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建民 《出版广角》2016,(15):35-37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点正从传统的纸质文献逐渐转向电子书。文章主要通过分析馆配市场需求主体(高校图书馆)对中文电子书的需求情况和馆配市场中间渠道(馆配商)中文电子书平台的发展状况,提出作为馆配市场供给主体的大学出版社应该尽快进行数字出版转型工作,并且充分利用中文电子书平台加强探索合作。  相似文献   

2.
正图书采购是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高等院校的扩招以及合并升格,特别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关于图书馆"生均图书"和"生均年进书量"评估要求,使纸质图书的采购量大幅增加,形成了巨大的高校馆配市场。从笔者查阅到的关于高校馆配的研究文献来看,宏观和定性研究的多,微观和定量研究的少;从高校图书馆采购角度研究的多,从出版社出版角度研究的少。因此,为深入了解当前高校图  相似文献   

3.
馆配市场是馆配商与高校图书馆合作的平台,也是高校图书馆进行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的来源,文章针对中文图书采购市场上的馆配商及其馆配市场进行了分析,并主要就在高校采购招标环境下的馆配商的竞争与发展导向战略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前,书展在一些高校图书馆工作中已形成规模和传统.馆配商书展的现状为开展总数少,多名校; 目的明确,针对读者荐购;进口书唱主角.这一方式有利于读者辅助采购,有利于图书馆资源推介,展示馆配商实力,并可作为政府招标采购的一项评价依据和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促进方式.本文认为,现阶段进行馆配商书展,不应过分强调其在读者荐购方面给资源建设带来的意义,而应注重其两种延伸价值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2015年是馆配电子书元年”,在第五届中国馆配高层论坛暨2015年度全国馆配商联盟年会上,全国馆配商联盟理事长、北京人天书店集团董事长邹进一语惊人. “馆配电子书元年”意味着什么?一句话,意味着在图书馆采购电子书(确切地说是“电子文献”,还包括数据库、电子期刊、会议文献等)的经费超过纸质书的背景下,馆配商正在进行一场艰难的突围. 发生这一转折的原因显而易见.由于图书馆样本量有限,纸质书无法满足读者需求,尤其在高校,随着招生人数的不断攀升,书与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而电子书则能够轻易化解这一矛盾.不仅如此,它在文献检索、下载、科研、写作等方面的优势更是纸质书所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科学决策实施专题书目采选法的业务流程和业务规范,就馆配商为高校定制各类型专题书目编制用户需求书,有助于提高该采选法的可操作性和采访效率.专题书目采选法的实施能增强高校图书馆与馆配商的良性互动,消除两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同时大幅度提升资源建设与用户信息需求的契合度,有效助推馆藏资源利用率、利用效用和满足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在馆配市场规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同时,高校图书馆与馆配商应跳出零和博弈的怪圈,为双方蓝海战略的形成创新思路.馆配商应通过调整招标竞争策略,创新馆配供书模式,拓展书目信息服务内涵,提供专业化、特色化服务,加强客户关系维护,促进图书馆与出版社的黏合,为开创“蓝海”储备条件.图书馆则应完善招标工作,遴选优秀馆配商,选择恰当的采访模式,搭建图书采选与服务一体化平台,寻求与出版社的合作,加强交流与互动,提高采访人员的业务素养,创造本馆资源建设的“蓝海”.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与馆配商互利共赢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高校图书馆的馆配特点、高校图书馆和馆配商的合作进行了分析,认为高校图书馆和馆配商的互利共赢条件已经具备,并会逐步走向现实,同时对高校图书馆和馆配商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馆配市场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着数字出版市场缺乏行业规范、缺乏权威性数字资源馆配销售平台、电子图书新书好书少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出版社、馆配商应加强纵向沟通,建立行业横向联盟,提升数字资源的内容价值;高校图书馆应做好多种载体资源的协调采访,建立馆配商服务评价体系,以及完善采访馆员知识结构,提高馆员的职业素养等.  相似文献   

