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王渊 《出版科学》2016,24(1):24-29
美国法院按照以下两个程序认定被告是否侵权并在此过程中确定侵权认定标准:首先,原告对作品是否拥有有效的版权;第二,被告是否侵犯了原告的版权。“被告是否侵犯了原告的版权”认定也有两步:一是被告是否事实上抄袭了原告作品,二是被告是否抄袭了原告作品中受版权保护的表达部分并足以构成侵权。而对于“抄袭是否足以构成侵权”的判断就是“实质相似”判断。在美国,随着时间的变化、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变化,不同的巡回法院在不同的阶段对“实质相似”判断方法是不同的,依时间变化分别有专家证言与抽象测试法、一般观察者的“整体判断”测试法、“整体概念和感觉”测试法(后来改进为“外在/内在”测试法)、“作品所针对的对象”测试法、“更敏锐的观察者”分析法和“抽象-过滤-比较”测试法。  相似文献   

3.
在对网络服务提供商为第三方承担责任的认定这一问题上主要提出过三种原则:疏忽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原则,不承担责任或者有条件的免责。我国相关的规章条例和司法实践都倾向于对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责任认定适用疏忽责任原则。疏忽责任原则较好地平衡了网上言论自由和名誉权保护,但也存在着可能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彭桂兵 《出版科学》2018,26(4):23-27
传播技术带来网络文学IP的开发便利,同时也造成版权侵权形态的多元化,从而给司法判决增加了不确定性.对于网络小说转码而言,我国著作权法认定"临时复制"是合法的,但在司法判决中要避免转码技术的证据认定向被告倾斜.对于网络小说搜索链接、存储以及改编而言,我国司法判决中出现了如下新的问题:原告没有提起间接侵权诉讼,法官要不要行使释明权?提供改编服务是不是可以被列为对网络小说改变的情形?"应知"状态的确立超越"红旗标准"是常态还是例外?本文结合相关案例回答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7.
网络名誉权案与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引发的名誉权案有很大的不同,其中,网络服务提供商(ISP)的责任认定就是一个新问题。为做到有法可依,日本自2002年5月起实施了《网络服务提供商责任法》。本文通过分析该法实施前后几年的相关案例,总结日本名誉权案中网络服务提供商责任认定方面的发展过程及其现状,为中国的网络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快速发展,基于数字图书馆的网络侵权纠纷已经成为制约数字图书馆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如何利用归责原则对各种侵权行为进行责任认定,为数字图书馆在建设和服务过程中避免侵权提供具体的建议,新颁布的《侵权责任法》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但该法也应在特殊侵权行为中增设章节专门规定网络侵权行为,并将数字图书馆作为网络侵权特殊主体来规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服务中的著作权间接侵权行为呈不断上升趋势。在图书馆网络服务过程中,也出现了相关的诉讼案件,但目前关于图书馆网络服务著作权间接侵权的相关研究,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立法实务中,还没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依托现行著作权法间接侵权规则,结合图书馆提供的具体网络服务模式,通过分析研究图书馆构成著作权间接侵权行为的主客观要件,提出了介于主体的特殊性应当享受一定的权利空间的论断。  相似文献   

10.
“微时代”的“微侵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蓉 《声屏世界》2013,(3):29-31
"作品是著作权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作品与著作权的关系,可以通过一个成语来表达,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作品就是‘皮’,著作权就是‘毛’,没有作品,就没有著作权,因为著作权是通过自己创作行为的完成获得的,而创作行为完成的惟一标志就是作品的出现。"①实际上并非每一条微博内容都可以成为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所以,  相似文献   

11.
12.
网络服务环境下用户关系演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以用户为主导的Web2.O的广泛应用和以用户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化网络服务(SNS)的流行,网络服务开始进入社会化进程,网络服务环境下的用户关系发生了彻底改变,重新把握网络服务环境下的用户关系对开展网络服务具有重要意义.网络服务环境下用户关系演化的动因包括用户需求演进和交互理念与技术的推动.当前网络服务环境下用户关系结构的特征表现为强关系与弱关系并存并呈幂律等级分布.新一代网络服务环境下的用户关系演化趋势为:从无序到有序、从去中心化到再中心化、从匿名到实名.  相似文献   

13.
论文提出《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23条借鉴了国外的成功法律及国内的司法实践,初步建立了红旗标准制度,为法院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提供了更加完备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新闻侵权的界限认定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着人们法治意识的普遍加强,大家对名誉权等精神权利日益重视,维权观念也大大加强,但与此同时,状告新闻媒体的官司也急剧增多,给新闻媒体和记者工作造成了压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闻法》尚未出台,相应法规尚不完备盼情况下,新闻单位和记者如何充分理解和利用现有法律武器,避免侵权行为,并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是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知识产权侵权尤其是版权侵权案件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版权侵权的种类逐渐多样化,其中,信息存储空间提供者在网络版权侵权中的责任问题成为了热议的焦点。解决此问题唯有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工作,健全相关的著作权法律法规,加强日常监管和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6.
博客侵权主体的责任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管理博客必须明确认定博客侵权主体责任.网站在博客侵权中承担消极审查义务,一般应予免责,但对那些屡次侵害他人名誉权、隐私权的博客视而不见,网站则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博主因黑客入侵改写博客内容导致侵害他人名誉权,如不能充分举证,应承担侵权责任;名人请人代写博客而导致侵害他人名誉权,应承担侵权责任."扒客"作为特殊传播主体,转载或链接他人博客而导致侵权,主要承担及时更正和道歉的责任,但未经允许,侵犯他人著作权,擅自改动原博客内容或转载侮辱性言论博客,则应承担侵害名誉权责任.  相似文献   

17.
论网络新闻转载的版权侵权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新闻有传播速度更快、转载中署名和出处等信息更易被篡改或删除的特点。但是,除了时事新闻以外,其他新闻作品都是受版权法保护的,网站之间的随意转载引起了新闻作、被转载网站的不满,因为他们作为新闻作品的版权人,在这样的转载中无法实现自己的权益。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关于网络作品版权的热烈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探讨在某种具体情况下哪些行为会触犯到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及其相应的法律责任,对数字图书馆中具体网络传播行为进行分析,进而理清数字图书馆活动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相关的事项,明确在现行法律框架内数字图书馆的活动范围。  相似文献   

19.
马瑞洁 《出版广角》2013,(21):27-29
强调网络服务者的间接侵权责任,但又为其提供避风港保护;强调非商业使用,但又主张从宽理解合理使用;强调著作权保护,但又不使其成为妨碍社会文化多元发展的桎梏——这是一种在权利与权利限制之间寻求平衡的思想。"有谁敢说,自己没下载过MP3?没买过盗版DVD?没在自己电脑里用过盗版的Office软件或者Photoshop工具?没做过这些事的同学,请举手。"——这段问话堂皇地出现在一本讨论数字时代著作权的图书腰封上,但这还不是全部,接下来还有——"没有举手的同学,别脸红。你肯定有理由,或者觉得,不需要理由。"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提供链接服务导致的著作权侵权纠纷诉讼案件屡次发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明晰图书馆链接服务的法律责任能够使图书馆有效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以便其为读者开展更好的信息服务.对于著作权保护问题,图书馆应正确理解法律法规的内涵,评估链接服务的法律风险,认真遵循链接服务的规范,履行相关的合理注意义务,注重对证据的获取与保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