择中终于被冷落。很多书都是“一版定终身”,根本无重版的价值。于是我想到出版界应该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抓好出版物的质量,多出经得起时代与历史考验的好书。 所谓“长命书”我想应该是有一定思想深度与有一定艺术质量的佳作,且重版率高,有持久的时间效应 经得起时代与历史的考验。作者开拓越深,留给读者回味越浓,它给人以知识与教益,让读者从更深的层次去思考问题,获得哲理的教益和艺术的享受。据一位出版界的行家说,繁荣的出版业,其图书重版率至少应该达到50%。另据报载,在国外,一般出版事业发达的国家其重版书的品种常占到总数的70?%。出版业很发达的英国,平均每重版11种图书才出  相似文献   

8.
时下,改革开放迅猛发展,出版了不少好书。然而有些出版社、书店被经济大潮冲得晕头转向,财迷心窍,把关不严,服务质量下降,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现在民谣盛行,对出版界也有所指,“十大怪”就是读者的批评,值得警惕,现辑录如下: 出版界一大怪,靠卖书号发大财, 出版界二大怪,重金买得出书快, 出版界三大怪,新华书店编书卖, 出版界四大怪,辞书大多不实在,  相似文献   

9.
书界采风录     
《南方周末》9月22日刊载记者文尚的文章:《只能与外国当代文学擦肩而过吗?》文章说: 一纸国际版权公约,似乎把中国的出版界逼到了死胡同,从而也把中国的外国文学读者逼个半疯。要不,一部美国商业畅销书《廊桥遗梦》怎么会红遍大江南北,造成“万人竞说廊桥梦”的局面? 《廓桥遗梦》在中国出乎意料地风行其实给中国的出版界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出版界怎样去喂养那些已饿得发慌的外国当代文学读者。  相似文献   

10.
陈霞 《出版广角》2015,(12):74-75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数字阅读方式成为现代读者的阅读新形式.在新媒体环境下,探索杂志新的发展架构是出版界急需探讨的课题;找准定位、创立风格、做出品牌,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是新媒体时代杂志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孙菲 《新闻传播》2004,(9):68-68
目前,全国老年类报纸已不再是“老年人办老年报”的时代了,在这个舞台上正活跃着一批富有朝气与活力的年轻人。那么,年轻编采人员怎样与老年读者沟通。  相似文献   

12.
数年来,多所大专院校开设了编辑出版专业,出版界也已出现以年轻朋友为主的新生代。他们对中国出版业的历史与现状,有着自己的探索与研究。他们的探索与研究,将为包括当代在内的中外出版史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提供新材料、新视角。为此,我们特设“青年文稿”栏,主要是发表他们的探索、整理和研究成果。此栏是试办,望出版界青年朋友及编辑出版专业老师学子多提意见,亦望出版界老同志多提批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涌进了一股“公共关系热”,迅速延伸到各个领域,科技出版界也不例外。科技出版界的编辑是科技界作者和读者沟通的桥梁,也只有使他们之间协调沟通,才能发挥图书出版的最佳效能,而协调沟通的感情纽带,是公关意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日本出版业徘徊低迷之时,日本各县(县为日本的行政区划。相当于我国的省)的地方出版社却有增无减,日本出版界对“县产版本”表示十分关注。 冲绳县地方年轻编辑们于今年1月1日通过建立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读物是向读者进行思想教育的书,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版界必须加强这类图书的出版。所谓“加强”,决不可单纯地理解为“多出”。多出,是容易办到的,然而,要畅销就比较困难;要使之成为“双效书”就更难。何谓“双效书”?“双效书”是出版界的术语,是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好的书。在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政治读物有的可用行政手段来推销,必要时甚至可以用公款购买发给个人,印量往往是可  相似文献   

16.
以提高出版物质量为目标之一而建立起来的编辑学理论,经过出版界广大学者的努力而日益发展的时候,来自读者界甚至出版界关于“无错不成书(刊、报)”的看法大有蔓延之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竟是这样一种“二难境地”,显然不是编辑学建设所企望的。作者不揣见识浅陋,略陈对出版物质量与编辑学建设的点滴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7.
这几年由于出版界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大量出版武侠小说,刺激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以致弥漫全国的武侠小说热持续到现在。加强对武侠小说的导读,关键是控制“大气候”、注意“小气候”。前者指社会,  相似文献   

18.
“金钥匙奖”是全国众多图书评奖当中唯一的采用读者投票方式的优秀图书奖项。相当于电影界的“百花奖”。自1987年首次举办以来,“金钥匙”图书评奖活动每年开展一次,一直延续至今,在出版界、读书界已形成声势,获得声誉。  相似文献   

19.
如今.随着媒体业的发达.我们已经走入了“大众媒体经济时代”,各种媒体形式、各类信息内容.都在强烈地刺激着我们的视觉.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图书作为一种传统的媒体形式.要想融入“大众媒体经济时代”.与报刊、广电、网络等媒体相合作开发选题.已成为这些年来图书出版界探索的问题。本文拟就此问题并结合具体实例.提出几条可供图书出版界参考的开发选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一、构造清晰的版面视觉中心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纸媒从业者认同图片在版面构成元素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现在已经进入应对年轻读者快速阅读需要的所谓“读图时代”,其证据是,图片是适应文化快餐转变的最好版面元素,一份报纸要在报刊林立的市场中抓住读者,图片是重要的保障,要用图片来吸引公众的“眼球”,“吊”住读者的“胃口”。然而,通过对读者进行实证调查,人们发现纸媒吸引读者的第一元素不是图片,而仍然是标题,是简练、准确、生动的标题。“当您翻到一个要阅读的版面时,通常您首先看的是:图片、标题、直接找到要阅读的栏目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