10.
随着4G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APP出现在高校图书馆的移动阅读领域.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图书馆馆配采访工作及高校图书馆APP服务现状的分析,制定了将高校图书馆移动APP应用到馆配采访工作中的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最后,为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馆配会起源于全国书市,由专业馆配会逐渐发展成馆配博览会,是馆配商、图书馆和出版社三方交流的平台,在文献资源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前馆配会存在着数量多、同质化、举办时间集中等问题,导致了投入与产出不相匹配,亟待转型.云馆配(线上馆配会)因疫情而出现,却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结果.文章分析了云馆配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发展对策,希望云馆配能常态化存在,更好地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因特网的上海普通本科高校图书馆主页,对各馆的文献资源现状(纸质资源与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和探讨,为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供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和科学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馆配图书供需链是指图书从出版社出版后,经过馆配商送到图书馆用户的供需过程.在此关系链中,出版社是整个图书馆配工作的源头,图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藏书质量.图书馆是馆配服务链的终端,也是图书发行的最终用户,同时也是馆配商的服务客户.馆配商则是介于出版社与图书馆之间,以赢利为目的,向图书馆用户提供馆配服务的图书供货商.目前馆配商在馆配图书供需链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已成为高校图书馆采购图书的最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4.
试谈高校图书馆总馆与分馆建设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总馆与分馆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以及总馆与分馆发展的现状,并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总馆与分馆建设中的文献资源有效整合、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以及总馆与分馆建设中的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业化、专门化的蒙古文资源馆配中心,也没有成熟的蒙古文数字资源平台。蒙古文资源馆配中心的建设受采访、MARC数据、业务拓展及物流配送等因素的制约。内蒙古地区具有建设蒙古文资源馆配中心及数字资源平台的天然优势:拥有众多蒙古文出版社;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具有发行优势;各类型图书馆具有强烈的资源需求并可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校馆配中文电子书的市场供给由直接渠道中的内容出版商和间接渠道中的数字图书馆集成商、传统纸质书馆配商构成。高校馆配中文电子书市场存在着平台众多、整合困难,电子书格式、功能与呈现方式不一,标准的行业认可度和执行力不足,新书纸电同步率不高,定价偏低等诸多问题。高校图书馆界应增进与供给渠道商的沟通合作,发挥CALIS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电子书的阅读推广,培养师生成熟的版权意识,深入调研读者阅读行为,制订符合馆情的纸质书与电子书协同采访方针。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数字资源在图书馆馆藏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引发作为馆社店三方生态发展链中馆配商的变革,研究数字资源冲击下的馆配商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重新认识出版社、图书馆与馆配商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指出馆配商应积极提升服务能力并适时把握机遇,转变服务思维,在采访工作、流通工作、图书馆馆藏资源挖掘、古籍修复整理及充任智库角色等方面主动辅助图书馆的学术转型,逐渐从单一提供人力资源的服务模式向辅助图书馆开展学术化知识服务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由于馆配图书品种规模大,单品种书数量少,作为生产商的出版社因不具备品种规模和专业化服务,没有直接进入馆配市场,都是通过新华书店和民营馆配商作中介完成馆配工作.据有关部门推测,目前我国每年图书馆采购量近50亿元,其中高校图书馆年购书量占到30亿元,公共图书馆及专业图书馆有20亿元.在这个巨大的市场需求下,馆配已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兰梦 《出版广角》2021,(10):40-42
图书馆配市场是我国出版产业链的关键一环.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依托线下场馆进行的图书馆配会顺势而为,纷纷开启云馆配的创新实践,以弥补图书馆藏资源的短缺.相较于传统馆配工作,云馆配经济成本低廉、馆配质量优渥、参与主体广泛、采购效率升级,不仅在客观上使得因疫情停摆的馆配活动重现生机,还为后续馆配工作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益启示.文章通过引入云馆配概念和价值,探讨浙江省首届云馆配图书展示会的运营策略,并合理审视云馆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读者决策采购(PDA)模式是近些年在美国大学比较盛行的一种文献资源建设模式.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模式现状及问题,在介绍读者决策采购内涵和优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PDA模式在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的应用条件,并从建立标准化、个性化资源管理平台,坚持技术创新,明确市场定位、突出自身特色三个方面探析馆配商如何应对文献资源建设模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